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高欣  赵丹枫 《现代商业》2007,(26):260-261
商业贿赂犯罪是因商业贿赂行为触犯了刑法的禁止性规定而构成的犯罪,是一类犯罪行为的概括称谓,本身并非规范的法律术语。商业贿赂犯罪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和发展,破坏公平竞争,平等有序的市场行为准则商业贿赂犯罪与贿赂犯罪在外延,主体范围及犯罪目的等方面均有不同。准确界定商业贿赂犯罪的界限范围,厘清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特征和贿赂的内容是认定商业贿赂犯罪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商业贿赂行为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颗毒瘤,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并已成为贿赂犯罪的一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有必要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严格的的探究与挖掘,力图呈现一幅商业贿赂以及商业贿赂犯罪的全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商业贿赂犯罪的刑法规制,以达重构我国反腐败犯罪刑法规制的终极目标,实现刑事法治.  相似文献   

3.
刘淑莲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摘要]商业贿赂犯罪的刑法规制范围应当包括国有单位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贿赂行为。我国刑法在规制商业贿赂犯罪方面存在诸多缺陷,有必要在犯罪主体、犯罪对象、行为方式及刑罚设置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吕汇 《商场现代化》2008,(6):301-302
商业贿赂犯罪,是严重扰乱市场交易、商业活动的行为,惩治商业贿赂犯罪,是我国反腐败的重点工作。本文以刑法理论为基础,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概念及其主体特征等法律问题进行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邓中文 《商业研究》2011,(3):161-164
商业贿赂犯罪不是刑法中的概念,不具有统一的犯罪客体。通过对商业贿赂犯罪所涉罪名的犯罪客体进行综合归纳,从法益侵害的角度去探讨商业贿赂犯罪的本质属性,既符合刑法理论又切实可行。从商业贿赂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来看,涉及到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以及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等。商业贿赂物属于行为对象而不是犯罪对象,不能充分反映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在商业贿赂犯罪所侵犯的诸法益中,只有市场经济秩序才是所有商业贿赂犯罪共同侵犯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6.
刑法语境中的商业贿赂概念可以借鉴经济法层面的商业贿赂,但绝不能受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暂行规定》中对商业贿赂概念界定的影响,应该将一切能够揭示商业贿赂本质且大量客观存在的商业贿赂现象都包括进去。应立足于当前治理商业贿赂犯罪的现实需要,以现行的《刑法》规定及司法解释为依据,认为商业贿赂犯罪是指在商业活动中,商事活动参与者为谋取商业利益而给予他人财物,或者与商业活动紧密相关的人利用商事管理职权而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为促成商事活动双方的行贿、受贿而居间介绍,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对商业贿赂行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贿赂是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1993年12月1日生效施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首次将商业贿赂规定为违法行为。全国各级工商机关严肃执行反不正当竞争法,查办了大量的商业贿赂案件。但是,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贿赂的定义、行为主体未作出明确规定,后来《刑法》的修正,又对原有的贿赂犯罪增加了新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加强认识和理解商业贿赂。一、商业贿赂的内涵界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只是宣示了商业贿赂和回扣是违法行为,而没有对其内涵进行规定。《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业贿赂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不正当竞争手段,蔓延到各行各业,在有些领域,商业贿赂甚至已经演变为一种"潜规则",从而严重破坏经济秩序,腐蚀干部队伍,为广大人民群众切齿痛恨的社会公害,运用党纪、法律手段有效制裁商业贿赂行为,维护党的形象,保障经济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本文就商业贿赂犯罪的危害及治理来谈几点本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范大裕 《商业科技》2008,(19):265-266
商业贿赂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犯罪人的利欲与市场经济过程中消极因素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心理消极选择的结果;是个体不切实际的需要与客观现实的冲突中逐步形成的;不正之风诱发了商业贿赂犯罪心理;作案成功强化了商业贿赂犯罪心理。其犯罪心理主要表现为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贪婪、投机侥幸、冒险、攀比、双赢等心理。其行为具有预谋性、隐蔽性、狡猾性、群伙性、后果严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商业贿赂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犯罪人的利欲与市场经济过程中消极因素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心理消极选择的结果;是个体不切实际的需要与客观现实的冲突中逐步形成的;不正之风诱发了商业贿赂犯罪心理;作案成功强化了商业贿赂犯罪心理。其犯罪心理主要表现为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贪婪、投机侥幸、冒险、攀比、双赢等心理。其行为具有预谋性、隐蔽性、狡猾性、群伙性、后果严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侯婷婷 《致富时代》2010,(3):119-119
在当今世界各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商业贿赂已经成为新型的犯罪现象。大量揭露出来的政治丑闻大多都与商业贿赂有关。有效预防商业贿赂犯罪,就要加强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的研究,才能找准目标,采取有力对策。该文通过对商业贿赂及其犯罪构成要件的分析,并在借鉴国外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以此来完善我国刑法关于商业贿赂犯罪的规定,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俊英 《商业科技》2008,(31):262-263
商业贿赂已成为贿赂腐败乃至贿赂犯罪中越来越突出的部分,也是理论上争议极大而共识较少的领域。我国目前应对商业贿赂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集中于刑法,但是对商业贿赂的刑法规制却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同时单单依靠刑法规制亦显片面,需要探讨在现行刑法规定基础上,逐步构建配套的反商业贿赂行政执法、司法等制度。  相似文献   

13.
商业贿赂已成为贿赂腐败乃至贿赂犯罪中越来越突出的部分,也是理论上争议极大而共识较少的领域。我国目前应对商业贿赂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集中于刑法,但是对商业贿赂的刑法规制却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同时单单依靠刑法规制亦显片面,需要探讨在现行刑法规定基础上,逐步构建配套的反商业贿赂行政执法、司法等制度。  相似文献   

14.
以"谢瑞辟案"为典型的商业贿赂行为早已成为商业潜规则,其根深蒂固、屡禁不止.随着商业贿赂易发、多发,呈现出犯罪主体和犯罪环节相对集中的特点,给商业系统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为进一步遏制商业贿赂的发生,在采取法律手段规制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相关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堵塞漏洞,努力构建反腐倡廉制度及监督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在我国建立统一、完善的商事账簿制度,可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和减少商业贿赂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现行刑法,即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以下简称97刑法)对商业贿赂犯罪作了比较详细具体的规定,形成了与公务贿赂犯罪既相对应又相区别的商业贿赂犯罪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惩治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6.
官旭明 《商场现代化》2006,(33):269-270
商业贿赂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严重破坏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对商业贿赂的概念及表现介绍的基础上,指出商业贿赂的犯罪主体主要是经营者,主观方面是行为人具有商业目的的主观故意,商业贿赂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收买。  相似文献   

17.
商业贿赂是发生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贿赂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账外暗中给付财物及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商业贿赂行为在保险行业中的形式众多.目前我国管制商业贿赂行为主要通过民事、行政和刑事三种形式.我国的民事和行政管制措施对商业贿赂行为实施的主体不作区分,但当商业贿赂行为涉嫌刑事犯罪时,由于我国刑法对商业贿赂实施主体的区分,商业贿赂行为则可涉嫌商业贿赂罪和普通贿赂罪两类罪名.  相似文献   

18.
孙伟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307-308
重点分析了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并针对我国商业贿赂的立法实践和制度缺陷,重点论述了完善反商业贿赂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孙伟 《中国商办工业》2010,(15):307-308
重点分析了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并针对我国商业贿赂的立法实践和制度缺陷,重点论述了完善反商业贿赂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治理商业贿赂专项行动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各地工商部门查处的案件中,商业贿赂行为往往与限制竞争行为紧密联系。一、限制竞争行为中商业贿赂是两个违法行为限制竞争行为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分别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禁止限制竞争行为和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