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杨正华 《广告大观》2014,(3):109-109
不知道广告为何变成这样一个产业,谁提起都没有精神。三十年前,我进入广告公司。当时也是误打误撞,连广告公司内部分为业务邮和创意部都一无所知。投了简历就参加了一连串的面试和考试,不能算是莫名其妙,但是今天的我还是不确定为何会顺利进入公司,而且还进入创意部。  相似文献   

2.
许海丽 《商场现代化》2006,(32):211-212
在职场上,很多求职者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在应聘时“包装”自己,营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而忽略了应聘前的准备工作,盲目地跑现场、投简历,结果往往不能如愿,甚至屡应屡败。求职应聘,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3.
汤冰 《中国拍卖》2014,(11):72-73
随着拍卖会上拍卖师潇洒将他手上的小槌落下.一个拍卖标的成交了.拍卖台上台下掌声雷动.这就是常人眼中的常见的拍卖会场景.台上挥斥方道的拍卖师自然就是满场的焦点。而我.也是这些让旁人艳羡不已的拍卖师群体中的一员。结缘拍卖 笨鸟先飞 说起如何进入拍卖行业实是一个无意之举。2002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我,也和众多毕业生一样到处拿着简历和各种各样的证书满世界的投简历,跑面试.但是冥冥之中好像有一股力量让我始终对所找的单位不太满意,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桂林第一家私立的拍卖公司招聘启事,于是从来不知拍卖为何物的我鬼使神差向这家小小公司投了简历。  相似文献   

4.
王汪 《商业时代》2005,(31):68-69
任何用人单位都希望找到优秀的人才, 然而当通过招聘、简历筛选、初试、复试,录用后往往发现找到的人并不理想。这是什么原因呢?一般面试就是问几个常识性问题,然后就凭感觉了。现实是,审犯人式的面试随处可见。没有经验的或那些责任心一般的面试官,只是把面试当成程序化地问几个问题,应聘者机  相似文献   

5.
第六章为了外贸漂泊手握报检员和单证员两个证书,加上将近半年的货代工作经验,我向很多外贸公司和外贸工厂投了简历,还经常主动打电话过去自我推销,可是人家都说不需要,有些公司还在裁员。  相似文献   

6.
让简历飞     
简历中的点睛之笔要如何创造?主动出击吧!和全国大多数招聘经理一样,几年前的我常常需要面对成堆的简历。其中一次招聘初级质检技术人员,收到的简历堆起来有一英尺高。快速浏览简历时,我发现一个名为乔的申请者,他的简历在几秒钟的时间里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是事实,你的简历通常只有几秒钟的机会)。乔以前  相似文献   

7.
《商界》2007,(3)
记得当年在欧洲工作的时候,我先前的美国老板对我说:“嗨!伙计!做销售,你得学会跟踪。”为进一步说明问题,老板举了一个生动的实例:有个人看到我们的招聘广告,在应聘截止最后一天,他投来了简历(最后一天投简历的目的是使他的简历能放在一堆应  相似文献   

8.
刘小兵有两难。一难回答他是什么地方的人。祖籍山东,生于朝鲜,长于湖南,又移民加拿大的刘小兵,也不知道该说自己是哪里的人。二难填他的简历。曾经下过乡,当过营业员,上过大学,当过医生,作过干部,下海经过商,曾供职于IBM、加拿大北电网络等大公司,担任过加拿大奥卡公司总裁,如今又担任双汇集团信息化“私人医生”的他,往往无法写清自己的简历……  相似文献   

9.
《创业家》2010,(4):18-19
我是一个从知名跨国企业出来的职业经理人,前期和几个朋友共同投了一笔钱做一个电子商务公司,但做电子商务需要大量的宣传投入,光靠我们自己投入的钱不够。因此我们在创业之前就已经谈好了一笔投资,想不到在网站上线前夕  相似文献   

10.
柯实 《创业家》2014,(7):17-17
正何伯权现场问,"在场的有几个人公司人员少于3个?"场下只有1个人举手,"有没有2个人的",一个举手的都没有。"我们公司就2.5个人,一个总经理,一个秘书,我算半个,只有一半时间在公司。"何伯权说,他比较幸运,10多年投了15个企业,大部分都是从刚有概念时就开始投了,80%~90%的公司在连名字都没有时就投了,其中3个已在美国上市。"7天酒店从创立到上市,用了5年,诺亚资本5年多一点,爱康国宾,不到9年。当然,这15个里还有3个黄  相似文献   

11.
干掉猎头     
正15个月,1.5亿美元。拉勾网的高估值,首先源自人的尊严。现在,一个互联网从业者换工作,从投简历到最后拿到offer入职,平均需要多久时间?"32天左右",拉勾网董事长许单单笃定地回答。他口中的数据来源于拉勾网今年5月对500名求职者的调查所得。拉勾网是一家上线于2013年5月,专注于互联网行业的垂直招聘网站,如今用户数超过100万,简历投递量超过300万人次,服务了2万家互联网公司,发布12万个有效职位,每天有5000人在上面找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不会化妆的她成了化妆高手2005年,姚丽军从桂林某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和几个同学一起来到东莞找工作。姚丽军带着简历参加了许多招聘会,也获得过面试机会,但没有一家单位最后聘用她。一起来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惟独她还在四处投简历。她弄不明白,自己的成绩和能力并不比这些同学差,为何偏偏只有自己找不到工作呢?她向几个找到工作的小姐妹取经。她们在支支吾吾了半天之后对她说:我说了,你可别不高兴。我认为你找工作总是过不了面试关。可能是负责招聘的人对你的形象不满意。你去面试时.头发总是乱糟糟的,衣服又不合身,整个人看起来没有半点精神,这样去面试,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怎么会好呢?  相似文献   

13.
《致富天地》2010,(4):42-42
说到烧鸡,当然要数河南道口特产的烧鸡了。道口镇大大小小的烧鸡店有几十家,几乎家家都是一派热销的景象。道口烧鸡为何这么吸引人,难道是养殖的鸡有什么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14.
15.
在参加人才交流会之前,有必要做一番调查,清楚都有哪些公司参加,对你有意的公司更要留意。当了解到自己中意的公司的发展历史、经营范围、规模之后,就可做到有的放矢。 考虑要周全,可依照不同公司及不同的职业特点和技能要求准备几份内容不同的简历,扩大择业范围,备不时之需。 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在人才市场上一定要呈现自己最佳的一面,衣着得体,行事干练,保持  相似文献   

16.
市场采风     
《光彩》2006,(4)
个性化印刷悄然兴起个性化印刷是指在印刷过程中,所印刷的图像或文字可以按预先设定好的内容及格式不断变化,从而使第一张到最后一张印刷品都具有不同的图像或文字,每张印刷品都可以针对其特定的发放对象设计并印刷。目前,个性化印刷是国外按需印刷领域增长最快的个性化印刷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品种繁多,如公司年度报告、CI设计手册、产品促销宣传单,大饭店的菜单、桌卡,交通车证、通行证、防盗车牌、贺卡、胸牌、请柬、直邮广告单等,就连一些商品的包装也纷纷贴上个性化的标签。上述印品有的只印一份,多的也就是几十份、几百份,所以也有人…  相似文献   

17.
<正> 张小姐和杨小姐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学的都是英语专业,学习成绩都很突出,二人同时应聘一家独赍公司的高级秘书职位。人事经理看了简历之后,难以取舍。于是通知两人面试.考官让她们分别做一个自我介绍。张小姐说:"我叫张某某,今年22岁,刚从某大学毕业,所学专业是英语,浙江人。父母均是高级工程师。我爱好音乐和旅游。我性格开朗,做事一丝不苟。很希望到贯公司工作。"杨小姐介绍说:"我叫杨某某,关于我的情况简历上都介绍得比较详细了。在这我强调两点:我的英语口语不错,曾利用假期在旅行社做过导游,带过欧美团。再者,我的文笔较好。曾在报纸上发表  相似文献   

18.
受单位委派,我去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工作。刚到几天,恰巧赶这家公司招聘技术人员,我有幸和厂方的技术人员去了一趟招聘会现场,也目睹了他们招聘员工的经过。在招聘方的展台上,摆放着一个投递简历的箱子。凡是给箱子中投递过简历的人士,招聘方都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名片,上面有这家企业的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工作人员随即告诉对方,让应聘者明天就可以去上班了。  相似文献   

19.
2007年7月,24岁的杨国坤从山东潍坊学院毕业。毕业之初,他与其他同学一样,忙着到处投简历、找工作,盼望着有单位或企业录用自己。在几次招聘面试和就业考试失败后,坚信"天无绝人之路"的杨国坤毅然下定决心回乡创业。于是,杨国坤回到了云南省富源县十八连山镇新风村,在这个美丽的彝族山寨,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20.
过去十几年的经历让我发现,越成功越成为你的绊脚石,因为大家对你的期望越来越高。一旦成功,外部压力增加,大家会说,你怎么投了那种公司?而其实现在非常强的公司,刚开始都名不见经传。价值发现:如何做好投资决策做投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投前发现价值,一种是投后帮公司做得更好,或者说帮公司打造成一个独角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