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河蟹、青虾、沙塘鳢均为优良的水产养殖品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三者对水质条件、水域生态环境的要求相近,混养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显著提升养殖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 “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养蟹户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已总结出了水草对于河蟹养殖的诸多作用,水草种植技术也日益受到关注。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苦草不是目前最适宜的河蟹养殖专用水草品种。主要原因是:(1)河蟹喜食苦草嫩苗和叶芽,所以苦草极易受河蟹破坏,一般满塘苦草可能会在1—2个星期内完全毁光,这样种植苦草维护蟹池生态环境的初衷便成泡影。(2)  相似文献   

3.
<正> 苦草,又名扁担草、面条草、韭菜草等,是典型的沉水植物。成熟的苦草籽非常细小,呈棒形,黑色或黑褐色,较为饱满,长度2—3毫米,最大直径0.3—0.5毫米。生长季节分蘖速度很快,可在水底形成茂密的“水下森林”,养蟹池塘种植苦草,能为河蟹生长提供足量的优质天然饵料、有效地改善养殖水体,还可  相似文献   

4.
<正>在养殖成蟹水域种植水生植物,一是作为蟹天然优质的植物性饲料,二是为河蟹提供本栖息和蜕壳的隐蔽场所,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减少相互残杀;三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并吸收水体中的有机质,防止水质富营养化,净化水质,改善水体养殖场环境;四是在高温季节,水生植物能起到遮荫降温的作用,有利于河蟹生长。苦草是沉水植物,也是河蟹养殖中不可或缺的水草。  相似文献   

5.
<正>养殖水体是养殖优质大规格河蟹的重要前提。成蟹养殖生产中常用的水草主要有四种:金鱼藻、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这四种水草都是沉水性植物,也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可用于养殖河蟹的水草良种。  相似文献   

6.
正每年的高温季节7-9月份,是鱼类(包括河蟹)的生长期,也是发病高峰期,在这高温期间加强养殖生产管理尤为重要。根据河蟹养殖实际情况,总结管理要点如下:一、调节水质,为河蟹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所谓"养鱼先调水",河蟹养殖也不例外,加强水质调控是养殖河蟹的关键,池水应始终保持"肥、活、嫩、爽",主要调水方法有:1.种草河蟹池塘内种植水草如苦草、伊乐藻等多品种水草搭配方式,这样  相似文献   

7.
<正>池塘虾蟹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就是采用河蟹、青虾、鳜鱼混养,池塘内种植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移植螺蛳,控制放养密度,合理混养,利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等为核心技术的养殖模式。我镇太湖沿岸有1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由质量型向营养型的转变,河蟹、青虾、沙塘鳢越来越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河蟹、青虾、沙塘鳢同塘养殖,能通过三者间的互利作用,充分利用水体中的天然饵料,促进其健康快长,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综合养殖效益。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河蟹湖塘生态养殖技术就是根据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应用生态学原理指导河蟹养殖生产,种植水草(选择水草丰富的湖塘)为河蟹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期间应用生物制剂改善水体环境、增加河蟹抗病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的发生,使养成的商品蟹个体大、无  相似文献   

10.
<正>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这充分说明水草在河蟹养殖中的巨大作用。水草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生态环境,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回捕率,增加了河蟹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具体表现在: 一、河蟹养殖过程中的大量残饵和排泄物,极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草能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可以降低水中氨氮,能起到净化水质增加溶氧,改变水体富营养化的作用;二、水草可为河蟹的生长脱壳提供极好的隐蔽环境。河蟹脱壳时,常常攀爬在水草上,这有助于缩短河蟹蜕壳时间,减少体力消耗,减少敌害侵袭,对河蟹的脱壳起保护作用;三、炎热季节水草给河蟹  相似文献   

11.
<正>蟹池多品种混养,既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又提高了养殖效益。合陈镇征王村养殖户张永安,河蟹养殖面积25亩进行多品种混养,养殖生态环境好,水产品质量高,收获"太湖一号"青虾248kg,河蟹1900kg,鳜鱼125kg,鲢、鳙鱼和其他杂鱼450kg,小龙虾285kg,亩利润3960元。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河蟹具有很强的掘穴能力,尤其在养殖密度较大,水体中隐蔽物少,水温变化较大,饵料不足,敌害多,水质差,田埂松软时,就有较多河蟹打洞穴居,容易造成河蟹打洞穿出稻田逃跑,或者在洞穴内形成个体较小的“懒蟹”。为减少稻田内河蟹打洞穴居的生活习性,就必须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这些条件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3.
河蟹和青虾都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水产品,蟹塘套养青虾可发挥水体资源优势,提高蟹塘综合养殖效益,成为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选择.结合蟹塘套养青虾的一些成功实践,现将蟹塘套养青虾生态养殖技术和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生产上,青虾的规格越大,其价格就越高,养殖的效益也就越显著,因此,在注意提高青虾单产的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青虾的商品率。一、创造适合青虾生长的生态环境。青虾属甲壳动物,有脱壳和互残现象,为提高青虾脱壳成活率,促进青虾生长,提高青虾的商品规格,在养殖水域必须设置水草作为隐蔽物,从而满足青虾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水草丛是青虾栖息、攀附、脱壳、摄食的优良场所,生长着的水草可吸收水中的养分以净化水质;通过光合作用,水草的存在利于增加水域中的溶解氧;高温季节,水草又可为青虾遮荫降温,幼嫩的水草茎叶还是青虾的优质饵料。苦…  相似文献   

15.
<正>利用河蟹养殖池塘混放套养青虾,可以在不影响河蟹规格、产量的情况下,增加效益。蟹池中套放青虾,是近年来成功推广应用的一种特种水产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培育栖息生物,而且也能获得  相似文献   

16.
虾、蟹、鱼生态混养技术是根据青虾、河蟹、鱼等不同养殖种类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生态平衡放养法,以放养适量的青虾、河蟹为主,套养少量的鳜鱼和白鲢等其它品种。利用青虾和白鲢摄食池塘浮游动植物和青虾清除部分河蟹残饵,防止底层水体(包括底泥表层)的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7.
在池塘内进行青虾、河蟹、鳜鱼等种类的合理混养,能充分地利用水体中的天然饵料,提高水体空间的生产效率,发挥养殖品种间的互利作用,促进水产品的生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产品质量,增加池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河蟹混养青虾、鳜鱼,利用河蟹与鳜鱼互不相残且互补的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在基本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获得鱼虾蟹丰收,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荻垛镇科技入户示范户刘小粉,养殖面积60亩,主养河蟹,混养青虾和鳜鱼,实现亩产河蟹95kg、青虾18kg、鳜鱼16kg,亩产值9314元,亩利润5688元。在生产过程中,对河蟹实行科学管养,注重把先进科  相似文献   

19.
<正>种植水草养殖河蟹可节本增效,经济效益显著。河蟹是杂食动物,自然界中的苦草、轮叶黑藻、细金鱼草、浮萍、水花生嫩芽和伊乐藻等水草是河蟹喜食的饵料;嫩青草、黑麦草、小米草、苏丹草及禾苗嫩叶等陆生草也是河蟹的食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河蟹、青虾、鳜鱼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大规格河蟹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青虾由于天然产量的减少,人工养殖产量又不高,始终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因此大力发展河蟹、青虾人工养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