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加入TPP谈判进程的政治考量及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日韩三国FTA稳步推进的情况下,日本针对TPP谈判的态度给未来FTA的建设带来了某种不确定性。与FTA相比,日本在TPP协议中所能获得的收益并不足以支撑其再次开国的愿望。日本加入TPP谈判,与其一贯以来的政治地理选择和共同体构想有着密切的关联,体现了日本追随美国的战略决心。同时,日本加入TPP谈判可能对中国倡导的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造成影响,中国需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并以开放的心态面对TPP。  相似文献   

2.
日本参与TPP的政治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底,日本正式做出了加入TPP谈判的官方决定。这是日本实施其FTA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日本民主党政府在综合考虑各种利益得失基础上所做出的一项政治决断。但是,无论从日本国内的情况还是TPP的谈判标准来看,日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制约因素,能否最终加入TPP还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日本自出台《关于全面经济合作的基本方针》以来,其FTA战略重心由东亚扩大到亚太,并把TPP谈判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虽然日本国内特定利益集团表现出极大反对,但通过3年多的努力,日本内阁会议于2017年1月20日完成了所有TPP国内手续。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刚一上任便签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国退出TPP,对日本FTA战略目标的实现、推进顺序以及FTA覆盖率提高均产生严重影响,迫使日本调整FTA战略。日本将积极推动美国退出后的TPP生效,谋求主导RCEP,加快推进日本-欧盟FTA,积极推进高水平中日韩FTA,消极对待日美FTA。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是我国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国,其FTA战略的调整及走势必将对我国产生相应的影响。我国要发挥积极作用尽早结束RCEP谈判,积极推进中日韩FTA、中美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FTA,建立高标准的FTA网络。  相似文献   

4.
基于GTAP模型,文章模拟了不同TPP谈判结果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在TPP未实现的情况下,中韩自由贸易区可以使两国实现双赢,但中国获益有限;TPP谈判的达成将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果目前参与谈判的12个国家完成TPP谈判,将吸引韩国加入,这将进一步导致中国福利水平下降;无论韩国是否加入TPP,中韩自由贸易区均可以减小TPP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是理想的贸易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郭斌 《亚太经济》2014,(4):84-90
就已披露的TPP知识产权美国草案而言,诸多条款均超过现有FTA的保护标准。有必要跟踪了解TPP知识产权谈判最新进展,比较其与TRIPS等传统贸易协定间的差距。本文以日本新兴医药企业为例,探索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具国际适应性的技术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笪志刚 《东北之窗》2011,(13):21-21
如果不是发生了3月11日的大地震,这个炎热的6月日本将展开全国性的是否加入TPP的政策大讨论,是否加入TPP被菅直人内阁定位为“第三次开国”,因此,地震不仅影响日本经济,也耽搁了日本的开国进程。韩国在继2010年末与美国和欧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后,在出口欧美的卡车、轿车和电视机、电子电器等产品的关税已被撤销或大幅降低,这样的待遇使韩国产品的竞争优势凸显,可以直接叫板日拳企业。以出口导向立国的韩国对是否加入TPP似乎没有太大的悬念。中国也在审视一旦加入TPP将给本国带来何种影响.短期加入的可能性不大。澳大利亚、秘鲁、越南和马来西亚已开始启动加入谈判进程,并为2011年11月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的APEC会议上正式缔约协商。俄罗斯、东盟等亚太国家都面临主动或被动地思考是否加入该框架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加入TPP,将有利于日本重新设计和调整现存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破解一蹶不振的经济寻找到突破口。"自从2009年美国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以来,就曾多次暗示日本加入这一区域贸易协定谈判。彼时,日本对此一直缄默其口,不予回应。因此,外界将日本的"犹豫"解读为,参加TPP将损害日本的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TPP面临的三大问题:1.提高劳工工资标准,但中国不能达到美国4万美元的平均国民收入水平。2.环保标准涉及碳排放量,目前中国还达不到发达国家标准。3.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TPP成了APEC的不速之客。2011年11月,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力邀日本加盟TPP谈判。11月12日,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宣布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成为第十个成员国,意味着这个自由贸易区将涵盖全球生产总产值的1/3。  相似文献   

9.
2013年,日本在多个贸易协定谈判中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尽管降低关税对于日本经济的积极作用并不大,但是这些协定对促进日本贸易和投资发展大有好处。日本不应当退出TPP谈判,因为TPP谈判还为其他贸易协定谈判增加了讨价还价的筹码。贸易协定对日本宏观经济的影响2013年,日本共展开了四项经济协定谈判,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RCEP)、中日韩自贸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日本正式加入TPP谈判,TPP已成为未来亚太自贸区的重要基础。若TPP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将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挤压,出口产业发展及安全受到威胁。如何尽早在产业层面做好准备是中国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运用SI及RRCA指数计算分析得出中国会受到TPP潜在冲击的出口产业并给出对策建议。中国在循序渐进推进亚洲区域合作的同时,要借此外部冲击的压力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相似文献   

11.
日本FTA政策的动向、特征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在东亚地区为了牵制在FTA谈判中占据领先地位的中国,加快了与周边国家FTA谈判的步伐。日本的FTA政策的特征是:优先与东盟发展FTA;为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推行非对称性的FTA;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投资法律的强化;并且把FTA作为地区政策的一种手段来加以利用。和经济原则相比,日本的FTA政策更多的是为了与快速发展的中国进行抗衡和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退出将中国排斥在外的TPP协议后,TPP内部分国家希望能邀请中国加入.本文通过对比TPP与双边FTA在内容、作用机理上的异同以及TPP对非成员国的影响,认为按照"中国需求"中国标准"修改TPP机制,推动新型TPP合作不失为中国比较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2007年4月2日,经过近十个月的谈判,美国与韩国最终在韩国首都首尔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对韩国而言,这是其有史以来最大的FTA;对美国来讲,则是自1992年签署北美FTA以来规模最大的FTA,同时也是美国首次与亚洲主要经济体签署此类协定.该项FTA的签署,对东亚经济一体化以及对中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郑永年 《中国经贸》2013,(15):84-84
近日,中国政府显现出对“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积极姿态,表示要对TPP作综合评估,对参加TPP的谈判持开放态度。同时,美国方面也似乎改变了以往不明确的态度,表示在一定的前提下欢迎中国加入TPP谈判。  相似文献   

15.
韩中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实质性协议是韩国"新通商路线图"的重要成果。2013年6月,朴槿惠政府公布"新通商路线图",将重点放在"新FTA政策"上,力图促使韩国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轴"。为实现这一目标,韩国将韩中FTA视为首要发展的双边经贸关系。随着韩中FTA结束实质性谈判,韩国目前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与美国、欧盟、中国和东盟都建立FTA的国家。韩国FTA政策的调整和转变必将对未来亚太区域自由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FTA推进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中日韩自贸区(FTA)谈判、东盟十国与其他亚太六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都将启动。而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历经15轮谈判后,将于2013年10月结束。由于三个谈判参与方涉及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体,因此将对亚太合作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中日韩自贸区(FTA)谈判、东盟十国与其他亚太六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都将启动。而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历经15轮谈判后,将于2013年10月结束。由于三个谈判参与方涉及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体,因此将对亚太合作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问题将成为中日FTA谈判的焦点,了解日本对FTA与农业问题的立场及措施,有利于中国掌握谈判的主动权。围绕农产品自由化,日本学术界出现了反对、赞成、折衷3种不同的观点。从日本农林水产部发表的基本方针与战略及已签署的FTA中所采取的措施,可以看出目前日本政府的政策还有些保守,但同时面临着强大的自由化压力。中国应有理有据地反驳日本的农业保护论,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来推进FTA。  相似文献   

19.
横向议题是TPP谈判重点,也呈现出下一代贸易规则改革的未来走向。规则一致、国有企业、电子商务、竞争和供应链、中小企业为当前TPP五大横向议题,因特网数据自由流动、劳工标准和环境等问题是候补议题。TPP横向议题凸现同贸易环境变动、供应链基础滞后、美国积极干预等因素有关,美国重视TPP横向议题,旨在利用TPP解决下一代贸易规则问题,使之成为未来FTA条款样板。笔者认为,TPP横向议题已经突破了一般贸易议题内涵,向社会领域、边界后规则等国内法制法规方向转移,可能成为引领下一代贸易规则的标杆。尽管中国目前没有参与TPP谈判,但是横向议题对中国亚太一体化战略和措施影响重大,对我国现行政治社会体制是一个潜在的威胁,需慎重处之。  相似文献   

20.
横向议题是TPP谈判重点,也呈现出下一代贸易规则改革的未来走向。规则一致、国有企业、电子商务、竞争和供应链、中小企业为当前TPP五大横向议题,因特网数据自由流动、劳工标准和环境等问题是候补议题。TPP横向议题凸现同贸易环境变动、供应链基础滞后、美国积极干预等因素有关,美国重视TPP横向议题,旨在利用TPP解决下一代贸易规则问题,使之成为未来FTA条款样板。笔者认为,TPP横向议题已经突破了一般贸易议题内涵,向社会领域、边界后规则等国内法制法规方向转移,可能成为引领下一代贸易规则的标杆。尽管中国目前没有参与TPP谈判,但是横向议题对中国亚太一体化战略和措施影响重大,对我国现行政治社会体制是一个潜在的威胁,需慎重处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