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4 毫秒
1.
基于服务利润链理论的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提升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
田新宇  陆铁男 《活力》2004,(3):23-23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鹤岗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一项支柱产业,这是一项十分正确的战略决策,把旅游业搞上去,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替代产业,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建设北方名城,提高城市知名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包括旅行社在内的产业发展和市场运作的基石.然而,我国旅行社行业却普遍存在信用缺失的问题.建立旅行社市场信用,一直是事关我国旅行社业乃至旅游业总体发展的重要方面.旅行社业市场信用的缺失,也是多年来困扰我国旅游行业管理、发展的一个顽症.在我国已加入WTO、旅游业必须积极入世的今天,能否迅速解决行业内这一顽症,已成为影响我国整个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在当前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旅游业还存在封闭、落后、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我们应当扩大范围,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新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5.
桂林旅游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旅游业在桂林产业中的地位,通过估算旅游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指出桂林旅游业本身经济实力不强,总体素质不高,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更没有形成经济优势。今后桂林旅游业应该向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发展,并且发挥关联带动效应,促进旅游产业链延伸,加快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企业研究报告》2006,(3):25-26
从产业本身的发展来看,有以下几个热点趋势: 与数字技术相关的动漫、网游等产业是我国创意产业的切入点,将成为我国各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突破口。据专家介绍,动漫、网游产业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产业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统计显示,2004年全球游戏、动画业相关衍生产品产值在5000亿美元以上。在日本,动漫艺术及相关产业规模仅次于旅游业,已经成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动漫产业有着每年总计200亿元的庞大市场,动漫产业无疑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7.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具有极强的旅游价值,但前些年对旅游资源开发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处在低水平运作状态,旅游资源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抓住机遇,重点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加快培育旅游产业,使旅游业尽快成为延安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产业。以实现延安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8.
旅游产业整合旅游市场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一大产业。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与各个地区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虽然今年来乐山地区一直在致力于打造精品乐山旅游区,但是成效不是很大。因此本文根据此现状以及乐山地区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乐山地区发展的同时,注重乐山基础旅游设施建设,将电子商务与价值链的发展结合起来,围绕旅游批发商和旅游景区景点,将乐山文化旅游列入重点旅游载体,大力发挥乐山地区旅游的优势,推动乐山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旅游业像新世纪的朝阳,愈发显示出其作为朝阳产业的魅力.诞生于"二战"之后的现代旅游业,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服务革命时代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旅游业在现代世界中已经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究其原因,一方面,旅游业具有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秦皇岛的城市定位一直不确定,在不断变换城市发展战略的同时,城市定位并未与其产业真正地结合,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城市的经济建设,导致重复建设,低水平开发等问题。2009年9月,秦皇岛市确立了旅游立市的发展战略,本文在这一背景下,结合相关数据,对秦皇岛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与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制约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和发展秦皇岛旅游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艳华 《民营科技》2011,(2):119-119
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相对丰富而相应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开放政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栖息之地,也是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又是人们的游赏对象。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更应重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各城市的高度重视。本文从阐述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内涵入手,在哈尔滨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该市旅游竞争力的几大主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铜川旅游业虽经多年发展,但仍没有形成优势的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有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1999年,全市旅游收入仅1.334亿元,没有使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成强大的经济优势。汹涌而来的西部大开发为铜川旅游业的加速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用大开发的思路,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征,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 一、因地制宜,抓景区特色建设 铜川旧居京畿要地,自然景观秀丽多姿,历史文化积淀厚重。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旅游城市雏形已成,在此基础上应努力推进五大特色旅游。 1、耀瓷…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带动经济发展,推进文化建设,提升城市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越来越显现出重要作用。随着上海地方经济由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上海市政府已经把旅游业列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并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著名旅游城市。由此可见,旅游业在上海的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发展势头会越来越迅速,并将成为发展和繁荣上海经济的一支新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个人灵感、理念、技能为价值创造核’心的创意产业,加大了文化对经济的渗透和互动,近些年在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中迅速崛起,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和大都市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加速器”。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上海应与时俱进,推动创意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做强,使之成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6.
产业融合主要在不同产业的产业边缘与交又点,激发出全新的产业形式.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存在产业融合的基本条件,旅游业的发展能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新的平台与发展空间,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则丰富了成都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提高了成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则必须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人才、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必须找准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切入点,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并为成都乃至四川旅游的适度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周彬 《集团经济研究》2007,(32):150-151
入境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文化和环境的促进作用日渐明显.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被人们认为是最具活力与潜能的经济增长点,有人誉之为“朝阳产业”。如果我们用经济学的角度去观察旅游业的发展,可以看到旅游将是第三产业中颇具魅力的“成长型产业”。  相似文献   

19.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滞后和转型困难已严重制约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关键是替代产业的选择。作为关联性极强的旅游业,是许多资源型城市发展替代产业的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以大同市煤矿旅游城市的开发为例,提出了对工业旅游地和工业遗迹的形象进行改造、多样化的具体开发和建设工业文化生态旅游城市等措施,使旅游业成为大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种新型替代产业。  相似文献   

20.
周嘉媛 《活力》2003,(10):53-5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将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之中,经济报道应在扩大需求,尤其是扩大内需上多挖掘一些题材。因此,投资需求应当是经济报道的一个亮点。目前,我国许多产业都是属于初级技术结构,很难适应“入世”后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全面更新技术手段、生产工艺和设备是经济报道围绕产业调整升级这个目标,把短期投资与中长期投资、需求政策与供给政策密切结合起来。另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住房建设带来的旺盛投资也不可忽视。目前,民间投资能力和投资需求已具一定的规模。这些都是经济报道应当密切注意的一个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