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厦门火炬高新区不断实施产业扩张,以光电、电子信息、电力电器三大主导优势产业带动项目引进;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力度,全面建设创新型园区;加速领军人才的引进和扶持力度,实现由“火炬制造”向“火炬智造”、“火炬创造”跨越。这“三大引擎”推动厦门火炬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科技创新硕果累累的十年. 这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十年. 这是一个创新创业意气风发的十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坚定不移地将自主创新作为园区发展的主导战略,坚持突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充分发挥区位和体制优势,广聚创新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二十年深耕播种,二十年精雕细刻,海西“硅谷”正在崛起。厦门火炬高新区承载着厦门经济特区市经济发展的希望,昂扬着自主创新的龙头,集聚着高新技术产业的精华,跟随着世界科技大潮的涌动。  相似文献   

4.
理事名片     
《中国高新区》2009,(1):128-128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厦门火炬高新区”)是全国三个以“火炬”冠名的国家高新区之一,先后荣获“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科技兴贸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先进管理单位”、“国家火炬计划实施二十周年先进高新区”等称号。  相似文献   

5.
厦门国家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厦门火炬高新区),1990年12月由国家科委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四个以“火炬”冠名的国家高新区之一。建区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旗帜,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郭伟 《中国高新区》2007,(12):51-54
全国开发面积最小、单位面积产出最高的国家级高新区—厦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厦门火炬高新区),“一区多园”已初具规模,构成了一个孵化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三个综合园区—火炬园、火炬(翔安)产业区、同集园和三个专业园区—软件园、信息光电园、北大生物园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新区》2009,(7):25-26
宜昌高新区于1999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2007年12月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宜昌高新区成立十年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弯道超越”,不断提高园区建设水平,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打造中部创新创业新高地。“十一五”以来,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40%以上,成为全市经济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及环境建设(火炬)“十一五”发展纲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两个纲要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为火炬工作确定了方向: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组织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为导向,以遵循市场运作规则、符合环境建设为主线,  相似文献   

9.
园区     
《中国高新区》2008,(11):7-7
厦门火炬高新区打造“光显之城”,美国卡博特投资项目落户山东济宁高新区,绵阳市农科区多举措并举促发展,惠州仲恺高新区打造人文园区。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对厦门火炬高新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新一届高新区领导班子带领全体火炬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奋勇拼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一年,火炬高新区吹响了"打造新‘火炬’、建设‘特区中的特区’"新号角,全体火炬人豪情满怀、斗志昂扬;这一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自主创新、产业集聚等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催人奋进,鼓舞全体火炬人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  相似文献   

11.
烟台高新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瞄准创建国内一流的国际化创新型科技园区,突出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工作主线,大力实施产业立区、科技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叫响"蓝色海湾、创业天堂"品牌,努力在高端产业培育、创新体系建设、人才特区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和谐新区建设等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快打造特色高端产业高地、自主创新高地和创新创业人才高地,争创烟台市产业升级先行区、科技创新核心区、改革创新实验区、城市发展样板区。  相似文献   

12.
<正>“开发园区土地面积占全市不到3%,实现了全市约43%的工业产值,其中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7%以上……”这是厦门国家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厦门火炬高新区”)亮丽的一份成绩单。厦门火炬高新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三个以“火炬”冠名的国家高新区之一。建区32年来,该区已成为厦门创新驱动发展主引擎、创新创业主平台、“三高”(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集聚地及厦门产业链(群)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正火炬熠熠生辉指引前行,创新创业脚步坚实有力永不停止。不知不觉间,充满挑战与机遇的2013年已成为过去,满载希望的2014年即将开启新的征程。过去的一年,潍坊高新区围绕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科学发展引擎",全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城市化三大任务,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取得新成效。新兴产业提质增量。以10大产业园区、26个省  相似文献   

14.
郭伟  陈智明 《中国高新区》2013,(11):118-121
近期,由厦门火炬高新区下辖的厦门创业中心投资建设的厦门市首个科技企业加速器正式启用,首批8家“瞪羚企业”正式签约入驻.至此,厦门火炬高新区已经构建起“初创在孵化器,跃升在加速器,壮大在高新区”的科技企业培育体系,形成了一整条完善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将引进和培育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势头好、产业带动作用大的高科技企业,进一步完善厦门火炬高新区主导产业链,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助力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产业升级行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为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于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再度明确了职能定位和工作目标。在新的一年里,火炬中心将继续高举“火炬”旗帜,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营造技术创新环境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线,通过实施“育苗造林”工程,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推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升级,聚集和激活人才、技术和资本等创新资源要素,推动“火炬”全面走进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快创新型园区的建设步伐,深化与清华科技园的全面合作,引进战略性创新资源,嫁接先进管理模式,孕育卓越创新文化,提升创业孵化和科技创新管理水平,完善以自主创新为内涵的区域创新体系,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合清华科技园于6月19日在京举行了打造创新型园区合作交流会。在会上,双方围绕”合  相似文献   

17.
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作为全国三个火炬开发区之一的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诞生了。建区初期,这里是一片荒滩,基础设施一片空白,外向型经济无从谈起,高新技术产业不见踪迹。18年来,高新区人始终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坚持不懈地开展自主创新,区内企业总数达3000多家,  相似文献   

18.
荣萍 《中国高新区》2013,(12):134-139
改革之年,聚焦创新。今年是国务院批准实施火炬计划25周年,国家科技部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续走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深化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过去的二十多年,张江高新区担起世界尖端科技突破的责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盘点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国际化、市场化、多样化和法制化的创新环境建设中的创新示范,张江始终把探索提升“高”与“新”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示范区的根本使命。稳中求进,有为创新,新突破、新政策、新规划、新管理模式,不断折射出一区十八园“新”张江环境营造和国际市场对接的探索路径j创新创业,精彩纷呈,新服务、新探索、新标准、新文化,不断折射出“火炬”的力量和精神。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开放高地和改革高地,是新时期赋予国家高新区的新使命新要求。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国家高新区发展模式,构建“一区引领、数核驱动、多园协同”的“一区数核多园”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国家高新区的园区圈层、创新圈层和区域圈层,探索新时代国家高新区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以国家高新区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20.
坐落在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山东威高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8年。20年来,该公司依靠不断自主创新,由初创时期的镇办小厂逐步发展成为总资产100多亿元、拥有30多个子(分)公司、8000多名员工的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制造商,成为国家“863”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企业,走出了一条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打造医疗器械民族第一品牌的强企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