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二五"期间,我国实现开放战略转型需要加快企业海外拓展。我国企业海外拓展要通过人才多元化、品牌高端化、管理国际化、生产专业化、发展集群化等途径,分类拓展、循序渐进、互利共赢,逐步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我国政府需要加强企业海外投资立法、制定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规划,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和财税扶持,强化企业海外投资服务体系,建立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预警机制,帮助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2.
在进口石油比例急速增加、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及大国油源竞争日趋激烈等石油安全问题严重的情况下,本文从石油资源海外投资体系的构建、国际化运营策略的制定等方面研究了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战略选择,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雪 《经济师》2013,(12):6-7
目前,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目的地,遍及世界五大洲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的复杂性和相应的管理要求不断上升,全球各国的投资政策不断变『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法律风险、政治风险、并购风险、税务风险等投资风险日益增多。现阶段,由于缺乏国际化的运营经验,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往往缺乏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措施,造成一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出现亏损。前不久,本刊记者,就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规避风险的若干问题,采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汪巍先生。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3,(12)
目前,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目的地,遍及世界五大洲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的复杂性和相应的管理要求不断上升,全球各国的投资政策不断变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法律风险、政治风险、并购风险、税务风险等投资风险日益增多。现阶段,由于缺乏国际化的运营经验,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往往缺乏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措施,造成一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出现亏损。前不久,本刊记者,就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规避风险的若干问题,采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汪巍先生。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外投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20年,我国海外投资企业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6000多家贸易和非贸易型企业,协议投资总额超过100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达到67亿美元。我国企业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如企业的投资目标不明确,缺乏海外投资的宏观战略;对海外投资企业管理没有规范,随意性较强;海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落后,不能适应国外市场的要求等。对于有志从事海外投资的企业来说,应认真总结过去20年我国海外投资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积极借鉴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经验,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外投资管…  相似文献   

6.
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开展油气项目投资,提供了分析和控制相关成本的新思路。通过简析海外投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认为从战略规划研究、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技术创新、资产优化组合和人才优先战略等方面加强工作,是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态势与布局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企业在加速了国际化过程。本研究以中国企业在全球对外投资的宏观数据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针对1104家企业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企业海外的发展情况、布局特征及其差异性影响因素。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数量和规模在近几年快速成长、目的地和投资产业出现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不同的行业和区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总体而言,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对外投资规模比较均衡,但侧重于制造业为主;京津唐地区的企业海外投资侧重金融等服务业,单笔投资规模比较大。信息通信技术、建筑、纺织和机械行业的企业对外投资相对程度较高;各行业投资以东南亚居多;机械、信息技术和生物制药行业企业以获取海外知识为主,其它行业以获取海外市场、资源为主。最后提出促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玉祥 《经济师》2007,(9):295-295
海外石油投资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业务目前正逐步发展,势头喜人。但由于我国海外石油投资业务起步较晚,与西方跨国石油公司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如资金不足、收益过低、机制不灵活、人才短缺等。中国石油企业应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对策,进一步扩大对海外石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石油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到海外去寻找稳定油源,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不仅可保障我国石油供给安全,还可以增强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选择什么样的投资模式对其影响较大,在选择具体投资模式时要考虑其投资模式的特点,影响投资模式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国际化与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金融企业开始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这既是中国金融业融入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又是中国金融企业增强竞争能力的内在要求.本文考察了中国金融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分析了对外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在中国金融企业对外投资动机部分,着重进行了海外混业经营动机和投机冲动分析.降低中国金融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应注重经营管理国际化、关注新兴市场、建立动态的风险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生产、贸易与投资体系加速调整并进入新一轮国际投资规则重构的背景下,我国对外投资也面临新问题和新形势,突出表现为企业如何选择对外投资模式。从当前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看,在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尤其要关注对外投资模式的优化组合。未来的投资应以构建"多层次同时并进"模式为突破口,即不同性质、不同驱动力的投资企业应采取多层次、差异化的海外投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快,中国跨国经营企业也进入了海外投资风险频发期;基于对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威胁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该文提出加强对外投资政治风险的评估、构建我国风险评价体系与预警机制等对策,有效的防范风险,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促进我国对外投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俊然 《经济论坛》1998,(21):14-15
我国从1979年开始就有条件地允许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90年代以来,海外投资出现了迅速增长的势头。目前,我国共建立了6000余家海外企业,分布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总额超过60亿美元。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的海外企业仅占世界跨国公...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文献视角的海外对华投资和中国对外投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地理》2021,41(5):122-133
现阶段,中国双向海外投资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国不再只是全球主要的海外投资目的国(IFDI),还成为了全球重要的对外投资来源国(OFDI)。在此背景之下,文章分别从投资动因,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投资与区域发展等三个研究主题对现有中国双向海外投资的研究进行综述,并着重对比分析三个研究主题下两类不同海外投资——海外对华投资和中国对外投资研究关注点和实证发现的异同。文章主要发现如下:(1)中国对外投资动因不仅具有主流海外投资(海外对华投资)的一般性还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具体体现在中国对外投资并不完全是在优势建立后的海外扩张,更多情况下是获取关键资源以提升国内竞争优势和实现政治战略意图为目的的重要手段。(2)两类海外投资的时空格局都经历了由高度集聚逐渐趋向均衡的过程,但是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却有所差异。相比而言,劳动力等传统区位因子对海外对华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更大,而在中国对外投资区位选择过程中不仅传统区位因子,关系因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3)两类海外投资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机制不同,但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而空间异质性的来源为中国各区域发展基础的差异以及海外投资目的国(来源国)间的国别差异。最后,文章在综述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双向海外投资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贸发会议在《1995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国际直接投资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企业竞争力提高的源泉,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大小与对外投资规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外投资得到不断地发展,据外经贸部统计,截止到1996年6月底我国各类企业经批准在海外投资开办的项目总数已达4933个,中方对外投资额累计达55.4亿美元,海外企业的总资产已近200亿美元。这此海外企业遍布世界134个国家和地IX,涉及许多行业。但是,由于我国政府和企业过去一直把跨国经营的重点放在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世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海外投资这一经济现象呈现出越来越繁荣的趋势——发达国家的海外投资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很多发展中国家也以投资国身份纷纷卷入海外投资,相互投资、多边投资、联合投资等等层出不穷。面对世界经济舞台上如此强大的海外投资热潮,我国应抓住时机,积极利用海外投资形式,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我国的海外企业。 一、海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性 (一)近年来,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全球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加快了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投资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的周期性回落,矿业投资进入寒冬时期。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的成败与其发展历程和投资模式紧密相关。本文研究了中国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的主要模式,并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投资模式的经验与教训。结合世界经济的发展,本文认为一些具备中国特色的矿产资源投资模式将难以为继,而并购将成为下一个矿产资源投资周期的主要投资模式。中国政府有必要加大海外投资的立法保护与支持,中国企业也必须加强海外投资业务能力和国际化管理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8.
赵萍 《时代经贸》2010,(17):24-30
一、我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与特点 1、流通企业海外投资快速增长 2003年以来,我国对海外直接投资增速高达40%以上,2008年全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418.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8.5%。其中,批发和零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65.14亿美元,占当年全部非金融类投资的11.6%,尽管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对外投资额低于2007年,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比较有特征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认知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6年).在改革开放之初,海外直接投资萌芽的10年里,海外投资主体主要集中于那些经济实力强大的国有企业,且这些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及国家战略决策的需求,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多的在学习如何进行海外投资.  相似文献   

20.
根据石油资源的特殊性和石油企业经营的特点,构建了测量石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蛛网模型.分别从海外原油获取方式、石油产品海外经营方式、融资方式、组织机构和海外人员管理五个方面测量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并应用此模型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的国际化程度进行了数量化的结构分析.从而揭示了石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特征以及优势和劣势,为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