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黄鳝池中搭养少量泥鳅有五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消除废气、增加溶氧。泥鳅在水中上下窜动,能将池底有害废气带上水表层逸散于空气中,减少毒害作用,同时增加了上下水层的垂直水流动,使下层水溶氧量也得  相似文献   

2.
<正>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鳅属,它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国内养殖泥鳅的苗种,均是由天然捕捞采集而来,优劣不等,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解决泥鳅苗种的问题,本文将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保健价值。近年来,泥鳅的国际贸易和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增,价格不断上涨,人工养殖也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苗种供应是我国目前泥鳅人工养殖的最大瓶颈,开展泥鳅苗种繁育是广大养殖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实践和探索,将泥鳅苗种土池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一、赤皮病 赤皮病又叫皮瘟、擦皮瘟此病常发生于春末夏初,大多是因泥鳅的皮肤在捕捞或运输时受伤,细菌侵入皮肤所引起的鳅体表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尢其腹部和两侧最明显,呈块状治疗方法:①每平方米水面用0.2—0.4克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也可用挂篓方法治  相似文献   

5.
<正>开展的泥鳅人工繁育技术。该技术无需建设孵化设施,无需培育泥鳅亲本,繁育的苗种可直接投入到稻田中进行养殖,无需长距离运输,苗种成活率高。它与苗种场的泥鳅人工繁育相比具有投入少、易操作、成活率高等特点。同时,按每亩稻田产100kg成品鳅计算,需投鳅苗20kg,需成本1000元,在实施稻田泥鳅  相似文献   

6.
泥鳅的运输     
<正> 一、常用的运输方法 运输泥鳅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干法运输 干法运输时间,最好选在早春和晚秋,采用光滑的集装箱,并在箱内放入蓬松的湿淋淋的水草,把泥鳅均匀撒放在水草中间。然后将几个箱子叠放在一起,绑结实,即可起运。运输时泥鳅不要堆得太厚,以利于泥鳅用肠呼吸。运输时间一般不要超过3小时。如果时间稍长,中途要适当淋水,保持泥鳅体表的湿润。  相似文献   

7.
秋生 《农家之友》2004,(5):39-39
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现将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介绍如下。场地选择养殖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水源充足,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正常。池塘建造 1、泥鳅苗种池与商品泥鳅养殖池水采用同一规格。面积50~100平方米,池塘四周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100厘米,池塘挖成后应把池  相似文献   

8.
<正>历时六年,江苏省赣榆县渔业技术指导站和省级良种繁育场赣榆县荣祥淡水良种育苗厂,日前成功攻克孵化繁育泥鳅幼苗到养殖池塘因呼吸转化而存活率低的这一世界性难题,从而为泥鳅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不竭苗种,有效破解了泥鳅养殖长期使用天然苗种的发展"瓶颈"。新繁育的泥鳅幼苗在转移到池塘养殖过程中,会因呼吸转化方面的问题而导致泥鳅幼苗存活率低。如何解决泥鳅养殖中这一世界性难题?早在2006年秋,赣榆县渔业技  相似文献   

9.
<正>历时6年,江苏省赣榆县渔业技术指导站和省级良种繁育场赣榆县荣祥淡水良种育苗场,日前成功攻克孵化繁育泥鳅幼苗到养殖池塘因呼吸转化而存活率低的这一世界性难题,从而为泥鳅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不竭苗种,有效破解了泥鳅养殖长期使用天然苗种的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0.
<正>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容易繁殖和饲养,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大,所以在农村发展泥鳅养殖是生产致富的重要门路之一。1.泥鳅苗种的来源目前泥鳅的苗种不象青、草、鲢、鳙等由  相似文献   

11.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适宜各类人群食用,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笔者于2020年在辽宁省灯塔市柳条寨镇大观音阁村黄家来鱼塘试验养殖,实施的是泥鳅苗种培育、成鳅养殖于一体模式,通过一年的精心饲养获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2.
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物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供不应求,进行泥鳅工厂化育苗,可有效地满足泥鳅规模化养殖的苗种供给。  相似文献   

13.
<正>一、湖北省泥鳅产业化现状(一)湖北省泥鳅繁养殖技术发展现状湖北省在2000年就有人开始从事泥鳅的零星养殖,由于当时泥鳅人工繁殖苗种技术不过关,没有人繁泥鳅苗种供应市场,养殖户主要是捕捞天然的泥鳅苗种养殖。同时,对泥鳅的食性研究不彻底,甚至还有误区,认为泥鳅是杂食性偏植物食性(而我们研究的结果是泥鳅属杂食性偏动物食性),  相似文献   

14.
泥鳅是一种既能够自然生长,也可以由人工养殖的经济鱼类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且在我国多地都可以养殖。在泥鳅的养殖过程中,苗种是影响泥鳅养殖规模的重要因素。从我国当前对泥鳅养殖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捕捞野生苗种和人工繁殖苗种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泥鳅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居高不下的利运回报催生了泥鳅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泥鳅的人工养殖产业中,养殖成功者很多,但失败者也不少,个中缘由多种多样,但苗种成活率太低是个不争的事实。本人从事泥鳅养殖多年,一直都在探索学习泥鳅的繁育养殖技术,除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外还走访了大量的养殖户和水产科研机构,个人觉得泥鳅苗种成  相似文献   

16.
骏杰 《致富之友》2001,(4):28-28,22
泥鳅苗种来源有二:一是在市场上购买无伤而且活跃的泥鳅;二是在池塘、稻田、湖泊中捕捉。泥鳅亲鱼要求体型端正,体质健壮,无伤无病,体色正常,体长15—20厘米,体重30—50克。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泥鳅价格坚挺,养殖者日益增多。苗种来源一是人工繁殖苗种,二是野生苗种。人工繁殖苗种成活率高,增重快;野生苗种成活率相对较低,增重较慢。如掌握了人工培育泥鳅苗种的技术,就可以大大降低购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为满足泥鳅养殖业发展的苗种供应,2011年3月下旬至7月中旬,笔者在湖南沅江市阳罗洲镇瓦岗湖渔村主持开展了泥鳅苗种全人工繁育技术试验,取得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塘亲鳅培育池2口,每池  相似文献   

19.
<正> 泥鳅营养价值很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容易被吸收利用,深受城乡消费者喜爱。泥鳅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不但具有补血益气、壮阳利尿的功用,还能治丹毒、腮腺炎、小儿盗汗、痔疮、胆囊炎、跌打损伤、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目前,河塘、沟渠等野生泥鳅不多,市场供不应求,人工饲养投资少,产量高,收益大,是一条致富门路。 一、苗种的繁育 泥鳅为雌雄异体。成熟的泥鳅,雌性肚大腹圆,胸鳍较短,前端圆滑,呈扇形;雄性  相似文献   

20.
<正>7月7日早晨,200万尾泥鳅寸片苗种,从嘉鱼县潘家湾镇复兴洲村泥鳅繁育基地打包装运,远赴湖南澧县安家落户。这是该县首次对外输送泥鳅苗种,也是水产养殖户杜显和经过两年时间的摸索,首次攻克泥鳅"寸片死"难关,取得鳅苗繁育成功的标志。基地负责人杜显和介绍经验时说:"泥鳅‘寸片死’不是发生在鳅苗体长3cm左右,而是发生在体长1cm左右,此时鳅苗体色正处于由黑色转为黄色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