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郝立平 《商》2013,(8):119-119
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与"人口红利"效应是密不可分的。现阶段我国人口红利主要体现在丰富的人力资本存量和高比例的劳动人口比重,我国丰富的劳动力产生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人口红利"效应是不可持续的。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将进一步阐述"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
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聂鹏 《中国市场》2011,(13):10-11,16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强劲经济增长。人口红利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劳动力供给充足,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人口红利机遇期。但人口红利并非可持续。长期看,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劳动参与率也将下降;短期看,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依然存在,不利于劳动力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需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加强社会保障,以延长人口红利,实现经济持续高增长。  相似文献   

3.
张斌 《商》2014,(30):45-45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成果惊艳全球。在促进增长的众多因素中,人口红利是国内外学者公认的重要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红利拐点将近,中国经济能否继续稳增长?本文通过论述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出发,结合目前学者们认为的人口红利拐点已经显现的看法,本文提出提升劳动力自身人力资本,逐步放开劳动力流动限制可以延缓红利消失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口红利作了重大贡献。近年来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红利出现式微的趋势,劳动力成本日趋上涨,外资企业纷纷撤出我国,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冲击,加工贸易前景不甚明朗。本文尝试通过研究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确保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我国人口红利、贸易自由化及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它们互为因果关系,其中人口红利的劳动力数量结构效应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U型关系,人口红利的劳资匹配效应及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一直表现为正向促进。同时,研究还发现:劳动力数量结构效应是贸易自由化的格兰杰原因,即人口红利能够促进对外贸易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随着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6.
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动期,我国以劳动力数量优势为特征的第一次人口红利渐微,以高素质人力资本为特征的第二次人口红利将成为外贸增长的重要推力。基于城镇二元化视角,本文通过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分析考察劳动力数量、人力资本质量以及储蓄率对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影响的作用机制,发现劳动力数量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显著影响,但其影响渐微;劳动力质量即人力资本由于教育存在时滞效应,现阶段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高储蓄是人口红利的特征,其通过转化为资本的形式对人口红利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通过对"人口红利"定义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的概念做了扩展.指出人口结构转变可能通过影响技术进步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论证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从金融市场的角度进一步对第二人口红利问题加以讨论,最后就人口红利的效应最大化提出理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2009年新的一轮"用工荒"的出现,使"人口红利"这个词再一次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热门词汇。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和它有关的问题,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否衰竭;影响我国人口红利发挥效用的因素有哪些;又将如何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从理论和实际的层面上对这些问题都做了一一的解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劳动力的比例不断提升,使我国逐渐进入了人口红利时期。人口红利的到来,不仅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能够推动我国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然而,人口红利期并不是无限持续的,这说明人口红利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消失,因此合理进行对策的制定,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良好运行十分重要。本文就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内容进行分析与探究,分析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一些有效对策来应对人口红利结束,希望能够为我国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人口红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贞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3):150-151
人口红利作为热点话题,有许多学者在宏观层面上来探讨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但鲜有涉及大学生等较高素质劳动力。通过对中国人口红利和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现状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单独二胎"到"全面二胎"计划生育政策的转变,可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能够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的程度、缓解人口红利消失的速度,解决劳动力人口不足和社会养老等各种问题。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丰富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对黑龙江省的相关产业产生影响,主要有教育产业、母婴消费业和相关服务产业等,从而影响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清源 《北方经贸》2012,(8):182-183
一直以来,人口红利都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国内学者蔡昉等(1999)根据1982-1997年的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模型估计了中国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23.71%。我国并没有充分挖掘和消化"人口红利"带来的潜在的优势,至少在两个方面,还有进一步利用的空间。第一是劳动年龄人口如何更好地转化为有效劳动供给;第二是如何使得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在结构上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廖智权 《商》2013,(9):222-222
随着四川省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产生较大影响。从人口红利角度出发,本文详细分析了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的三种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5年中国16岁到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最高峰,此后开始下降,中国的人口红利会逐步结束,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意味着过去的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高储蓄率、人口抚养负担低的情况将改变。因为过去30年经济增长近10%,与充分  相似文献   

15.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人口红利有可能是正也有可能是负,正的人口红利表现为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负的人口红利表现为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即人口负债。在新时代下,黑龙江省人口数量、结构呈现新变化,其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发生了新变化。通过测算黑龙江省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人口红利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趋势,以新时代为背景,提出推迟人口负债和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门限面板计量模型的方法,实证研究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零售业发展人口红利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人口红利效应是显著存在的,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其人口红利效应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其一,劳动力成本规模的上升对人口红利效应存在门限效应,成本规模适度增加会增强人口红利效应,但一旦突破门限值后则会转变为削弱效应....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其中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但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正在日益减少.首先利用建国以来人口结构相关数据制作人口金字塔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预测,然后利用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04年~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研究了劳动参与率、就业率以及劳动力工资、劳动力资本成本等问题,指出我国劳动力供给量正在且会继续下降,劳动力成本正在且会继续提高,由此带来人口红利日益减少.  相似文献   

18.
黄凡  段成荣 《人口与发展》2022,28(1):117-126
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但近年来劳动力的减少持续引发担忧.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探讨了人口红利和人口质量红利的关系,并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以往历次人口普查、《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对两者人口基础和经济贡献的最新情况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我国人口红利正从传统人口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变.一方面,人口红利缓慢式微,表现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比重持续下降,老龄化和高龄化进一步加速,人口总抚养比由减转增,人口数量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走低;另一方面,人口质量红利逐渐显现,表现为: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大幅提升,人口健康水平明显改善,人口质量红利替代人口数量红利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更大的积极作用.应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以及推进积极老龄化,进一步挖掘人口质量红利.  相似文献   

19.
《光彩》2010,(3):18-19
"用工荒"给了刚刚感受到订单回升喜悦的企业迎头一棒,貌似简单表象下埋藏的是产业结构和经济形态等种种顽疾,是否真的如众多专家所说,"用工荒"正倒逼企业改善员工薪资待遇,中国制造业廉价劳动力的人口红利逐渐褪色,中国劳动力市场必须在阵痛中转型?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后,劳动力大量流入为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形成了人口红利效应,促进了广东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后人口红利期,尤其是受到金融危机的洗礼,广东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需要转型,必须进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