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池塘养殖青虾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养殖模式,一是池塘主养青虾,在池塘中适量 混养夏花鱼种,可亩产青虾75kg,亩效益在 2000元左右;二是成鱼池混养青虾,亩产 500kg的成鱼池混养适量青虾在基本不增加 饲料的情况下,可产青虾15kg左右,亩效益约 600元;三是鱼种池混养青虾,在亩产300kg的 鱼种池中,可产青虾25kg左右,亩效益约1000 元左右。  相似文献   

2.
利用现有蟹池水体混养青虾和鱼并获高产高效一直是水产养殖和研究者共同探讨的问题。几年来我们采取”塘中塘”培育蟹苗保护水草,合理投放虾、蟹、鱼苗种,种草、投螺蛳等生态养殖法,获得亩产商品虾(规格在5cm以上)50kg、商品河蟹75kg、鱼30kg.比单一养殖亩产增收600元以上。现在根据我们养殖操作技术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此模式采取放养异育银鲫、鲢鱼、鳙鱼夏花,青虾苗和Ⅴ期幼蟹,发挥鱼、虾、蟹幼体阶段生长快的优势,达到当年放养,当年上市的目的。优点是投入少、风险小、产量适中、效益较高。一般亩产成鱼150kg以上,青虾10kg以上,河蟹25kg以上,亩效益1000元左右。 一、池塘条件和放养前的准备 1、池塘条件。所谓大水面是指利用低洼荒地或低产农田,在四周挖沟筑堆,进行“提水”养殖的水面,每匡面积50—1000亩。要求沟深1.2m,宽8m,沟的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15%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 青虾是目前特种水产养殖业中具有很大发展优势的养殖品种,现已在里下河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养殖,其养殖模式主要为虾与鱼、虾与蟹或虾与鱼蟹混养,这种养殖模式可在原单一养鱼、蟹的基础上多产商品虾几十千克、亩增效益几百元。为了让养殖户在青虾养殖生产上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我县2000年承担实施省水产三项工程——推广5万亩池塘混养青虾项目,经抽测核产获得平均亩产鱼310kg、蟹18.9kg、虾20.5kg,亩增养虾收入630元的好收成,并结合周边市县养殖青虾的经验,现将“青虾与鱼、蟹混养技术”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此模式是先养殖一茬罗氏沼虾,然后利用空闲池塘,增养一茬青虾的养殖生产方式,生产技术水平是:亩产罗氏沼虾100kg-150kg,青虾30kg-50kg,亩年效益为3000元-4500元。  相似文献   

6.
<正> 此模式是利用稻田的光、水、肥、饵等自然资源条件,进行科学的种养,第一年培育蟹种,第二年养殖成蟹,两年为一个养殖周期,每亩稻田可收获稻谷700kg—1000kg,收获蟹种8000—12000只,收获成蟹30kg-50kg,每年每亩稻田可获纯效益5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7.
<正>蟹池多品种高效养殖技术是指将河蟹养殖、水草种植、投螺施肥、蟹虾鱼混养等技术进行科学组合,根据河蟹、青虾、鳜鱼、鲢鳙鱼等生长习性,进行合理套养的一种创新模式,其主要技术原理是利用冬季养殖空闲时段,进行下一个养殖周期的准备,元旦前后将虾种放入池内养殖,到3月初将蟹种放在暂养"特区"内进行强化培育,待池中水草长好后,再将蟹种放入大池内,实行蟹、虾混养,5-6月份放养鲢鳙鱼种及鳜鱼夏花,实现蟹虾鱼多品种同池共养。一般每亩可收获河蟹75kg、青虾50kg、鲢鳙鱼150kg、鳜鱼15kg,可收益4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 一、稻田主养青虾 该模式主要利用稻田水域的优越条件,以养商品虾为主,一般亩产商品虾可达20-40千克。其田间工程建设及水域环境条件应按主养青虾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 二、稻田鱼、蟹、虾混养模式 这种混养模式可以鱼为主养对象,也可以蟹为主养对象,青虾作为搭养品种。因而田间工程建设及水体环境条件的布置,均按主养对象要求进行,对青虾出池的单产水平不作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青虾又名河虾,学名日本沼虾。青虾养殖具有投资少,养殖周期短、效益高等优点。近年来,国内市场上常规鱼、河蟹等多种水产品价格下跌,而青虾价格一直保持稳定。青虾生长快,养殖3-4个月可达到5cm以上的规格,对养殖技术要求不高。养殖所需的苗种可捕捞天然水域的苗种或自繁苗种。一般养殖模式均可混养青虾,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不增加养殖成本的前提下,可亩产青虾5-20kg,亩增加效益3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县1999年实施的省5万亩“池塘混养青虾技术”推广项目,经测产获得平均亩产鱼310.3kg、蟹18.9kg、虾20.5kg,亩效益1372.1元的好收成。我们初步摸索和掌握的池塘混养青虾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 1、优质大规格商品蟹精养模式 采取种草、投螺,改善生态环境,投放优质蟹种,投喂天然优质饵料为主、健康养殖等技术,主攻蟹的规格(只重200克左右)和品质。亩产量30kg左右。 2、优质青虾主(混)养模式 由混养向单养转变;由投放抱卵亲虾向投放虾苗转变;由单茬养殖向双茬养殖与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  相似文献   

12.
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低洼稻田的产出,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我市在沿江过船镇利用低产稻田,通过四周挖围沟进行稻田提水养殖,采用种草投螺等行之有效的生态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稻田养殖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子。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管理,获得了良好的效果,40亩蟹、虾、鳜混养共产成蟹1450.8kg,青虾720kg,鳜鱼175kg,花白鲢4275kg,实现渔业总产值159064.4元,获纯利101953.6元,平均亩纯利2548.84元,投入产出比1:2.79。具体放养、收获、效益情况见附表。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稻田提水养殖田间工程与准备。选…  相似文献   

13.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1976年由日本引入我国。近几年来,广东、福建、江苏等省广泛开展稻田养殖罗氏沼虾,使养殖业和种植业科学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稻田水、土、光、热等资源。养殖方式,有的采取单养;有的采取鱼、虾混养,或鱼、虾、蟹混养;有的在早稻后养虾,均获得了高产高效。1995年江苏省邳州市在连片的510亩稻田中养殖罗氏沼虾,每亩平均放养虾苗6000尾,经4个月饲养,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4.
<正> 虾蟹可以混养,但模式必须讲究。模式得当,混养青虾所产生的效益可与养蟹平分秋色。模式不当,则事与愿违,得不偿失。通过多年探索实践,我们认为可采用“虾——蟹——虾”或“蟹——虾”两种模式,而不宜采用虾蟹同期混养模式。 一、“虾——蟹——虾”模式。在第一年冬初投放大规格虾苗,养至次年五月,出售后再主养螃蟹到十月螃蟹收获后再主养青虾。具体做法是:1、新开的塘口和冬季不需干塘的蟹塘,可在十月底亩投2—3cm的大规格虾苗5—10kg,一般养至次年五月,亩可收获青虾20—30kg,亩创效益1000元左右。此间的关  相似文献   

15.
<正> 蟹池混养青虾是提高养蟹效益的一项措施。据试验,蟹池混养青虾后,一亩产成蟹45公斤左右的蟹池,可产青虾12—15公斤,增加效益400元以上。 蟹池混养青虾,需把好四个环节: 一是放养大规格的青虾苗。最好在上年秋繁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苗,规格要求在  相似文献   

16.
<正>芜湖镜湖区方村街道一河蟹养殖户,通过多年的不断摸索,不断学习,养殖技术日益成熟。2018年在面积为36亩的河蟹池塘里,按"河蟹混养+生态"技术模式进行养殖,即低密度投放大规格幼蟹,主养河蟹套养鱼、青虾,养殖总产量及经济效益喜人。现将其养殖新技术模式详细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养殖条件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为长方形,东西向,池塘面积共36亩,分为4个塘口。面积3~10亩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我县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太湖1号”青虾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在九龙口大闸蟹有限公司建成千亩连片河套养青虾示范区1个,面积为1260亩,开展青虾和河蟹混养,取得了亩产大规格河蟹75kg、青虾26kg,亩效益超过4000元,现将养殖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兴化市大邹镇芦家坝村养殖户况正乐,塘口面积37亩,养殖模式为河蟹混养鳜鱼、青虾,2020年亩产河蟹90kg、鳜鱼7kg、青虾8kg,亩产值9878元,亩平利润5929元。主要技术要点如下:一、清塘消毒1月13日亩用25kg漂白粉全池泼洒进行全塘清塘,10天后放养少量鱼苗试水,药性完全消失后排水,清除塘底的淤泥,进行晒塘。  相似文献   

19.
一、合理套养,提高水面复养指数。一是养鳜鱼、甲鱼、黄颡鱼等名优水产品种;二套养草鱼、鲫鱼、鲢鱼等鱼类的夏花鱼种,决第二年养殖所需要的大规格鱼种,一般亩套养体长3—5cm的夏花鱼种1000—500尾,每亩可增产鱼种30—50kg;三是鱼、等养殖水面套养青虾,一般每亩水面可投体长1—2cm的虾苗1万尾左右,可收获成5—10kg,增效150元左右;四是南美白对虾殖水面套养河蟹或实行双茬鱼虾轮养(第茬养南美白对虾、第二茬养青虾或常规鱼);培育蟹种的稻田或池塘可套养青虾等。二、轮捕上市,做好产品的适时销售工。轮捕水产养殖品种并适时上市是提高养经济效…  相似文献   

20.
利用河蟹、青虾和鳜鱼的养殖环境基本相似的习性,近年来,笔者在江苏省金坛市尧塘镇岸头村尹国民蟹池内开展了河蟹套养青虾、鳜鱼技术,并取得较好效益。养殖面积21亩,2008年亩产河蟹116kg,平均规格175g;亩产青虾120kg、鳜鱼124kg,实现净产值17.58万元,平均亩效益8370元。现将养殖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