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窗·趣事     
《发展》2013,(9):67-67
有一位老婆婆她有一张慢车票,有一天她去坐车,她把那一张慢车票给了司机,司机说:“老婆婆,对不起。你这一张票是慢车票,我这一台车是快车,要快车票才能坐,你这一张票是慢车票,请你去坐慢车。”老婆婆说:“那你开慢一点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2.
财经幽默     
张雁丽 《新财经》2000,(4):64-64
你知道吗?长距离的旅行也好,几分钟的出门也好,出门旅行之前,任谁都得先给自己找个理由:我要出差搞业务、我在给家里办事儿呢、我出去休假旅游了、我要去陶冶情操,这些都是出门旅行的理由,但是在出门旅行的所有理由中,还有一个最好最好的理由,那就是,旅行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借口。旅行有一个好处,但是谁都不愿意提起:不想见的人,不想干的活儿,你可以一走了之;  相似文献   

3.
多年前,笔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时,有一位同学给我的留言是:“你是我惟一不认为是河南人的人”,算是给我的最高评语。如果说给我的同乡听,肯定让他们心寒。从此以后的一段时间,每当别人再问起我中国式问题“你是哪的人?”,我要么就说具体出生地“郑州人”。要么就说我的户口所在地“上海人”,要么就说我的定居地“北京人”,  相似文献   

4.
趣事     
《发展》2013,(9):67
有一位老婆婆她有一张慢车票,有一天她去坐车,她把那一张慢车票给了司机,司机说:"老婆婆,对不起。你这一张票是慢车票,我这一台车是快车,要快车票才能坐,你这一张票是慢车票,请你去坐慢车。"老婆婆说:"那你开慢一点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5.
张寒 《中国西部》2009,(9):120-121
有人说,假如想从香港找一位可以演话剧《茶馆》的演员,那么这个人就是黄秋生。纵观香港影坛,黄秋生绝对算得上是异类:他曾顶着“烂片之王”头衔几十年如一日,却在今天的香港商业大片中扛起了“实力派”大旗。“他是那种你只要给他一个上档次的剧本,他就能做到征服人心的鬼才。”正如黄秋生所说的:人生真的和电影一样!  相似文献   

6.
张者 《今日重庆》2006,(1):104-105
其实,喜欢重庆是说不出什么理由的。喜欢就是喜欢,应该很尽情很尽性。喜欢上了,缺点也就成了优点,缺陷就成了风格,比方,一个男人粗野,你可以说这是粗犷,一个人女人风骚,你可以说这是风情。如今,我要把这无法捉摸的“喜欢”,用理性的方式总结出来,这有点吃力不讨好,可是,谁让我喜欢呢。  相似文献   

7.
悠幽斋     
《广西经济》2010,(6):60-60
太发赶着坐火车,他刚一进站。火车就开动了。他连跑带喊让停车,火车就是不理他,而且越开越快,气得他跺脚发誓:“好吧,咱明天再算账!” 第二天,他提前买好票,早早坐在候车室里,检票了,他第一个排队进了站,可就是不上车。眼看火车慢慢地开走了,他才举着手里的车票,抽了火车一眼说:“哼!昨天你轻轻闪了我—下,我今天可美美闪你一下,看你以后还敢吗?”  相似文献   

8.
如果某一天,一个人突然“咣咣”敲你房门,告诉你:借我点钱让我渡过难关,不然世界就会崩溃了。要多少?全世界70亿人都算上,每人先给我1283块。此时此刻,你会怎么想?  相似文献   

9.
春运抢票     
《中国经济快讯》2013,(4):14-15
有人将春运比作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春节运动会”,搞笑中带着心酸。春节临近,网上各种买票攻略、抢票神器“粉墨登场”。传工信部通知要求停用抢票插件,虽被工信部否认,但仍在微博引起争议。不少人认为根本原因是12306网站自身问题,也有网友认为抢票软件的确有失公平。眼看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就放长假了,你买到票了吗?关于抢票软件,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10.
《老区建设》2010,(19):63-63
A 试试就试试 老赵新买了辆小轿车,找在交警队工作的朋友小张想上个好车牌,笫二天小张就把车牌给带来了,沈“看85144怎么样,意思就是碰我你试试,保证没人敢碰你的车!”老赵很高兴。没想到下午车就让人给撞了。老赵生气地问小张:“你不是说没人敢撞我的车吗?”小张一看,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09,(2):2-2
春运当前,“一票难求”的票都去了哪里?真正买不上票的、彻夜在火车站排队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普通老百姓。在春运期间,票源骤然紧张可以理解,但“黄牛”的泛滥却让人愤慨。  相似文献   

12.
“二板我不太知道,我只知道它肯定是要圈钱的。”   “我们的股市给人的感觉就是编一个故事,把钱圈走就完了。”   “我肯定要进入二板市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新事物总是要尝试的。”  相似文献   

13.
《宁波通讯》2009,(5):68-68
有一只猫头鹰正在忙于收拾家当准备搬家。它的邻居看到了问它:“你要往哪里去?”猫头鹰说:“我要搬到东边的树林去。”邻居又问:“在这里住得很好,为什么要搬家呢?”猫头鹰回答说:“你真的有所不知!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歌声,说我唱得太难听,所以我必须搬家。”邻居说道:“其实你不用搬家,只要改变唱歌的声音便可以了。如果你不改变唱歌的声音,就算你搬到东边的树林去,那里的人一样会讨厌你的。”  相似文献   

14.
声音     
《西部论丛》2006,(12):13-13
“我是一个不幸的孩子,我觉得自己支持不下去了……”;“上世纪80年代,我和邓小平共进午餐,邓小平问我,简道尔,你到中国来到底想实现什么样的目的?我看着他说,我的目的就是让中国人以后不再喝茶,而改喝百事可乐。”;表面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往往好攻破,只要你敢做。在年轻人的创业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不计后果”的创新手段,就是因为这个“敢”字。;那个时候,我们有很大目标,我们要超过首信。我们要把公司做上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以前,大家都穷,但再穷的人都能跨进大学校门;现在经济发展了,却有许多孩子被“钱”挡在校门外,这是怎么回事? 陈小玮陕西师范大学82级 我上大学时,只交一些课本费,那时候书价就1元多钱,一学期恐怕也就10多元钱吧。 家里每月给我10元钱,买点生活日用品什么的。师范院校最大的好处是,每月发19元钱的饭、菜票,女生一个月还吃不完。假期,饭、菜票就改发现金,尤其是暑假,两个月有时能到手近40元钱(我妈月工资的一多半),有一种发财的感觉。前两年搬家,整理旧书时,发现上大学期间买了不少的书,哲学、文学、经济学…  相似文献   

16.
赌命的梁山     
真相如果能大白于面前,“挨一刀”和“以死相搏”都是极端的选择。 当一个人被误解了,他会不停地说,我“跳到黄河洗不清”,这仅是无奈的抱怨。当一个人被逼急了,他要是绝望地说,你不信我“死给你看”,这是以死作为底限的抗争。连死的心都有了,还怕什么?“开胸验肺”,最坏的结果不就是手术失败,死在手术台上吗?  相似文献   

17.
言论     
《西部人》2003,(2)
消极地勾引人。——巴黎一项针对卖淫的提案中的说法。“消极地勾引人”可以理解为穿超短裙在街边闲逛。提案说此类行为应处以相当于5000英镑的罚款和6个月监禁。今天你遛你的男友了吗?——据说是北京一商场的广告。10元一张。——汝阳县小店村一个有经济问题、且受到党纪处分的人换届选举中当选村长。据了解,选举开始前,王某四处活动,给群众送烟、送洗衣粉和糖果,并许诺:投我一张票,另送人民币10元。造厕所比造“神州四号”还难?——郑州一街区商户如此质问。惟一一座公共厕所被改掉了,两旁上百家商户的如厕就成了大问题,于是,…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仙逝的数学大师陈省身说过:“一般中国人觉得我们不如外国人,所以我要把这个心理给改过来.”杨振宁先生认为,他一生最大的贡献也许不是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帮助中国人改变一个看法,就是“中国人不如外国人”的看法。对此我深有同感。有记者问过我:“你在从事激光照排研制过程中最大的苦恼是什么?”我立刻回答说:“最大的苦恼是大多数人不相信中国的系统能超过外国产品,不相信淘汰铅字的历史变革能由中国人独立完成。”1980年前,对于我们跨越式发展的独特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信不信由你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不知何时起,如今这句话渐渐成为少男少女们嘴上和心里的“时尚”。无论是否有人认同,时尚永远都是时尚。如果一个人能甘于一会儿寂寞,如果一上人愿意多想,就会发现时尚其实就是社会的一种向往,社会永远是年轻的,也始终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向往。如果我的工作能给你带来快乐,那么我也会因此而感到快乐,  相似文献   

20.
黄苇町 《开放潮》2003,(1):53-53
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雷日科夫曾引用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当掌握权力仅意味着你要承担起保障公众利益和满足公众要求的重大责任,使你总在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和担心犯错误时,这样的权力对掌权者就是一种负担,一般人也不会来和你争;相反,当权力主要意味着能给个人带来好处而社会责任却处于次要地位时,那么权力的真正意义也就丧失了,一些人就会趋之若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