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根据就业相关系数、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特征,对威海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威海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程度在降低,产业增长的就业吸纳力在下降。根据这一特点,提出促进威海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娜 《商业时代》2007,(25):101-102
本文主要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以及产业结构的内部协调角度来考察吉林省就业问题。根据1997-2004年统计数据,分别对吉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三次产业就业吸纳弹性、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要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就业吸纳弹性大的行业,以解决吉林省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就业是"发展之源、民生之本、稳定之基",目前新疆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变革的关键阶段,只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区域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的协调推进,才有助于推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一、新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现状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关系密切。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到劳动力的分布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劳动力结构的调整,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二者协调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能力,也会使经济结构调整顺利进行,推动经  相似文献   

4.
慕慧娟  崔光莲 《商业时代》2015,(11):135-137
本文从动态的角度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转变过程中,产业-就业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做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新疆产业-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其中第二产业产值与就业存在负相关。文章采用就业弹性、扩张性就业弹性以及结构偏离度分析新疆产业-就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发现新疆产业-就业结构之间是失衡的。新疆第一、第三产业呈收缩的趋势,导致第一产业存在过多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虽然具有一定的就业吸纳能力,但吸纳能力有限;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较好,但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实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考察广东省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就业弹性,利用结构偏离度分析了广东省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得出广东省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近年来广东省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增长缓慢,就业比重变化不大,因此广东省应该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6.
湖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湖北省1985-2008年三次产业演变过程描述基础上,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对湖北省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湖北省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特征,但变化显著、二元经济特征明显;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产业结构由"二一三"模式已经转变为"二三一"模式;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协同关系,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互为因果关系。湖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继续坚持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拓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渠道;积极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现代制造业,提高其吸纳劳动力的比例,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的考察及对二者的相关性实证分析,发现影响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的不均衡.实现就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相协调,对于有效缓解天津市的就业压力,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就业扩张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浙江省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本文选取1978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浙江省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明显下降,导致产业内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仍然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但该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逐步缩小;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占GDP比重明显提高,具有吸纳劳动力的空间,但产值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新乡市2000年以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关系显著,但有所偏离,第一产业存在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第二、三产业就业空间仍需拓展;产业结构转换系数和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之间以及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与其就业比重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是其就业比重的格兰杰原因。为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良好互动,应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尽快实现第二产业产值和就业的同步增长,并不断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朝君 《商场现代化》2008,(12):267-268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产业结构仍需调整,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较弱,这些都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以四川省2001-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在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时间演化的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系数等指标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不同步,需要采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措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商》2016,(8)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就业结构调整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攻坚对象。本文结合已有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研究基础,通过对近2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历程的考察,并对近年来国家去产能、推进城镇化衍生的相关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刘志伟 《商业时代》2012,(27):140-141
本文根据山东省1980-2009年数据,通过构建VAR和VEC模型,对山东省的人均GDP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就业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就业规模扩大和就业结构优化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并且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短期内,产业结构和就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呈非同步变化,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我国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转型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数据分析,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是影响中国就业的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并分析了产生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最后就产业结构方面的障碍提出了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锋 《中国市场》2010,(49):78-80
通过对浙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同性分析发现,浙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差逐年减小。要继续提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同性,增强和谐度,必须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入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创业、就业与产业升级、转移和承接相互促进,逐步实现经济与就业和谐增长。  相似文献   

16.
《商》2015,(25)
作为长株潭城市群和"3+5"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长沙,在通过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高级化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产业结构经历了四个阶段。2008年结束了"早熟型"的"三二一"型结构,理性调整为"二三一"型结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吸收更多的劳动力,降低失业率,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同发展。因此,长沙市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以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就业扩张。  相似文献   

17.
张勇  祁科豪 《商》2016,(4):20-21
新常态经济下我国就业形势出现了新变化,原因在于经济增长与就业总量矛盾、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矛盾并存。经济发展的变化对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从经济发展的规律出发,因势利导,对积极应对就业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梁敏  王建军  赵心宇 《现代商业》2014,(14):117-118
近十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迅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经济增长对就业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比全国与内蒙古的就业弹性,区分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得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特征及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偏离度,探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关系,并提出未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贾俣 《现代商业》2012,(12):199-200
这几年,江西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发生了非常明显的转变。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产业结构的统计数据,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的一些变化进行了研究,用统计学的理论,揭示了产业结构与就业市场的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一些推进就业市场发展的可行性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推动河南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良性互动发展应建立多元化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发展基础教育事业,优化人力资本的区域配置结构;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优化就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