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经济持续低迷.本文试图从制度构建的两种类型--强制性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与有效需求能力培养之关系这一角度,分析我国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指出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构建更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机制的形成,也即更有利于有效需求能力的增长.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必经之路。农村居民作为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其消费需求增加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本文立足于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实际,从经济、制度、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自1997年以来,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虽然中央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但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目前,占全国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仍然不足。本从目前我国国内的需求状况入手,分析了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关键,也是带动经济增长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一、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二战以后,西方经济从恢复战前水平到高速发展一度十分繁荣。经济学家和政府首脑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抱着十分乐观的态度,认为经济高速增长是一个国家取得经济成就的标志。于是,在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各国采取了一些措施保持社会总需求的旺盛,刺激  相似文献   

5.
王阳 《农业经济》2012,(9):127-128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是一国经济的四个组成部分。我国经济长期得益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的增长,而从以后的发展趋势来看,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将越来越多的依赖于消费的增长。因此,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特别是促进占全国总人口60%、10亿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张,将是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均衡运行的需要。本文在对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行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统计年鉴的数据,综合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行为及特征,并对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经济从总体上告别短缺经济时代,走向买方市场以后,尤其是在近几年现实购买力和有效需求不足,为了扩大内需,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发展来看,我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9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对农村市场依赖性日益增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成为启动经济的根本出路。一、当前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1、农村居民消费不足,消费潜力大。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  相似文献   

7.
2008年7月以来,中央提出对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双转向",明确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也相应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到"灵活审慎",同时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当前我国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财政政策角度提出了促进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内需求(简称内需)包括国内消费需求和国内投资需求两大部分。从需求角度分析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增长因素,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最终消费是我国GDP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我国经济增长仍以内需拉动为主。扩大内需不是我国减轻亚洲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权宜之计,而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期方针。但是,去年下半年国家启动内需,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来,对推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虽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内需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仍然存在,启动内需的效果不尽如人意。1998年,我国总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  相似文献   

10.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分配是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辅之政策工具实现,政策性质很强。除此之外,有效的保障房政策会促进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平稳增长,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有效解决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本文在综述保障性住房建设国家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主要政策和经济效应时,通过比较各国保障房政策实施效果,从我国自身出发,探讨现阶段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我国保障房政策及其经济效应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1998年以后,政府开始有意地运用国债政策作为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县,这是我国国债政策的一个质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本质原因就在于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告别了以短缺为特征的供给约束型经济。今后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在过去供给约  相似文献   

12.
消费需求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我国现阶段的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且增长缓慢,因此扩张消费,把经济增长的主要支点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需求领域是以后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消费需求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我国现阶段的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且增长缓慢,因此扩张消费,把经济增长的主要支点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需求领域是以后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当前 ,我国已进入加快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显得尤为重要。而此期间 ,国内需求的持续低迷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国内需求的低迷主要是在农村市场 ,各种试图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措施均告失效 ,农民购买力的低下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门坎”。农民增收成为农村和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 ,也是解决国内需求不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举措。如何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并从制度上保证其不断呈良性发展趋势 ?从农业生产经营的宏观背景来看 ,我国已从…  相似文献   

15.
消费需求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我国现阶段的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且增长缓慢.因此扩张消费,把经济增长的主要支点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需求领域是以后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是促进径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的有效途经。一、充分认识质量管理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实现经济增长8%和物价上升水平低于3%。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确定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为M_2增长16-18%,M_0增长14%。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领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生产过剩,产品供过于求。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于现实的购买力不足的过剩,也就是说有效需求相对不足。于是,增加货币供给,扩张有效需求从而缩小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之间的缺口是实现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关键所在,也是保证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内需不足,核心障碍在于居民消费需求疲软。自1998年以来,我国一直主要依靠大规模投资和扩大出口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二者都不具有可持续性。2005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几年来高速增长的投资开始减速甚至负增长。为何?因为消费不足,投资转化为生产能力后使得供过于求更加严重,最终消费品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节节下滑,投资缺乏盈利前景。而随着投资的调整,生产资料市场的价格也开始下落,整个国内市场出现衰退迹象。内需的不足使得中国经济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这些年进出口总额和外贸依存度屡创新高,大大超出…  相似文献   

19.
一、1999年上海物价指数趋势分析1998年全年上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0(从上半年价格水平为100,下同),价格总水平与上半年持平,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5.1,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下降4.9%,物价上涨幅度,跌至1984年从来的最低点。但是,促进市场物价回升和抑制物价上升的两重因素也同时并存。1998年下半年,国家出台的多项拉动经济的政策,可望在1999年开始在物价上有所体现。1999年,国家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优化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国内需求、整顿金融秩序、改善农村经济环境等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全社会投资将增长20%左右。这些措施的…  相似文献   

20.
供销合作社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真行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澄清五种摸糊认识,树立五个新观念。一、五种模糊认识一是"轻而易举"论。有的同志认为,供销社改革搞了十几年,无非是县以上联社从政府行政机构序列中退出来,恢复"三性"、"五个突破",吸收农民社员代表参加理事会等等。现在要深化改靠,也没什么新内容。上边怎么布置就怎么干,贯彻落实《决定》没有什么难办的。二是"完全依赖"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了,中央又专门为供销社改革作出《决定》,说明国家对供销社非常重视,今后供销社的外部环境会大为改变。似乎无需强化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