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辉 《致富之友》2000,(6):20-20
一、鱼苗池的选择鱼苗池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鱼苗的饲养效果。选择鱼苗池的标准要有利于鱼苗生长、饲养管理和捕捞方便。具体条件如下:1.进排水方便在鱼苗饲养中,根据其生长发育和水质变化情况,需要经常注入新水,保持水位,调节水的肥度,保持良好的水质,增加鱼苗的活动空间。方便的进排水设施,还有利于调节培育池的水温和捕捞鱼苗。2.鱼池形状以长方形最好培育“四大家鱼”及鲤、鲫鱼等鱼池,面积以每口1-3亩最适宜,便于拉网和饲养管理。水深,前期50-70厘米,后期100-120厘米。培育一些名优鱼,如江团、大口鲇、斑点叉尾夏花苗…  相似文献   

2.
<正> 一、夏花培育:将鱼苗(4—5分)养成1寸以上的夏花鱼种。1、选择面积1—5亩的鱼种池,清塘消毒,培肥水质,如养常规家鱼,透明度需在30cm 左右,不能太肥。亩放乌仔5—10万尾。2、鱼苗下塘后前10天主要喂豆浆,每天用黄  相似文献   

3.
<正> 鱼苗饲养是将鱼苗养成1.5—2.5cm 的乌仔养成3.5—5cm 的夏鱼花种的培育过程。从事鱼苗饲养是广大养鱼户发家致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一、鱼苗饲养池的选择鱼苗培育池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背风向阳,光照  相似文献   

4.
<正> 1、团头鲂鱼苗培育放养前有哪些准备工作要做? 答:鱼苗是指鱼的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胚胎发育过程刚孵化出膜的幼嫩个体,也即是所谓的“水花”。培育鱼苗,放养前必须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一、选择适宜的鱼苗池。鱼苗池最好是长方形,东西向,面积以1—3亩为宜,若太大,水质不易掌握且易风浪冲击,对鱼苗生长不利;若太小,水质和水温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变化太快,不易控制,也对鱼苗生长不利。鱼苗池水深最好能够控制,随鱼苗的生长逐渐加深池水,最后能达到1—1.5米。另外鱼苗池还要求进出水方便,利用调节水质;池堤平直整齐,牢固不漏水;池底平坦且有2—3寸深的淤泥利于肥水。  相似文献   

5.
<正> 黄颡鱼疾病少,饲养管理简单,养殖效益较好,深受渔户欢迎。但由于黄颡鱼人工繁殖较难,不易得苗,因此苗种价格较高。现介绍一种利用苗种培育池自繁自育黄颡鱼苗种的方法。 一、苗种培育池的准备 苗种培育池应选择底泥浅15—20cm、保水保肥、水源方便、水质好,面积2-4亩的鱼种池为宜。5月初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杀灭池中野杂鱼类及敌害生物,待毒性消失后,鱼地加水60-80cm,加水时进水口应用60目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苗进入。  相似文献   

6.
一、池塘条件鱼苗培育池面积1000—1500m2,水深1—1.2m,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鱼种培育池面积以2000—3500m2,水深1.5—2m为宜。要求池底平坦,池埂坚固不漏水,水源条件好。进排水口安装过滤和防逃网。二、鱼苗培育清池培水鱼苗下池前30d排干池水,清除池塘杂草和过多淤泥,让池底充分曝晒。放苗前10—15d,保持池水深6—10cm,用生石灰100kg/667m2消毒。放养前5—7d,注水深60—70cm,每667m2水面施发酵好的鸡粪、牛粪、猪粪等有机肥300—400kg、过磷酸钙10kg,以培肥水质,为鱼苗提供丰富的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适口饵料。鱼苗放养选择晴天投放,放养密…  相似文献   

7.
<正> 根据苗种的食性转变,培育苗种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将鱼苗育成3.3cm 左右的夏花。(一)育苗池的条件 面积1—4亩,水深1—1.5m,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冬季干池、日晒夜冻,到鱼苗下池前10天,必须  相似文献   

8.
<正>一、鱼苗鱼种池选择1、面积:鱼苗池1-2亩,鱼种池3-5亩。2、选址与水源:交通便利近水源,注排容易,水质清新,不受工农业废水污染。3、土质与水深:壤土为好,保水性强,鱼  相似文献   

9.
<正> 1、鱼苗放养前的准备发塘池面积一般为1300—2000m~2;水深1.5m左右,排注水方便,水质良好,池周无杂草,每667m~2用125—150kg 生石灰消毒。鱼苗下塘前一星期先注水50cm,每667m~2施发酵人畜粪250—400kg。一星期后水色呈淡黄色或淡油绿色,表示已是轮虫高峰期,这是鱼苗下塘的适口饵料。如因故鱼苗未到,可用1ppm 敌百虫(晶体)全池泼洒,杀死大型浮游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鱼池准备 苗种培育池分别为鱼苗池和鱼种池。鱼苗池为水泥地,面积50—100m~2,水深1m;鱼种池面积200—500m~2,水深1.8m。池壁光滑、平整、不漏水,池底降坡2%左右。成鱼池面积667—4000m~2,水深2m左右,池内设面积0.25—0.4m~2的饵料台5—10个,安装增氧机。要求进排水方便,水源清新无污染,通常用湖泊、水库、溪河等地表水为好。鱼苗、鱼种投放前半  相似文献   

11.
<正> 豆浆饲养鱼苗是我国传统的饲养方法。它的优点是豆浆营养丰富,蛋白质高,能满足鱼苗的营养需要,鱼苗吃不完的豆浆落入水中,水质易肥而肥度稳定,容易掌握,浮游生物数量较多,鱼病和敌害较少,因此,养成的夏花鱼种的体质较强,成活率也高。它的缺点是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大规格鳜鱼种的培育: 1.池塘条件: 养殖鳜鱼的池塘要求选择沙质底,淤泥少,面积2—3亩,水深1.5米以上,排灌方便,水质清淡、不混浊,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新开池要视土质而定,酸性池及池水易混浊的池不适宜饲养鳜鱼。 2.池塘准备和饲料鱼的培育: (1)在4月5日用生石灰清塘,在4月10日前后在池的四角堆放草肥(如池底肥度较好可不施肥),并加注新水0.8—1.0m培育水质,以培育饲料鱼的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13.
一、有机肥饲养法。在鱼苗下塘前4—7天先施基肥,每亩施牛粪或人粪尿300~500公斤,繁殖天然饵类生物,供鱼苗摄食。鱼苗入池后,应根据水质、水温、天气和鱼苗生长决定追肥量,每2~3天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肥100~200公斤。加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鱼池早晨有鱼苗浮头,日出后恢复正常,说明池水肥度适中;若晴天上午8时后仍浮头,说明水质过肥,应停止或减少追肥量;如不浮头而且水色清淡应增加追肥量。  相似文献   

14.
<正> 豆浆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能满足鱼苗的营养需要,可使鱼苗快速育肥。另外,鱼苗吃不完的豆浆落入水中,水质易肥且肥度稳定,容易掌握,浮游生物数量较多,鱼病和敌害较少。因此,用豆浆饲养鱼苗不仅可快速育肥,而且鱼苗的体质较强,成活率也高。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豆浆的制作。磨浆前先将大豆在25℃—35℃的温水中浸泡5—8小时。水温低浸泡时间要长一些,水温高浸泡时间要短一些。磨浆工具一般采用磨粉机或磨浆机。磨浆时要将大豆和水同时加入,一般每1kg大豆用10—  相似文献   

15.
<正> 鱼花经过一段时期的培育,当体长达到2.6—3.3cm时,就称为夏花。由于刚开始鱼花是在高密度下培育的,成为夏花后,随着鱼体长大,活动空间也要求逐渐增大,原池的水质和营养条件亦不能适应鱼体需要。因此,对夏花鱼种需分池饲养和做好出塘准备。否则,不仅生长会变得缓慢,而且会发生鱼病,直接影响到出塘率和成活率。 密养的夏花鱼种,以鱼体长到2.6cm以上时分池饲养最好。分池过早,原来的鱼池水体尚未得到充分利用,鱼苗的鳞片还没有全部长出,鱼体较嫩,起捕时容易粘在网片上,既不便于操作,又容易致鱼苗死亡。分池过迟,则不利鱼苗正常生长,会使鱼苗大小不一。在  相似文献   

16.
<正> 1、团头鲂鱼种池要具备什么条件?准备工作有哪些? 答:团头鲂的鱼种池要求进出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20cm,池埂不漏水,四周设有遮风和阻挡阳光的障碍物,面积比鱼苗池要大些,一般以3—6亩为好,池形以东西长的长方形为好,深度2.5—3米,有效水深2—2.5米。 放苗前首先要清池,可在4月底进行,方法同鱼苗池,注意及时清除蛙、虾等敌害生物及其虫卵。清池后7天左右加水,下底肥,每亩施500—700Kg。新挖鱼种池,肥量可适当增加15%左  相似文献   

17.
鱼种的饲养,即夏花养成1龄鱼种。鱼苗养成夏花后,便进入鱼种生长的旺季,在饲养管理及技术措施上,应抓好下列几个环节:一、改善环境,清塘消毒经过2—3个月培育,池塘一般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底质有机质、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富集,各种病原菌增多,因此,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过的池塘进行培育。在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对原塘进行带水清塘,生石灰用量为每亩池塘水深1m用125—150kg;水源方便的用干法清塘,生石灰用量为每亩60—75kg,按常规方法将水质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入原池。二、严格筛选,分级…  相似文献   

18.
藕田养鱼     
<正> 一、藕田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通风向阳、保水保肥的田块作为养鱼藕田,面积以1—3亩为宜。 二、藕池改造将选好的田块深耕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小水体精养的2种养殖方法 1、水泥池精养法 优点是单位面积产量高,管理方便,容易捕捞,城市和乡村均适宜养殖。缺点是对饵料要求较高,水质管理较严格。 有关养殖技术:水泥池可建于室外、室内或楼顶均可。面积10—100平方米。水深0.8—1米较适宜。不论是新建池还要旧池,投放鱼种前都必须用水浸泡5—10天,洗刷  相似文献   

20.
塑料大棚养殖黄鳝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一年四季连续生产,无土流水养殖可有效地控制疾病,使效益成倍提高。黄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采用塑料大棚,不须专设采暖设备,春、夏、秋棚内都易保持这一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温度也能平均达到20℃。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一、饲养池的建造。1、开放式饲养池。适合在长年有微流水的地方建池。优点是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的经营。缺点是有区域局限性。饲养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每个池的面积为10—20m2,池深为40cm,宽1—2m,池埂宽20—40cm。在池的相对位置设直径3—4cm的进水管、排水管各2个。进水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