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海静 《商》2013,(21):93-93
2013年9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维持现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不变,暂时不削减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规模,这一出乎意料的决议使得金价大幅上扬。美国在采取前2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又采取了第2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本文通过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和中国的经济产生的影响,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名义利率降到百年来最低水平,面临着"流动性陷阱",多国央行在通过实施传统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过程中发现传统货币政策的失调,因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实施了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摆脱金融危机阴影的同时,给全球经济和各国货币政策带来了较大影响。这是因为美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输出者,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明显的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回顾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进程,探讨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以及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初美联储宣布实施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货币政策。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美联储如此大规模地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对国际货币流动性产生深远影响。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美国实施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前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同时.时第二轮“号化帘松”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陈茂 《商》2013,(6):109-110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了第一轮,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于2012年9月采取了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本文结合中国目前面临的国际现状,探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及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量化宽松政策不仅影响美国国内经济及金融,其效应还溢出至其他国家,且日本、欧盟等也竞相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这种恶性竞争将严重损害全球经济。本文首先基于改进的M-F模型探究了货币政策风险国际传染机理,然后从短期热钱资本、长期国际资本、国际贸易渠道三个角度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路径,并创新性地提出政府适应性学习行为也是重要的货币政策风险溢出路径之一,同时收集有关数据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上述路径对我国的溢出效应大小。  相似文献   

6.
美国为刺激经济迅速复苏采用了非常规措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各国经济产生了连锁效应,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一方面引发中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我国出现严重的输入性通胀;另一方面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中国外汇储备损失风险,刺激资产泡沫的形成,使我国的货币政策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根源出发,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已经或可能造成影响,并提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从2008年11月到2014年10月,美联储连续实施了三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应对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该政策的效果。一是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实施之后美国经济衰退所持续的时间来看,在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8个月之后衰退就结束了;二是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上来看,美国的失业率、通胀率、金融市场的稳定都达到了目标范围;三是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方面上来看,金融市场稳定,市场总需求受到了激励,劳动市场逐渐恢复。最后,本文总结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定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理论为基础,对美国当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也为通过何种途径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借鉴,对中国积极应对危机,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永茂  刘惠好 《财贸研究》2011,22(5):109-116
2001-2006年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日元汇率的影响实践对于目前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以Frankel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VEC模型分两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零利率宽松货币政策相比,日元汇率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很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即期波动和长期变动影响均不明显,对汇率的短期波动影响程度也较弱。实证结果还显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短期内存在汇率传导机制,汇率变动具有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10.
金缨子  张莉 《商》2013,(5):136-137
为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至今美国已实施四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作为美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和最大债权国,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量化宽松政策对两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的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文章首先介绍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然后,主要从我国通货膨胀、股市及货币政策调控三个方面分析了量化宽松货币及其影响效果。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少云 《财贸经济》2016,(7):94-106
本文基于结构突变的非线性视角,采用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就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对我国通货膨胀溢出效应进行重新研究与审视.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对我国通货膨胀确实存在且只存在一次结构突变的非线性溢出效应,这种效应发生时点并非传统文献认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时刻(2009年3月),而是滞后14个月的2010年5月;(2)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驱动因素也随着非线性结构突变的发生而出现了逆转,由2010年5月结构突变前的价格型变量“利率”为主导,转变为以数量型变量“货币供给”为主导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溢出效应;(3)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出的美元流动性泛滥会迅速通过国际贸易渠道、资本流动渠道和汇率渠道对我国物价指数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助推我国通货膨胀指数在该阶段的快速上涨,呈现出典型的外部输入型特征.  相似文献   

13.
张小双 《北方经贸》2013,(10):12+14
2007美国次贷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萧条,为了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启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兴国家相继追随,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在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经历了一轮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控制通胀的措施,但是成效仍不明显,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快速上扬,这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为此,应探讨全球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应对量化宽松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4.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了这种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本文对该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运用计量模型对该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于增加流动性、防止通货紧缩有一定作用,但长期效果不明显。而在刺激经济复苏方面,效果微弱。因此,本文认为,美联储应谨慎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才能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了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方案来刺激萎靡不振的美国经济,即通过购进6000亿美元国债等方式向经济注入流动性,并宣布继续维持0-O.25%历史最低利率至更长时间。这对世界和中国的经济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本文介绍了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提出的背景.阐述了该政策的内容、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美联储从2008年11月首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截至2012年12月,前后共出台过四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每次出台的背景和内容都不同,所期望解决的问题也有差异。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逻辑是什么?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世界和中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积极措施应对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一、美国历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内容、背景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经济仍未走上正常轨道和就业形势依然不佳的情况下,美联储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度不会减弱。截至6月底,美联储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行将期满,在美国经济明显放缓和通货膨胀压力抬头的情形下,美联储货币政策面临着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8.
美联储宣布从2014年1月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意味着美国长达五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式进入退出阶段,美国开始逐渐收紧流动性,大量资本开始回流,美元也步入上升通道。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带来了明显的负溢出效应,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加强货币政策的微观定向调控、审慎对待短期资本的开放、保持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敏 《商》2012,(20):69-69
随着08年金融风暴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低迷,美国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本文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袁珊 《中国市场》2014,(46):51-52
从2008年10月以来,为了缓解金融危机对美国造成的影响,美联储共推出了四轮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购买机构债和国债以增加居民持有的货币量。而美国的这一货币政策对我国的经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持有的美债贬值、人民币汇率升值,通货膨胀加速等。而这些都会影响着我国的出口贸易。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量化宽松的传导机制及渠道,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中美贸易的特征。并以M2代理量化宽松进行了实证分析,拟合了M2和人民币汇率的协整关系。同时对人民币汇率与出口贸易的协整关系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虽然人民币不断升值,但其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并无显著的长期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