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伟 《东北之窗》2010,(24):15-17
一个月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在“2010亚洲经济合作论坛”上明确指出.中国要想成为强国,必须有三高: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  相似文献   

2.
高薪与养廉:一个简单的模型和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官员工资水平与腐败程度之间的关联是怎样的?效率工资模型以“官员期望收益最大化”假设为基础,得出:腐败与政府官员工资水平负相关,提高政府部门工资可以减少腐败,但工资策略对腐败的影响程度会随腐败金额的提高而降低,即抑制“巨额”腐败需要工资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本文在效率工资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考虑“非经济因素”的公平工资模型,得出:要控制腐败,就工资这个决策变量而言,只要使它等于“公平收入”就行了,额外的工资激励收效甚微。本文最后部分通过对35个国家相关数据的经验研究证明:“高薪”对抑制腐败并没有显著的作用,与其他因素相比它对政府清廉程度的影响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3.
余丰慧 《科学决策》2007,(10):30-30
面对物价上涨和居民收入之间的矛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表示,物价的上涨不能超过收入的上涨,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改善民生,每一年的工资调节,它要看住价格,价格上涨3%的话,工资应该涨5%。  相似文献   

4.
《中国报道》2015,(4):63
货车司机陈清,固定工资起步5000元,常感觉工作太辛苦、收入不稳定。外企员工张墨,月收入10000元左右,每月都觉得钱不够花。公务员赵克月,收入4000元出头,一直觉得挣得太少,正考虑下海。如今,无论农民工、白领还是公务员,各行各业都在吐槽自己收入低。为什么会这样?专家称,造成这一现象,除了房价高企、物价总体水平高带来的压力外,社保制度不够健全和医疗、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重要原因。房价和收入比就不用说了,不断上涨的物价也让工薪族"压力山大",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经济学中,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很难同时实现的,几乎所有的经典模式都假定,经济增长会导致工资提高;工资提高会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率上升。著名的“菲利浦斯曲线”断定,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问存在着一种反向相关关系:即失业率较低.通  相似文献   

6.
人民网和中国工会新闻网日前推出“中国职工十大期待”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个备选“期待”中,“实现协商涨工资,工资年年涨,要赶超过物价增长”拔得头筹,83%参与投票的网友都选择了这个选项。  相似文献   

7.
李鹏 《改革与开放》2008,(12):35-36
在刚刚结束的由人民网、中国工会新闻网联合开展的“中国职工十大期待”调查中.20个备选“期待”中,“实现协商涨工资.工资年年涨.要赶超过物价增长”拔得头筹.83%参与投票的网友都选择了这个选项。由此可见,老百姓当前对工资增长问题极度关心,这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我国目前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没有真正反映职工的贡献,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相比还有差距,离老百姓的心理预期还有一定距离。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的问题成为了当前工资分配领域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8.
当前,工资、物价问题成了公众关注和议论的热点。工资、物价既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又影响经济效率的高低,因而,热点的背后,实质是效率与公平的协调问题。传统体制下对效率与公平的协调,采取的目标模式是“速度至上,收入均等”。它虽然强调工业化,但实际上并未重视效率,而仅仅是一味求“快”,“高速度”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为代价的;它也注意消除人民生活的绝对贫困,但由于自觉不自觉偏好于追求收入均等,其代价是效率的严重损害,且不能消除不公平现象。这一模式必须陷入“低效率——低生活水平——平均分配——低效率和不公平并存”的“死胡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分析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现行的结构工资制存在的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基础工资与物价脱节,没有建立起正常的晋级增资制度,客观上强化了“官本位”,“平台”更加高筑,职务等级标准设置不合理等,提出进一步完善结构工资制的对策:基础工资与物价挂钩,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特别是非晋职增资制度,强化机构设置,控制领导职数,提高工龄津贴标准,提高基础工资标准、增设级别档次等。  相似文献   

10.
动态     
上海公务员将实行“阳光工资”上海市日前下发《加强市级机关工资外收入分配管理的意见》,将从7月1日起执行,从而拉开了上海市今年六大工作之一的实行公务员“阳光工资”的帷幕。上海此项做法的基本原则:一是显性化,将各单位工资外收入由分散发放变为集中发放,实行行政单位预缴资金专户管理,使各单位工资外收入从“隐性”到“显性”。二是合理限高,对工资外收入水平较高的单位予以严格控制,逐步缩小各单位工资外收入的差距。三是有效激励,机关工资外收入作为工资的一部分,要与公务员德、能、勤、绩的考核情况紧密结合,真正发挥有效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战后,除个别时期外,日本的工资上升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基本上相适应,因此工资对物价上涨没有产生推动作用。本文先介绍战后日本的工资及物价关系的变化过程。然后对各国的收入政策加以评价,最后对我国当前的工资政策提出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曾璐 《科学决策》2007,(3):29-30
“你挣多少钱?”这样的直白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很难问出口。但在网络上,众多网友却把“晒工资”变成一种流行。“正厅级父亲与儿子的工资比较”、“硕士毕业6年被老婆骂的工资条”“国有大型电信公司中层的工资条”……这些噱头十足的标题在网上检索就能搜到,搜狐网站还特意为此设立了“全国各行业工资大全”的专题。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村级组织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但由此也使部分以农业税附加和机动的承包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级组织经费减少,不但难以保证村级公益事业支出,个别村庄甚至拖欠村干部工资,陷入“无钱办事”和“无人办事”的困境。长此下去,将影响到农村基层政权运转,影响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最终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继201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以90岁刷新了该奖项的高龄纪录后,今年,90岁的吴良镛和92岁的谢家麟获奖,分别追平和打破这一纪录。“我年轻时要出成绩,急需钱急需环境的时候没人给我,等我后来成了名要钱有钱,有用吗?”  相似文献   

15.
冀文海 《发展》2003,(4):31-31
薪金,作为工薪阶层的基本收入,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今年“两会”上,关于薪金的话题成为争议热点。公务员该不该加薪在国务院公布今年7月将对我国公务员加薪的计划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公务员涨工资一定要慎之又慎!”白恩培认为,给公务员加薪来提高公务员工作积极性以避免“跳槽”和拉动消费,这两个目的都难以达到。因为,“在东部地区,涨几十元工资对公务员没有多大吸引力,想跳槽的还会跳槽;而在西部地区,即使不加工资,人们还是拼命往公务员队伍里挤”。而拉动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6.
启发 《中国报道》2008,(4):50-51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王洪军日前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说:“作为老百姓,我的确感觉到每天都不敢出门了,一百块钱还没买到什么呢,就已经都花掉了。我希望我们国家能够出台一些法规或者政策限制物价上涨。如果再涨下去,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他说:“现在油价也在涨,就像你说的,工人阶层受到的影响很大。老百姓的收入是有限的,但是物价涨得非常快。”  相似文献   

17.
资讯链接     
再给公务员加薪:我举双手反对!对于理论界提出的为国家公务员提工资以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经济学家戴园晨说:“我举双手反对。”他认为,在目前中国就业不充分以及农村收入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少为公务员加工资,省出来的钱用于农村的义务教育,既解决了农民的负担,又可以拉动消费需求。目前我们国家面临很多问题,而且已经为公务员加过两次工资,即使第三次提高工资,拉动的消费需求也不会很大。而且加了工资以后很难再减下去。如果这样每年1000亿地加下去可能会给将来的宏观调控造成困难。(摘自《国际金融报》)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工人工资和物价的关系就像“蛤蟆跳”的游戏,一个小孩躬下身子,第二个小孩从他身上跳过去,工资和价格就这样连续上涨。  相似文献   

19.
声音     
《上海国资》2011,(3):14-14
工人工资和物价的关系就像“蛤蟆跳”的游戏,一个小孩躬下身子,第二个小孩从他身上跳过去,工资和价格就这样连续上涨。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发展》2011,(4):13-14
工人工资和物价的关系就像“蛤蟆跳”的游戏,一个小孩躬下身子。第二个小孩从他身上跳过去,工资和价格就这样连续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