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孙文军 《新智慧》2004,(1A):48-49
关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在建工程完工后转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建工程在未完工时发生减值,应提取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但对工程完工后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处理则没有规定。在实务中,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①以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以在建工程账面余额作为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同时,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相应转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同时,借: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2.
资产减值准备的制度缺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尚未制定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散见于若干具体资产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中,虽然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制度规定正在向国际惯例靠拢,但还存在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赵霜霜 《全国商情》2007,(11):78-79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新旧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相比较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资产减值迹象的描述更能反映资产的经济实质;新资产减值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理念;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对资产减值测试对象的界定更科学;新准则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更具可操作性;对商誉减值的处理进行了单独的规定;详细地规定了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的与资产减值有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新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计量的方法作了较大的调整。本文现就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比较。 一、资产减值迹象规定的比较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若出现如下迹象时,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①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②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③虽然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④已遭损毁,以致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⑤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其他情况。 《国际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则》对此问题作出的规定是:企业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如果存在这种迹象,企业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的销售净价与其使用价值两者之中的较低者)。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小 于其账面金额时,资产的账面金额应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价值即为资产的减值损失。 对于如何估计减值迹象,该准则提供了以下参考: 1.在外部信息来源方面有:①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②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等企业经营环境,或是资产的营销市场,在当期发生或在近期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企业...  相似文献   

5.
刘宏 《新智慧》2004,(9A):56-56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当企业资产发生价值减损时,应对发生减值(或跌价)的资产计提减值(或跌价)准备;如果资产价值回升,则再按资产价值回升金额转回相应已提取的减值(或跌价)准备。但是,由于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可操作性差,计提减值准备时需要计算的资产可变现净值和可回收金额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导致通过计提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的现象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于2000年1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了对企业货币以外的所有资产均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其意义深远。本浅析新《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取得新突破及尚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市场不断的扩展,导致其内部环境不断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身在其中的企业,其资产随时都可能发生减值。在我国国内就如何准确反映资产减值数额经营是我国经济市场主要关注的重点。应运而生的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还处在发展阶段,他在我国的出现时间不久。面对这一严重问题我国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规定计提八项减值准备,计提这八项减值准备就目前的市场经济状况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他的出台与市场动作法则相符合,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更加透彻的表现企业的资产真实信息。在企业的利润操作中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一直都是其重要运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制度》相对于以往行业会计制度有很多改革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统一了过去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多种《企业会计制度》;限制公允价值的引入,避免公允价值计价给企业转移利润、操纵利润创造条件;在资产期末计价、计提减值准备、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入帐价值确定中引入现值概念;广泛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项目中货币资金外均规定了减值准备的计提,全面贯彻谨慎性稳健原则;引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使收入、资产定义,借款费用、租赁业务核算更加科学、合理;严格区分利得与收入,尽量避免对利得的确认,减少企业操作利润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侯迎新 《新智慧》2006,(10):72-72
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减值准备,当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得以恢复时,应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并补提折旧。按此规定,补提折旧是建立在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基础上的,只要固定资产的价值恢复,就应冲减减值准备并补提折旧。  相似文献   

10.
一、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关于判断资产发生减值的迹象,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IAS36)规定,企业至少应考虑下述迹象。外部信息来源方面有:①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②技术、市场、经济、法律等企业经营环境或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发生或在近期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③市场利率或市场的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