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所提升,其是否能跻身国际储备货币之列,尚待讨论.本文从国际储备货币格局现状、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成为亚洲储备性货币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民币初步具备了区域性货币的条件,但由于其现有国际货币地位低下、影响力不足,人民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处于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弱势地位,要使人民币成为亚洲主要储备性货币,我国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轻济实力,这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其次,必须考虑和亚洲尤其是东亚形成更紧密经贸关系,在东亚金融合作中,我国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最后,必须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结构,形成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及利率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的程度是比较低的,这种低的最重要标志是人民币在全球的影响力远不及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虽然有媒体报道说,有40个国家的央行把人民币作为储备性货币来看待,但它毕竟不是一个可自由交易的货币,所以不能说人民币是一个全球重要的储备货币,所以我们必须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有两个目标,一个就是要它成为可自由交易的货币,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汇率制度改革能够达到的目标.中国已经完全具备了人民币可自由交易的几乎所有的条件,如果我们和  相似文献   

4.
近十几年来中国产品的外部市场占有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由于货币地位不同,发展中国家外部市场占有率上升所导致的对某特定储备货币名义升值压力要大于该储备货币国外部市场占有率上升同样幅度所产生的升值压力,且其不平等程度与两国出口产品互补性成正比。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消除这一不平等升值压力并获得其他好处。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必要性和收益所在。  相似文献   

5.
至2015年4月1日,亚投行成员国已经扩大到50个。亚投行的成立将致力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虽然在初期还是会用"美元"结算,但在运作成熟后,将鼓励使用人民币,这样以投资的形式将人民币带出去,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从而使人民币在亚太地区广泛使用和流通,因此亚投行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为方便人民币出海,在有可能在参加亚投行的50多个国家中,会用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根据其他国际货币的经验来看,一旦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人民币已具备逐步实现区域化的初步条件。如不懈努力,人民币有可能在2020年左右中国资本项下实现完全放开后,无条件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当然届时各国官方储备中人民币占比仍会极低)。眼下世界各地区纷纷谋划"去美元化"的潮流,也恰恰为人民币区域化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7.
张文佳 《经济问题探索》2014,(6):132-136,142
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体现出一国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新特里芬难题"仍然是国际货币体系一个无法解决的制度性问题,国际上要求改革现行货币体系的呼声不断高涨。当贸易逆差的守成大国,由于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困扰,很难承担许多相应的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义务时,贸易顺差的新兴大国,由于相应经济结构和金融秩序的缺位,其货币尚无法成为全方位的国际储备货币。对中国来说,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所拥有的大量官方国际储备,使得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获得日渐广泛的使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从利益博弈的视角深入分析当今的货币格局、以及金融危机后中美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利益博弈,对于构建双赢的国际货币竞争机制、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次贷危机和美债上限问题再次将各国目光聚焦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反思当前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监管模式,以及其中的弊端. 金融危机前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成效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问题的国际谈判成果,其固有缺陷是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对称(王华庆,2010),依靠美元这一主权货币对世界经济进行调节,由此美国的经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牙买加体系诞生,将解决美元本位制存在的问题和僵化的汇率制度.但美元的国际本位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仍得以延续,因此牙买加体系并未根本解决"特里芬两难".1999年欧元诞生,发展成唯一能与美元抗衡的货币,但是在所谓的"后牙买加时代",储备多元化同时也意味着各国货币协调难度和运行不确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纳入SDR有助于提高特别提款权的稳定性和作为储备资产的吸引力,增加国际社会对人民币计价资产的信心,提升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声望和功能.但在当前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改革推进滞后的背景下,人民币纳入SDR将使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加,资本外流风险加剧.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所形成的正向影响与倒逼机制,努力推进资本账户完全开放、利率市场化改革、离岸市场建设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政府部门应协同推进与之配套的经济改革措施,从根本上克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激进与盲从,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全球经济地位和国际金融话语权提升,其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讨论越来越多。从国际货币理论角度来看,国际货币三大职能主要受宏观经济基础、国内金融条件、外部客观环境三大因素影响。目前人民币在经济规模、贸易地位、汇率稳定、财政稳健等方面初步具备成为国际货币的条件,但在金融市场开放、资本账户自由化等方面仍有所欠缺,因此对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仍需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论当前中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至2008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两万亿美元,代表着我国国民财富的巨大积累。但是,在国际金融动荡的形势下如何运用好这笔财富也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文章在简要分析我国外汇储备迅猛积累成因的基础上,剖析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运用中的问题,提出拓宽运用渠道,加快向助推产业升级、储备战略资源、培养高层次人才方向转变,以国民财富为我国经济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打造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迅速扩大及年新增储备的急剧增加,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管理已成为国内外的热门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现状,指出当前过多的美元储备造成了巨大价值损失和战略风险。在收集大量经济数据的基础上,以全新视角构建了基于区域经济实力的储备结构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价值评估,得出该模型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了基于当前我国外汇规模及年增量水平下的国家外储结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3.
外汇储备:货币当局的困境与应对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储备的存量、流量管理以及汇率体制三个层面正同时处于两难选择的困境.作为一种理论参照,"永恒三角"对此的解释存在局限.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困境的现实根源在于中国迄今.出口导向、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路径.走出这一困境不仅需要金融制度层面的相应调整,还必须在实体经济层面做出根本性转变.转变的具体措施与优先次序必须加以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增外汇储备三部分与我国货币内生性关系的分析,鉴于我国近年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现状,得出结论:除了在整体上控制外汇盈余数量外,还需加强对外汇储备结构的调控,特别需要加强对进出口项下的外汇流动控制.要积极改进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外汇储备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及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关键变量,其牵涉甚广,意义甚深。目前,相关争议主要集中于这样几个层面,即:外汇储备与国家经济实力,外汇储备及其国际购买力,外汇储备与金融危机防范,外汇储备与企业竞争力。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确定的现有思路进行了梳理并对现有思路进行了分类评述,在此基础上通过解析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外汇储备的基本属性,探讨了基于外汇储备属性的非国际货币发行国确定外汇储备最优币种结构的可行思路,从而为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确定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文章认为,非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外汇储备包含国际支付工具、国际风险资产和宏观政策工具三种基本属性;对应于外汇储备的每一种基本属性都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找到相应的最优币种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央银行依据自身偏好和宏观经济现状为外汇储备三种基本属性设定的权重,通过对外汇储备不同属性下的最优币种结构进行加权组合可以求出本国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结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与收益率的一个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假设持有美元、欧元、日元三种币种结构的前提下,构建了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率的分解方程,利用Recursive Residual和虚拟变量法来处理异常点,同时借助CUSUM检验确认了2003年8月为结构性断点,继而分为两个子样本分别估计,并得出:(1)2003年8月前,我国外汇储备平均收益率约为3.66%,欧元资产比例大约为11.78%;2003年8月后欧元资产比例上升至21.79%,收益率微升至4.03%.(2)利用估计出的币种结构进一步对收益率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收益率与我国同期的GDP增长率和FDI投资回报率进行对比,说明改变现行的消极管理模式为强调市场化手段、旨在提高收益率为特征的积极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同时针对积极型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给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货币与国家的历史联系为线索,通过分析国家货币垄断状态下二者的相互作用,说明市场货币是货币与国家协调过程中为适应新环境出现的一种新现象,金融全球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家货币主权。国家货币产生于与民族国家发展相关的历史过程,一旦发展成熟与完善,又反过来增强民族国家的政治特征。货币既产生于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诉求,又必将服务于此,这是历史与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货币错配与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错配是新兴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问题,它具有净外币负债和净外币资产两种表现形式.在新兴市场中,只要其银行体系存在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不管表现为哪一种形式,都会增加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而且在宏观或微观经济基本面恶化的情况下,可能引发银行危机甚至是货币危机.此外,当出现不利冲击时,银行体系中存在货币错配将会导致其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