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转型是破解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和实现国际价值链攀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区分投入要素的一般均衡模型明确了环境规制对企业投入要素调整的作用与机制,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及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了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水平,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研究城市低碳发展的准自然实验,检验了中国城市低碳发展对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市低碳发展显著增强了制造业企业的投入服务化,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影响尤为显著;(2)城市低碳发展呈现出了较强的环境规制约束力,一方面倒逼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提升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这是城市低碳发展促进制造企业投入服务化转型的重要机制;(3)进一步拓展分析表明城市低碳发展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生产中服务要素投入对其他要素的替代,以及推动了企业出口产品向以服务要素投入依赖为特征的高技术产品转换。本文研究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分析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2000年至2014年跨国行业层面样本数据考察了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对一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推动一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但这种推动作用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与市场主导型相比,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更有利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金融发展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推动作用在中低收入水平的国家中更为明显,在高收入水平的国家中不显著;金融发展仅对一国基于国内服务投入的制造业服务化有推动作用,对基于国外服务投入的制造业服务化有"挤出作用"。政策含义是:为了实现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应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中小银行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秦诗立 《浙江经济》2014,(21):28-29
浙江发展时尚产业与其说是对传统轻工制造业的改造升级,倒不如说是对轻工业服务化的转型跨越;与其说是制造经济,到不如说是引领时尚消费,包容多元文化价值观,并会随社会生活潮流变化而不断创新的服务经济。  相似文献   

4.
如何看待制造业服务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然而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空心化",也警示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战略实施应更加慎重。本文认为,制造业服务化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制造业服务化并不是"去制造业","完全服务化"并不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剂良药,慎防中国制造业未实现"创造"的同时,失去了"制造"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技术的加成下,服务化转型成为当前各国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进而抢占全球价值链(GVC)高端位置的重要方式。文章采用2008~2020年国际投入产出表,从跨国视角考察了服务化转型对一国制造业GVC位置提升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制造业服务化能够有效提高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并显著提升该国制造业在GVC中的位置;机制分析的结果显示,服务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两个渠道促进制造业GVC位置的提升;而相比高技术制造业,在经过服务化的改造加成之后,中低技术水平的制造业更能够显著提升其在GVC中的位置;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来自本国所在区域价值链(RVC)的内部服务投入更有利于促进该国制造业GVC位置的提升。考虑当前GVC的“区块化”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获取外贸竞争制高点,一国更应该通过参与RVC来促进服务化转型对本国制造业GVC位置提升的影响。推动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进而促进其与RVC的深度融合,这是助力中国制造业实现在GVC位置提升的核心关键。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球经济正在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制造业服务化"也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在向制造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通过对业务结构、资源配置、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调整,敏锐地抓住了转型趋势,通过不断创新商业模式,重建产业价值链,为我国企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样本。  相似文献   

7.
制造服务化,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要求。在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服务外包生动体现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刘伟江  吕镯 《南方经济》2018,37(5):1-21
文章使用上市公司2007-2016年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DI合成控制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营改增"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营改增"通过制造业服务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营改增"政策主要通过直接作用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经由制造业服务化来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作用并不存在。文章的研究对"营改增"政策完善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冯洁  陈越 《浙江经济》2014,(18):28-29
在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不可简单地抛弃传统制造业或是传统服务业,而是需要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加大融合力度、增加其附加值,提升其服务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吴婷 《科技和产业》2019,19(11):98-10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广东省制造业发展面临国际国内形势的双重考验。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发展是广东省制造业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制造业企业通过个性、柔性化生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通过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以产品服务为导向,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通过调整组织结构和产业融合,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