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借条、欠条和收条区别大案例:某公司老板王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同乡李先生借款1万元,为李先生出具条据一张,写明:"收条今收到李先生1万元",事后,李先生要求王某还款。但王某辩称,自己曾借给李先生1万元,后借据丢失,因此还款时其向李先生出具了该收条,李先生吃了个哑巴亏。  相似文献   

2.
hái还是huán“还”字值万元【案例】当事人张某和高某既是邻居又是同事。2004年,张某向高某借了14000元钱,2006年7月,张某归还高某部分欠款后向高某打了借条。在借条上,张某写道:“张某借高某人民币14000元,今还欠款4000元。”可是张某一直未再还款。高某便一纸诉状将张某告  相似文献   

3.
张某和高某两人关系不错。三年前,张某因经营问题向高某借款1.4万元,并打了欠条。去年7月,高某因孩子上大学急需用钱要求张某返还借款。张某答应先还一部分,其余在国庆节前还清。为避免以后出现纠纷,张某重新给高某写了一张欠条:张某借高某人民币14000元,今还(hai)欠款4000元。由于资金短缺,张某没有如期还款,反而躲着高某不见。高某便将张某告到了法院,诉称张某尚欠其余款一万元,要求返还。不得其解的张某接到起诉书带着欠高某4000元,高某怎么会要求他返还一万元呢?司法人员看完欠条后发现上面存在重大歧义。“今还欠款4000元”的“还”既…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生活中 ,亲朋好友、同事邻居间免不了相互借钱 ,发生债权债务关系。欠债还钱 ,理当如此。但是 ,由于一些人的法律意识不强 ,经济手段不严 ,借据手续不规范 ,出现了好心不得好报或有理打不赢官司的现象。下面几个案例或许会对读者有所警示。案例一刘某与宋某邻居多年 ,又是同学 ,关系颇好。一日宋某因生意上资金一时难以周转 ,向刘某借款8000元。刘毫不迟疑地将款借给宋某 ,宋自是千恩万谢 ,并说要打一张欠条。刘豪爽地说 :“写啥条 ,我还能信不过你?”时隔不久 ,两家因生活琐事 ,反目成仇 ,刘多次向宋追索借款 ,毫无结果。一怒之…  相似文献   

5.
荣花是一个农村妇女,8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后,她承包了村里的一片荒地,种植各种树苗卖钱。几年来,渐渐地积攒了2万多元钱。2002年3月,邻村的养猪专业户张某夫妇找荣花借钱,说他们家现在缺钱买猪料,并按1分支付利息。于是荣花就借给他俩15000元,当时张某给荣花打了借条,并签了名。荣花让他妻子王某也签上名.可王某却说:“我绝对不赖帐,这是我俩借的,不用签名了。”2003年8月,荣花女儿上高中急需  相似文献   

6.
农民王某认为种田挣不了钱没意思,便放弃家中农田,外出做生意,但由于信息掌握不准,经营无方,生意亏本。而他的邻居张某,苦守田园,在科学种田、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发展稻田养蟹20亩,走立体养殖的路子,年收入5万多元。王某着到张某靠种田发了财,想起自己走过的弯路,心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村张某与王某是邻居,关系向来就不和睦。前不久张某为村民代收电费至王家时,王出言不逊,双方发生了争吵,王手执雨伞将张某的额头击破,张流了不少血。张回家后越想越气,第二天便到法院打起了官司,要求王赔偿医疗费、营养费等共计1200元。可是在法庭上,王拒不承认事实,说张某纯属诬赖,受伤是自己故意向墙上撞击造成的,以此为由拒绝赔偿。法庭传事发时唯一在场的第三人——张的妻子出  相似文献   

8.
欠薪基金     
卢连庆不是不懂用法律的方式保护自己。他说自己曾带着欠条的复印件找过法院,但得到的回答是“拖欠工资的事,你先去找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工作人员回答得干脆明了。这是一段很耐人寻味的对话: ——“找过他们,没用。” ——“那你写起诉书吧。” ——“你无权代表他人,只能以你个人的名义向法院起诉。”工作人员将卢连庆的诉状退了回来(写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去年9月,我们村的刘某在自己家里聚众赌博,本村农民王某得知自己的儿子在参赌,就去找儿子,并当场指责刘某让他的儿子学坏。刘某破口大骂并打了王某一个耳光,王某说要去报派出所,这时一名赌徒拿起砖头说,如去报告就打死你,刘某也趁机拦腰抱住王某。王某为了防卫,就将刘某的手指咬了一口,刘某才松了手。事后刘某的手指因伤后感染被截去,刘某要求王某赔偿医疗费。请问,王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他该不该赔偿医疗费?(读者:张建国)张建国同志:正当防卫是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人,采用直接反击的方式,以制止其不法侵害的行为,保护被侵…  相似文献   

10.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职员名叫阿基勃特。他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石油大王、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大感惊讶地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一定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相似文献   

11.
张、王两人是一对生意伙伴。张某曾向王某提供一万瓶啤酒,因当时王某资金紧张,向张某立下“欠啤酒壹万瓶”的欠条一张。 几个月后,啤酒价每瓶上涨5角。因王某一直未还贷款,张多次追索无果,便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被告王某归还啤酒款1.7万元,同时支付贷款利息。法院接案审理中,发现原告与被告就啤酒价格说法不一:原告主张应按现价每瓶1.7元支付这一万瓶啤酒款,计人民币1.7万元外加银行利息。若当时付清,则可按当时价付款为1.2万元;被告则辩诉:当时购价为每瓶1.2元,超过这个价他是不会付款的。双方各执一理,争执不下。所能提供作证的凭证又有三个毛病:①未注明价格、价款;②未注明还款期限;③未约定违约责任和利息。法庭只得依据双方陈述一致的价格,以每瓶  相似文献   

12.
一个科学家跟一个诗人同乘一辆火车,两人互相都不认识,因此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说话。后来科学家忍不住了,就对诗人说:“你要不要玩个游戏?”诗人看了看科学家,没有答腔。科学家有点沮丧,继续问道:“要不要玩个游戏———我问你问题,如果你答不出来,你给我5元;你问我一个问题,我如果答不出来就给你5元,怎样?”诗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游戏中不太可能赢科学家,于是婉拒了。科学家还是不死心,继续问:“这样子好了,你问我,我答不出来给你50元,这样可以了吧?”诗人虽然不太想玩,但是又抗拒不了金钱的诱惑,自认至少还有一点基本知识,应该还不至于输得太…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顾问》2020,(5):41-41
案例简介2013年7月,王某借给张某夫妇200万元,张某夫妇出具了借条.后王某以张某夫妇未能还款为由,向如东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借款本息.诉讼中,张某夫妇提供与王某签订的《租赁经营还款合同》一份,陈述多年以来二人将登记在自己名下的某宾馆租给王某,该宾馆的经营收益已经足以抵销借款及利息.但王某则辩称,该合同处理的是双方之间的一笔400万元债务,与本案无关.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碰到相互借钱的时候,借据是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但借据有时也会暗藏“杀机”,如果一不留神中了花招就后悔莫及。现列举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四种情况,提醒大家要多加小心。“模糊型”借据有的借款人在借据上标明“与他人合伙关系结算后归还借款”、“买方支付  相似文献   

15.
"二晕"理财     
“二晕”家住山东省昌乐县朱汉镇的龙山村,真名叫高全德,别看人家“嘴上没毛”,可做起事来,却像自己那五短身材一样,透着紧气、麻利,说起话来,犹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准把你侃晕。由于行二,于是乎,“二晕”的绰号就这么顺理成章地“加冕”了。“二晕”是个急性子,急得像炮仗,一点就响。幸亏干会计这么多年,都知道他这个驴脾气,很少有人招惹,否则,一定让你下不来台,因此,在财务上想钻空子的人都打消了念头,稳固的“后方”,让村支书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有一次,杨书记把一个推销文具的“哑巴”领到他跟前,偷偷说:“我顶不住了,快。换你吧。”那…  相似文献   

16.
积压的爱     
女人失业了。丈夫说:“你就在家里呆着吧,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上哪儿就上哪儿,赚钱的事儿你就不用操心了。”女人知道,就算不失业,那二百块钱工资也只够自己买一件衣服或一瓶香水,家里的开销,全是丈夫收入,有丈夫的收入,工作不工作对家里没多大影响。但女人就是呆不住,吃大锅饭吃惯了,重新去找份工作帮人家打工,苦一点累一点倒无所谓,就是受不了那份气。于是和丈夫商量,想自己开一个服  相似文献   

17.
《农民科技培训》2007,(4):19-19,18
案例:徐某是一个村民小组长。去年9月,村民王某告诉他说鲁某家可能着火了。徐某和王某赶到了鲁某家门口.在门外就可闻到浓重的焦糊味儿,门缝儿有烟气冒出。徐某和王某用力敲门也没有应答,遂断定房内没有人。徐某急切地说:“快找工具把门撬开!”王某迅速拿来大锤和铁钎子.他俩把铁门撬开进屋一看.原来是炉灶上烧的盖严锅盖的绿豆汤沸出引起的烟气和焦糊味儿。徐某刚关闭炉灶。鲁某就回来了.徐某向她说明了原委,她却抱怨说自己只是出去买袋盐.很快就回来了。  相似文献   

18.
《阿Q正传》的读者一定还记得,阿Q的头皮上有几处癞疮疤,所以他忌讳人家说“癞”,说“光”,说“亮”,后来,连“灯”、“烛”都忌讳了。谁一犯讳,木讷的,他就骂,气力小的,他就打。然而不知怎的,吃亏的总还是他自己。于是他变换了方针,不动口,不动手,改为怒目而视。阿Q动口、动手或发怒,是因为他受到了“语言暴力”。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碰到向人借钱或借钱给别人的时候,借据是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但借据有时也会暗藏“杀机”,如果一不留神中了花招就后悔莫及。现列举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四种情况,提醒大家要多加小心。“模糊型”借据有的借款人在借据上标明“与他人合伙关系结算后归还借款  相似文献   

20.
悠悠算盘情     
小时候的我,总喜欢趴在桌子上,看爷爷一手翻着一张张纸条,一手拨动算盘珠子,忽而往下,忽而往上,铿锵而有力。此时,我总傻呵呵地问:“爷,那是什么呀?”爷爷也总是笑着摸摸我的头说:“孩子,那是算盘,算账用的。”年幼的我根本就不懂得“算账”,但我还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因此,我常趁爷爷不在时,拿出那把已经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