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等三项具体会计准则,以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另外,在发布新会计准则的同时,财政部还对以前发布的债务重组、现金流量表、投资、非货币性交易和会计政策变更等五项具体会计准则作了修订。应该说这五项具体会计准则从发布实施以来,对于规范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施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规定显得繁琐,不具体,在操作中很难把握;又如一些企业利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操纵利润等。针对这种情况,财政部在这几项…  相似文献   

2.
2001年1月底,中国财政部发布由1月1日起实施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等3个具体会计准则,使已公布实施的具体会计准则共13个。 同时,中国财政部还对以前发布的债务重组、现金流量表、投资、非货币性交易和会计政策变更等5项具体会计准则作了修订。  相似文献   

3.
陈敏  郭梅 《时代财会》2001,(6):40-41
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发布通知,制定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3项具体会计准则,修订了现金流量表,债务重组,投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芈和非货币性交易5项准则,新修订的5项具体会计准则对原准则的变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债务重组准则再次修订.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与原准则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来,对于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给少数公司利用债务豁免操纵利润创造了机会。为防止类似问题的继续发生,财政部于2001年1月对原准则进行了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等八项准则。下面,就通过对相关条款的辨析来阐述新制度对利润操纵的遏制作用,并进一步了解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1年 1月 18日财政部发布三项会计准则并对五项会计准则进行修订,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步骤,适应了当前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对新旧债务重组会计具体准则进行简要比较和分析。   一、旧准则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困难的界定。旧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由此可知,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但如何界定财务困难,准则并未明示。通常我们可以认…  相似文献   

7.
邱晔  周歆 《河北财会》2001,(5):41-42
为了进一步规范股份有限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遏制利润操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等八项准则,这些会计准则的公布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可以这样讲,其影响对近年来会计报表真实可靠及大部分绩优公司来说是下面的,而对于会计报表不够真实或与新准则会计处理方法不同,或大部分绩差公司,尤其是对T类公司来说是负面的,本文将以债务重组准则为例,讨论其对上市公司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8.
一、会计计量属性的变化(一)我国以前的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1998年曾出现于我国的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后来出现了不少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来操纵利润的现象,因而很快财政部就做出修订,中止了公允价值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资产重组被人们称作证券市场上“永恒的话题”,更是众多上市公司实现“保配9966摘帽”的捷径。为了督促上市公司开展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资产重组,制止报表重组行为,防止企业利用重组产生的收益粉饰经营业绩,财政部于2001年修改了《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等五项准则,新颁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在二○○○年一月十八日对于一系列有关的具体会计准则作出修订,其中变动较大的是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两个准则,修订后的准则从二○○一年一月一日起执行。并规定对于二○○一年一月一日以前发生的债务重组及非货币性交易事项,其会计处理方法与修订方法不同的,应予追溯调整。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是依靠法制的健全,这一方面给企业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竞争的风险。往往债务方因为财务困难,无法如期以货币资产偿还债务,债权人与债务人经过协商达成协议,债权人降低还款条件以货币或非货币资产抵偿债务,这就是债务重组业务,为规范这类业务的核算,财政部于 1998年 6月公布了《债务重组》的会计具体准则,并要求在 1999年 1月 1日开始执行。在 2001年 1月 18日财政部又对《债务重组》的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并要求于 2001年 1月 1日起在所有的企业中施行修订后《债务重组》准则。 一、 债务重…  相似文献   

12.
在日益变化的新经济形式下,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了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于国际准则趋同.本文对38项具体准则之一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原有"债务重组"准则(即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第一次修订后的准则)进行了分析,并就新旧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重组方式、会计处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并对新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财政部于1999年6月28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并于2000年1月1日起在我国所有企业执行.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在准则执行了一年的基础上,对原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于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企业执行.2001年修订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实施以来,对防止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会计利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其中某些内容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协调,不利于会计的国际协调工作.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财政部于2006年2月对该准则再次进行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所有上市公司执行.本文就我国修订前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在计量模式和损益的确认方面作了比较分析,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等8项准则,着重对影响企业当期损益的一些非经常性项目进行规范,这将有助于企业更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本文主要就《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修订前后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以便在实务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该准则。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债务重组等39项新会计准则(本文称之为新准则),要求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前,我们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是1998年6月正式公布,2001年进行修订的版本,本文称之为旧准则.为了更好的理解新准则概念、要求,本文就债务重组新旧准则的差异和新准则的会计处理进行解析,以便于大家正确理解、准确执行新准则.  相似文献   

16.
浅析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最近发布了由1项会计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一整套新会计准则体系,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迈出了关键坚实的一步,体现了我国会计标准向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坚定信念。这次  相似文献   

17.
杨薇 《上市公司》2002,(1):41-42
近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并于2002年1月1日实施。财政部自从上年末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以来,本年度共颁布了6项新准则,还修订了原发布的5项准则。本次颁布的固定资产准则主要是与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他相关准则:借款费用、租赁、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准则相协调。  相似文献   

18.
1998年6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旧准则),并于1999年1月1日起实施。该准则对规范我国企业的债务重组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债务人借债务重组操纵利润等。针对这些问题,财政部对该准则进行了修订,于2001年1月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于2006年2月正式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并已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施,在国有企业及其他企业陆续实施。新会计准则在六大会计要素的会计计量、核算及财务报告等方面均有了大的变化,给企业带来了不同的影响。企业管理者、会计人员及外部投资者、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均应及时学习新会计准则,了解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企业带来的的影响,正确理解会计报表。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2001年1月18日发布的8项会计准则中有5项属重新修订,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普遍体现出简洁、务实的特点,尤其通过“淡化”公允价值的作用和改变“差异”的会计处理途径,极大地封杀了利用资产置换等手段进行利润包装和虚假重组的空间,本文试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主要“差异”作一简要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