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深化国有资产体制改革,落实“出资人到位制度”,促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根本的在于体制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就无从谈起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落实“出资人到位制度”。一是要从中央到省、地、市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精干高效、业务精通、协、调一致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切实履行好“管资产、管事、管人”的3大职责,认真履行出资者职责,依法维护和享受投资者的所有者权益,  相似文献   

2.
魏彦珩 《发展》2008,(12):45-46
2003年国务院制定并发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确定了管人、管资产、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管方针。在“三结合”的监管方针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管资产”是目标,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通过企业经营活动实现,这就是“事”,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委托给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实施的,所以“管人”和“管事”是实现“管资产”目标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王明仁 《辽宁经济》1997,(10):13-14
要强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对“钱从哪里来”的另一思考●王明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国有经济,需要资金投入。但是,在我们为“钱从哪里来”而苦寻对策的同时,却有大量国有资产我们手中的钱在白白地流淌。近几年来的审计统计资料表明,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相当严重。企业国...  相似文献   

4.
张红琴 《浙江经济》1999,(11):37-3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正确领会这一精神,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已成为政府及众多国有企业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国有资产营运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是国有资产改革的核心问题。国有资产的深层变革首先必须解决两个基本的认识问题:一是要产权清晰,抛开所有制的禁锢,“国有”就是政府所有,不存在“全民所有”的所有权制度,没有全民资本,只有政府资本。二是要确认实际存在的分极所有权,废止统一所有,确立分级所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一级政府、一级产权、一级信用”为基调的国有资产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构建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同时,要特别注重按市场经济要求开展国有资产的经营,否则就有可能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产生“走了旧婆婆、又来新婆婆”的现象。为此,笔者提出在国有资产经营的目标、布局、运行方式和组织机构等方面的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7.
一、社区国有资产的存量与增量,国有资产的规模本身没有固定的模式或要求,然而现在一提到国有资产的管理,人们往往就认为是专指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改制或者是让国有资产退出某一经营领域,显然这样视角过于狭窄了。大中型国有企业当然是国有资产的集中之处,国有资产在其它领域大量存在却也是个不争的事实;国有资产的有进有退是完全应该的,但目前的一个现象是谈“退”的多,谈“进”的热情明显不足。为此有必要加以一定的修正,本文以社区国有资产管理为例加以论证,因为这是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带有普遍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出发,论证了在中央提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背景下,研究省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比较“三层制”和“两层制”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异同,探讨省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提出“统一所有、两层运作、三方监督”的省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框架设想。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和方式,可以概括为:一曰“明渠”,二曰“暗道”,三曰“黑洞”。  相似文献   

10.
<正> 深圳市于1987年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并经几年探索,于1993年初步形成了“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资办)—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框架。这种体制在上层实现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分开;在中层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经营职能的分开;在下层实现了国家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明确了企业法人财产权,理顺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实现了政企分开。解决了国有资产的“责任缺位”问题,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好所有权、放开经营权、行使宏观调控权的改革要求,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洪波 《中国经贸》2009,(14):175-175
巨额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从宏观上来看,影响着国民经济的“供血”功能,动摇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从微观上来看,将影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使国有企业的发展严重缺乏后劲。因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概念入手,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天津经济》2004,(3):45-47
我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和“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设立的。目前,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财政局)作为市政府国有资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市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各企业主管委  相似文献   

13.
《天津经济》2010,(12):79-79
为规范和加强滨海新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推进国有资产共享共用和集约化建设.建立配置合理、处置规范、监督到位的国有资产有效运行机制,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2010年11月,滨海新区政府出台了《滨海新区区本级政府“公物仓”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政府“公物仓”资产管理制度,成功实现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可调配资产管理的“四统一”。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最近公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监管条例),为了帮助大家熟悉条例,了解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知识,本刊邀请专业人士编写了这个“答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已实行几年的“三个层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深圳市决定对少数大型企业和集团公司通过授权经营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约化管理。编制国有资产收益预算是深圳市实行的一种国有资产监管方式,是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进行特殊法人制管理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探讨,一般都把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产权管理职能分开看成是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必要前提和关键所在,也把这视为解决目前国有资产管理混乱、资产闲置浪费和被侵占、流失问题的根本出路。诚然,这不能不说是对原有“政企不分”、“两权合一”和政府“两职合一”的经济体制的深层改造。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构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不能完全适应。为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很有必要探讨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实现社会目标的局限性,寻找国  相似文献   

17.
任胜利 《产权导刊》2009,(11):32-33
一、法律没有对“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做出明确规定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以下简称《企业国有资产法》)第54条规定:“国有资产转让应当遵循等价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除按照国家规定可以直接协议转让的以外,国有资产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公开进行。”但从条文理解,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的场所是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  相似文献   

18.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丽丽 《北方经济》2007,(1):139-140
本文分析了我们国有资产的现状,并着重从政府采购、政府预算、国有资产非转经和组建资产运营公司,盘活国有资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结合广西南宁市的“威宁模式”这个成功的案例具体展示了一个好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措施给国家和当地政府带来的巨大效益。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改革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贵川 《科学决策》2004,(2):57-57
随着粤海铁路的正式开通,粤海铁路原众多“老总”私分国有资产657万元案终于告一段落。集体私分国有资产是构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巨大黑洞,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观点     
《开放潮》2004,(10):49-50
李荣融:不能“一刀切” 刮风出售国有资产 不能刮风出售国有资产,不能“一刀切”。不能用行政命令强行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日前在东北三省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调研时这样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