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跨界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涉及流域国家之间资源分配、环境治理等问题,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脆弱性进一步加剧了跨界水资源管理的复杂性。我国是亚洲大陆主要国际河流的发源地,如何合理开发跨界水资源,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水资源安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对国际典型跨界水资源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政策及实践进行梳理,并从流域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建设、加强立法、关键研究问题方面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完善跨界水资源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吴俏 《经济师》2005,(4):12-13
公共政策揭示了公共政策与公众利益、政府、政治的关系 ,调整着公共利益的分配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实现政府的利益分配目标 ,这决定着公共政策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公共政策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的分析 ,剖析了目前我国公共政策应对机制的现状 ,并对如何建立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应对机制提出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清洁发展机制(CDM)及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都是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灵活机制,在这两个机制下都可以利用非排放控制企业/区域实现的符合要求的减排量抵消控排企业/区域的等量排放量,实现以最高的成本效率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管从机制的设计方面,还是从其实施方面来看,二者具有很多相似性。2012年后由于《京都议定书》履约期的持续性问题,CDM的发展几乎停滞,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也已经实施了多年,而且国家碳市场正在建立中,国家碳市场建立后如何实施仍未确定,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是否会与CDM具有一样的命运?文章将对两机制的相似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球环境危机的频发以及应对全球环境合作的不断深入,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从无到有,参与国家从少数到多个,参与方式从被动到主动融入,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呈现出超脱性、自觉性、无界性、矛盾性、多维性等特征。由于不同国家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既有全球环境改善的共识,又有个体利益分歧,以及缺乏监督和协调不畅等,全球环境治理体系陷入矛盾与困境中。在未来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充分发挥权力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共同作用,倡导包容性理念,鼓励多方主体参与,确保全球环境治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转型期城建领域的政府利益和道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健 《当代财经》2006,(4):33-37
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缺乏约束的地方政府由于过度谋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由此直接引发政府的道德风险,在政府利益集中的城建领域这一风险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常置公共利益于不顾,通过公共权力的运用为自身谋利。必须构建一个对地方政府和官员既有动力又有压力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尽量减少或消除政府道德风险产生的内在根源,改革不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官员勤政和廉政给予足够激励,对官员从事道德风险活动给予足够的惩戒和约束,使道德风险活动的成本大于预期收益,使政府的利益目标与社会利益趋于一致,实现官员与民众之间的激励相容,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6.
特别关注     
《环境经济》2006,(1):109-11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环境立法将特删关注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中国提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五主张。[编按]  相似文献   

7.
环境管制旨在应对因资源环境消费而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它通过三种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运用得以实施,即:命令与控制型、基于市场型与自愿型。对政府而言,这意味着三种具有不同交易成本发生和负担机制的管制手段选择。环境管制的发展包含了一种政府在管制过程中不断减少交易成本的尝试,这种努力使得在最新的环境管制形态———自愿环境协议中,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形成决策并参与管制的实施,分担改善环境质量的社会责任与成本投入,环境管制因而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通常被认为是两种有效的环境治理机制,但它们也会失灵.利用社会机制弥补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双重失灵,是环境治理实践与理论研究中的难点.文章在分析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双重失灵条件下社会机制的作用机理及其有效性实证考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应用社会机制在我国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条件.  相似文献   

9.
李程 《经济与管理》2011,25(3):5-11
环境管制旨在应对因资源环境消费而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它通过三种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运用得以实施,即:命令与控制型、基于市场型以及自愿型。对政府而言,这意味着三种具有不同交易成本发生和负担机制的管制手段选择。环境管制的发展沿革包含了一种政府在管制过程中不断减少交易成本的尝试,这种努力使得在最新的环境管制形态——自愿环境协议中,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形成决策并参与管制的实施,分担改善环境质量的社会责任与成本投入,环境管制因而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审计机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大有作为。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和要求为出发点,我国资源环境审计应充分发挥揭示、威慑、预防和抵御机制的作用,应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探索并实施包括矿产资源、国土资源、林业资源、渔业资源和可持续能源在内的资源管理审计,开展包括水污染、土壤污染、废物管理、大气污染、气候变化应对在内的环境治理审计,进一步探索以生物多样性审计为主的生态系统审计,并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力量,而且成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的主力军。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日益深化,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成为了学术界探讨的焦点,其中,对环保民间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主体资格更是不断进行着深入的探索。通过对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中环保民间组织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探讨,为环保民间组织在未来环境公益诉讼中路径的选择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博弈论原理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过程进行了博弈分析,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深入剖析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因。对上市公司来说,充分、及时、可靠的披露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有利于社会;对政府来说,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立法执法力度,有利于国家和社会乃至于整个人类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及公众方面来说,环境信息披露充分则社会成本就会降低,社会价值提高,公众的利益就更易得到维护,从而提高社会对公司的评价和公众对公司的信心,进而使公司出现正的环境商誉。  相似文献   

13.
保护环境公益是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方面。在目前的中国,环境公益受到损害主要依赖于行政机关的救济。然而,仅仅依赖行政救济不足以保护环境公益,我们还需要司法救济。环境公益的司法救济途径有二种,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二者在诉讼目的、诉讼主体、举证责任、诉讼效果等方面具有诸多的相同点和差异,比较它们的异同对于我国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法治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保护环境以及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逐渐增强。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保护环境的重要法律武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适格的原告主体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核心部份,实现原告主体的多元化,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及环境法律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现行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是模糊的、缺位的,其应当确定为环保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  相似文献   

15.
王妍 《经济研究导刊》2013,(14):268-270
随着社会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这对民事环境公益诉讼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但2012年新民诉法修改增加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内容,但其中对诉讼主体只做出了泛泛的规定。逐步阐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含义,并通过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阐释实践中民事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范围,分别从检察机关、公民、行政机关、其他组织4类主体进行深入理论探究,并对未来关于民事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做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constitute an extensive, profound and systemic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It is worthwhile to explore how fiscal policy, as a key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n the public policy system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 can play a fundamental and pillar role. Based on literatures, theories and empirical material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public finance. The fiscal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will eventually be reflected in fiscal behavior, fiscal costs and fiscal relations, and the fiscal system has the adaptability of an “automatic stabilizer” and the proactiveness to enable the Discretionary Approaches function when facing climate change impacts. This implies such a governance logic of fiscal policy that is systematic, forward-looking and flexible i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ncorporate climate change or relat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to the fiscal policy framework, target the two key aspects of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and carry out a holistic, systematic and forward-looking reform of the existing fiscal expenditure policy, fiscal revenue policy, fiscal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olicy, government budget system,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y 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y. While highlighting the “governance” function of fiscal policy i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Chinese government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ion and collaboration between fiscal policy tools and other public policies, and magnify the governance effectiveness of fiscal policy in the process of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This paper helps understand the positioning, role and influence of fiscal policy in the process of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provides a basis for better playing the fundamental and underpinning role of the modern fiscal system in the governan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resent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building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ecological fiscal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7.
低碳饭店的实现路径:基于环境成本控制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在低碳经济这一大背景下,低碳饭店建设逐步兴起,越来越受到政府、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对低碳饭店的内涵和多元功能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低碳饭店的环境成本及其控制机理,提出了低碳饭店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频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风景 园林能有效助力公共健康,历史上也曾在应对传染病方面发挥 出重要作用,但当前相关研究与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以世界 卫生组织(WHO)、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相关重 要医学专著、国际期刊为数据来源,从传染病传染链的病原 体、传染源、排出门户、传播途径、侵入门户和宿主六大要素 出发,分析并总结54种主流传染病暴发的主要环境诱因,包 括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卫生和生态系统4个方面。 认为传染病暴发的主要风险在于稳态环境的改变,指出风景园 林应对的根本性策略在于通过环境管理手段维持环境的稳态, 进而间接作用于传染链要素,实现打破传染链、防控传染病的 目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防疫评估、变化监测和环境控制 构成的风景园林应对传染病策略,并从气候、土地利用、环境 卫生、生态系统和配套设施5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政府、企业与公众环保行为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凤 《经济问题》2008,(6):20-2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也包括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和"全民环保"的新理念.将公众置于社会大系统之中,其参与环保行为多是依赖政府设计的制度框架,与企业环保行为间博弈选择的结果.在政府不参与模型中,公众也不会自觉参与环保,企业更不会停止污染,必将导致"公地悲剧";而在政府参与模型中,政府的奖励与惩罚力度又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参与的人数和参与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环保行为的选择.由此提出制度设计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更广泛程度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20.
环境标志制度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项制度,环境标志通过利用公众对环保产品的选择,逆向引导企业参与环保,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我国已建立了环境标志制度,但有待完善。我国应结合WTO规则,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建立环境标志体系,完善环境标志制度;积极参加CTE关于环境标志问题的讨论,维护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贸易利益,使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