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珅 《商》2014,(7):278-278
本文论述了在扬琴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意训练学生演奏中的左右手的平衡协调,而且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技巧和音乐修养,注重技巧与修养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时尚新主张     
电影十日谈杀手欧阳盆栽导演:李丰博主演:萧敬腾/林辰唏/马念先/纳豆/黄立成/曾志伟上映日期:2012-01-06(中国大陆)看点:《杀手欧阳盆栽》以杀手、爱情、喜剧为主要元素,除了吸引音乐天王萧敬腾加盟,更有实习派演员曾志伟倾情出演。特别是曾志伟在影片中的演绎的"骗神"给影片增加了两点,为观众带来期待中的精彩情节与笑点。  相似文献   

3.
张铁成 《北方经贸》2011,(4):174-175
在铜管重奏的学习、排练以及演奏表演中,演奏状态与表演状态是影响铜管重奏学习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首先从铜管重奏中的气息、音色、音准以及重奏中的配合来讲述演奏状态在铜管重奏中的重要性,然后通过铜管重奏演奏中的音乐表演与舞台表演来表现表演状态在铜管重奏中起的重要作用,最后通过演奏状态与表演状态的结合与统一,使铜管重奏的演奏与表演更加具有活力与表现力,从而获得最佳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威 《中国市场》2010,(18):144-145
本文通过对艺术加工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粗略分析,谈谈如何建立正确的演奏状态,使音乐能够完美地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5.
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对朝鲜半岛的信仰带来了巨大影响。在韩国,佛教音乐是韩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因演奏场所不同,分为在寺庙演奏的佛教音乐和在民间演奏的佛教音乐。民间佛教音乐的传播大多以"乡歌"的形式出现。这种形式将佛教深奥的教理,表以歌谣的形式,传布给众生。  相似文献   

6.
张宇 《品牌》2014,(10)
单簧管是现代管弦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单簧管的起源于17世纪末,相对于其他木管乐器而言,单簧管的音色明亮,在演奏中,起到了和声的承上启下作痛,同时,由因着其非凡的表现力,所以在旋律的演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受到了各国作曲家的喜爱,单簧管传入我国已达宝年之久,在单簧管乐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国人的喜爱,所以,根据此大背景,在本文中,笔者对单簧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音乐意象处于音乐艺术的核心地位,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它靠人的心灵去感悟和体味。在扬琴演奏中,心有意象,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寓神于形。本文旨在通过感悟领略作品意象,表现乐曲情感,从而达到传神的境界,对扬琴演奏艺术之韵做出解读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二胡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之一.在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下,二胡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民族性的音乐语言,这些音乐语言无不体现了其本民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征.而中国二胡音乐作品作为我国民族器乐曲的重要代表,其中的特色音乐语言,也是我国本民族长期的农业社会下松散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的汉语言、"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及"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产物,本文重点研究从二胡演奏的节奏、节拍中所体现的民族性特征.其目的在于强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民族音乐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杜炜  张理 《华商》2008,(11)
爵士音乐自20世纪20年代产生以来,经过不断的演变,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一种风靡全球的舞曲音乐,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接受和喜爱。本文试图从爵士乐的曲式、即兴演奏、摇摆感等方面去分析爵士音乐的形态特征,以对爵士乐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王中山先生创作的古筝曲《夜深沉》将古筝中的中国韵和西方的音乐元素进行巧妙的结合,使得这一作品既不失古筝所应具有的中国的民族性,又结合西方的音乐文化元素兼得世界性。本文通过对这一作品的演奏技法、音乐韵味、音乐的创新性等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演奏艺术水平,首先要提高主课专业教学质量,制定出主科学生各阶段应有的艺术和技术水平的标准、改革陈旧的考试制度、开设钢琴演奏教学法,要高度重视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教学;其次钢琴教学要与世界接轨,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同一作品有多种解释可能性,但又不能失去作品本身应有的风格,要追求音乐的完整性,提高钢琴演奏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12.
李梦婷 《中国市场》2012,(22):112-113
优美的音色是音乐表演者必须持续不断追求的目标。只有演奏出优美的音色才能打动听众,实现音乐感人肺腑之功能。几乎所有音乐都可以通过钢琴丰富的音色表现出来,而音色的变化又使音乐的表现更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范围。良好的钢琴音色是表演者演奏技巧的具体体现。如何表现和改变钢琴演奏的音色,就成为演奏者着重研究的问题和始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钢琴演奏是我们传递音乐,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而作为一个好的演奏者他不仅要有扎实的钢琴技能技巧,也要有良好的音乐心理素质并把曲子有感情的弹奏出来,展示给听众达到音乐交流的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黄河钢琴协奏曲》的分析及对双排键电子琴的音色制作及演奏方法的探讨,使我们更加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双排键电子琴的音色功能及演奏。这对双排键电子琴的教学和演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仔细认真的对作品本身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使乐曲的演奏及编配做到规范、完美。  相似文献   

15.
<黔中赋>这首乐曲,由徐晓林女士创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无论是从题材、音乐表现手法、演奏技术等方面都独具特色、新颖别致.乐曲中出现的古筝演奏新技法,产生出特殊音响效果,不仅烘托了环境气氛,也生动准确的描绘出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拓宽了筝的艺术表现力,让人印象深刻.这篇文章就我学习和演奏这首乐曲过程中的体会,谈一些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杜娟 《WTO经济导刊》2014,(12):79-79
在世界知名小提琴家瓦吉姆·列宾(VadimRepin)面前演奏并得到亲自指导,新加坡国立大学大二学生刘铭伦下场后仍难掩紧张,但更多感到的是幸运,“与大师的接触,真的感觉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音乐中细节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佐罗塔耶夫是一位世界手风琴界公认的天才作曲家,其手风琴作品在手风琴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创造性地发展了手风琴的技法,不仅把手风琴作品的写作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手风琴的演奏技术和表现功能,使手风琴在声音概念和演奏技法上得到了的拓展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闫艳 《中国电子商务》2013,(12):265-265
中国的大多数乐曲是根据民歌和民族乐器改编而成的,在演奏这些作品和对其风格的掌握就要下一番功夫,否则演奏出的作品将是生硬的,没有感情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复杂性决定了钢琴演奏者只有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与风格,才能对音乐作品的艺术真谛进行恰到好处的表现;演奏者必须树立多声融合的立体感、传统音乐线条感和民族器乐演奏的即兴性的演奏理念。钢琴弹奏技术的训练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的技术掌握和形象刻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演奏中对于模拟音色的意识和把握亦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但如何在钢琴作品的演奏中更好的体现中国韵味,中国风格与民族特色,还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下文我们就浅谈一下两首中国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著名作曲家李遇秋先生创作的手风琴独奏曲《京剧脸谱》从创作背景到创作内涵,从宏观到微观多视角对作品的演奏风格与技法进行分析研究,肯定用手风琴演奏京剧艺术这一艺术实践的重要价值,这对于在手风琴领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促进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变化,时间的前进与传统古筝技巧相比现代古筝作品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演奏技巧。摇指是古筝最常见的演奏技巧之一,随着古筝的发展和传播,摇指也得到了创新与发展。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摇指在乐曲中的运用和如何掌握其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