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都龙矿区多年的地质资料收集和分析,根据成矿规律和一些成矿有利地质条件;应用现代成矿理论,结合矿床成因与控矿条件,以及成矿预测和找矿标志;在各类典型矿床重点解剖的基础上,通过成矿区矿点检查评价,进行区域地质找矿前景分析,结合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提出下一步找矿方向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图拉尔根铜镍矿在找矿潜力分析这一模块中,通过物探异常(电法、磁法、地震)等手段分析出异常点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并结合物探异常特征,初步确定矿区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地区地处东西向的古亚洲成矿域和北东向的滨太平洋成矿域的重叠部位,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成矿区带。最近几年在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的示踪下,陆续发现了拜仁达坝-维拉斯托超大型银铅锌矿床、龙头山大型银铅锌矿床,为提高找矿效率,本论文以拜仁达坝、龙头山、白音诺尔三个典型矿床建立矿床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模式,从而进行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1):105-108
文章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勐腊县南坡铜矿床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通过对矿床铜矿石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测定,并对矿区矿/岩石地球物理特征及激电中梯进行分析,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发现:1矿石与围岩主量元素基本一致,微量元素(除Ba、Zr、Hf)则于矿体中呈现不同程度富集,稀土元素表现为负Eu异常-δCe无明显异常-轻稀土富集型,均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源自围岩地层,外来热液流体改造作用微弱,与矿化/体严格受地层控制的地质事实吻合;2土壤地球化学元素中,Ag、As、Pb相对富集,Ag与Cu套合性最高,与矿床成因关系密切;3硫化铜矿石显示高极化、中电阻率特征,与围岩低极化率特征差异显著;4根据物化探异常的分布位置及展布形态,结合矿区地质实际,确定综1异常及综2异常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圈定矿区北延为找矿前景区。  相似文献   

5.
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三江成矿带重要的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早石炭世火山喷流沉积成矿与喜山期隐伏花岗斑岩侵位成矿的叠加区,具有多因复成和同位成矿的特征。通过对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研究,分析认为地层、构造、岩浆岩对矿床的形成起到了不同的控制作用。矿区东侧上云山背斜一带,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和老厂矿区及其相似,具有较好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6.
2009年地质勘查工作会上明确指出,必须加强深部找矿工作,以应用深部矿床成矿与找矿理论的突破和先进找矿方法技术为基础,努力实现深部找矿重大突破。近年来我院在大明山钨矿区南段那汉沟、北西段甘高一带开展了多项地质普查工作,在深部的斑岩体内及附近发现了多条合钨、铜石英矿脉。文章结合大明山钨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岩浆岩构造地质特征,对比癍岩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认为大明山矿区外围那汉沟和甘高矿段的铜矿与燕山晚期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具有成因联系,表现出斑岩型铜矿的特征。有利的地质条件及找矿信息显示本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新一轮的找矿工作,运用新的找矿方法,可望在本区找到大中型隐伏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7.
叶茂芳 《科技与企业》2013,(17):138-139
柘荣英山地区是福建省重要的银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之一,位于晚侏罗世闽东火山喷发亚带的北东段,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的分析,推断矿床成因;矿体受北西西向断裂和裂隙控制富集成矿,为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银矿床。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现有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尤其是近年来对钼矿和金矿的找矿评价,对甘肃北秦岭温泉-利桥成矿远景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认为本区成矿条件良好,多金属矿(床)点及异常成群成带分布,具有巨大的找矿前景,有望成为北秦岭成矿(区)带的重要资源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铁炉亭矿区地层、区域构造、成矿特征的介绍,阐述该区铅锌矿找矿的思路,总结出区内的找矿标志及成矿类型,并分析该区矿床的成因,对其它铅锌矿区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矿区位于黔北台隆之六盘水断陷与遵义断拱两个三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矿体主要产于石炭系、二叠系白云岩及灰岩中,矿体的主出严格受断层控制,矿区内主要控矿构造为F1和F2。文章分析了猫猫厂—榨子厂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认为铅锌成矿的潜力大,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前景好。  相似文献   

11.
个旧戈贾铅锌多金属矿位于青、藏、滇、缅超巨型反"S"型构造体系,川滇南北构造和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西缘地区的交接地带。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工作,认为该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如下地质特征:该矿床的矿体多赋存于中三叠统法郎组的层间破碎带中,矿体一般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仙人洞断裂是该矿区主要的控矿断裂,层间破碎带是该矿区的容矿构造,"断层加互层","断层扎根"也是矿化富集的场所;花岗岩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该矿床属由岩浆热液充填及接触交代作用所形成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区内围岩蚀变强烈,是找矿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六够金矿床位于广西“山”字形构造东翼外侧桂东褶皱带的西部,矿体主要赋存在褶皱轴部的断裂中,爱断裂带控制,属于热液型金矿。文章对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辉 《价值工程》2014,(25):305-308
云南省永胜县阿拉山铜金异常区属盐源-丽江中生代陆块边缘坳陷中部,是扬子地台西部的边缘坳陷区。成矿阶段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火山气液成矿阶段,后期沿构造带发生渗流热卤水循环阶段。该区矿床属于火山沉积——热液型矿床。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成矿条件较好,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阿尔金地区牛鼻子梁铜镍矿特征及其发现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金成矿带南缘的牛鼻子梁地区首次发现硫化物铜镍矿床,矿体赋存于加里东晚期超基性岩脉底部接触带。初步分析矿床成因为熔离贯入改造型,并有后期热液叠加。铜镍矿(化)主要与基性-超基性杂岩体有关。目前牛鼻子梁地区已发现Cu-Ni矿化超基性杂岩体5处。以牛鼻子梁铜镍矿的发现为依据,加强阿尔金和柴达木周缘地区找矿工作投入和成矿条件、成矿规律的研究,对阿尔金山和柴达木周缘地区广布的基性-超基性岩体群中寻找硫化物铜镍矿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岭秋喝银多金属矿位于鄂拉山中段,是青海省铜、铅、锌、锡、金、银矿的重点规划区之一。长期以来,矿区仅进行金矿的普查工作,工作思路单一、局限性大,虽发现了多处金异常区,但没有实质的突破。通过对区内的以往资料的综合研究分析,结合邻区(索拉沟银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模式,进行了综合找矿,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从目前的矿体规模看,均为小矿体,因此能否在已有矿体的周围找到新类型矿床(就矿找矿),在浅成热液矿床或矿化蚀变的深部取得找矿的重大突破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并对该区的成矿前景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6.
于江 《价值工程》2014,(14):305-307
老挝南永铜矿位于云南三江成矿带南延部分,区域上是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区。文章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老挝南永铜矿床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通过对矿区地质背景、地质特征、矿石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矿床成因,总结了其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罗昌魁 《价值工程》2012,31(15):10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是一类具有富铁氧化物和贫硫化物矿石的热液型铜或铜-金多金属矿床。因其庞大的经济和理论研讨价值得到矿业界和学术界的注重。  相似文献   

18.
云南丽江玉龙黎明铜多金属矿床处于三江构造带之石鼓褶皱系,地层简单,构造发育地带。主要是热液型脉状铜矿和第三系断陷盆地浅色砂岩中的沉积-改造型铜银矿(化)。  相似文献   

19.
陈耀远  周贵斌 《价值工程》2012,31(19):305-306
桦树坡铜矿床为一层控式矽卡岩型铜矿床,经光薄片鉴定及电子探针分析,该矿床主要矿物种类不多,而微量矿物种类较多,主要矿物有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自然元素为金—银系列矿物及自然铋等。对该铜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重点查明了伴生金银的赋存状态及工艺性质。为伴生金银回收确定合理选矿工艺流程及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瑞 《价值工程》2013,(35):322-323
海南省儋州市走兵岭多金属矿,是受北东和北北西向两组断裂控制的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区Au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为该矿床或同类矿床的找矿提供一定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