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曙松 《西部论丛》2009,(12):48-50
引言:新的平衡格局是否正在形成 从“大萧条”以来的80年金融史看今天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次“大危机”也是原有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平衡被打破的产物。因此,危机本身具有两面性,它既意味着旧的平衡格局难以为继,也预示着新的平衡格局会不断形成,而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反复与动荡则说明了市场正在试图寻找新的平衡点。对于美围等西方发达国家而言,  相似文献   

2.
曾铮 《中国经贸》2010,(21):48-49
当中国“廉价劳动力”成为“优质劳动力”时,至少有三个事实是各国必须面对的:一是中国将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二是全球,“廉价消费”的“梦幻光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三是全球经济将逐步进入—个“平衡发展”和“多级博弈”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由于小苏打资源相对充裕,加上资金继续偏紧,企业支付能力明显不足,形成资金拖欠、运转不灵现象。小苏打市场没有象去年那样,春节一过就迅速出现价格急剧上涨的局面,而是仍然维持总体供求基本平衡,价格大体平稳的格局。但不同地区之间,则供求有松有紧,交易有冷有热,价格有升有降。根据近  相似文献   

4.
木材市场趋势平稳今年的木材市场总体上将呈现出较为平稳的发展趋势,供需大体平衡,价格在今年2、3季度可能有所反弹,但幅度不大,个别品种和个别地区在某个时候可能趋紧。经营企业效益滑坡势头将会缓解。1木材供需将逐步从当前的宽松局面,过渡到总量大体平衡阶段...  相似文献   

5.
今年我国煤炭供需将保持总量基本平衡、比较宽松的格局,电力缺口也将比往年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11,(1):8-8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2010年12月13日在昆明表示,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及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有所改善,奠定了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7.
一、今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和趋势 我国要贯彻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首先必须研究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和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一)本世纪内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仍将继续,美国、日本、西欧的力量对比将继续变化。  相似文献   

8.
利益的平衡,离不开税制的改革。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形势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或“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分税制原则,已经具备了重新审视其布局的必要,以国、地税分设为特点的现行税收征管格局、中央和地方财税及行政关系都将面临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9.
近期股市创出6104点的新高之后,带来的是大盘的宽幅震荡。随着股指期货推出的临近、加息预期可能性的加大、下半年调控政策趋紧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后市可能将演绎出更为惊心动魄的宽幅震荡格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从"大萧条"以来的百年金融史看今天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次"大危机"也是原有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平衡被打破的产物,它既意味着旧的平衡格局难以为继,也预示着新的平衡格局会不断形成。  相似文献   

11.
寻找全球金融"新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萧条以来的百年金融史看今天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次大危机也是原有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平衡被打破的产物,它既意味着旧的平衡格局难以为继,也预示着新的平衡格局会不断形成。金融危机表明以美元主导的国际  相似文献   

12.
甘肃的财政实属典型的“吃饭”财政,财力仅能维持低层次的基本需要。收节难以平衡,赤字逐年增加,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补贴不断上升;蛋糕做不大,但又要几头切。整个财政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一直处于“紧运行”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13.
于培伟 《中国经贸》2013,(17):42-45
正在美国发生的“页岩气革命”,一旦推动其实现“能源独立”,美国经济面貌将为之一新,全球地缘经济政治格局将为之一变,对中国的影响可能远比其”亚太再平衡”战略为甚。 在奥巴马第二任期拉开帷幕之前,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出炉了由战略家伯罗斯主持撰写的《2030年全球趋势:可能的世界》,勾描了全球即将发生的重大变化,断言“页岩气革命”将推动美国实现”能源独立”。这为”美国经济向来具有很强韧性和自我修复能力”的论断提供了新注脚。  相似文献   

14.
当前物资市场“供需平衡,价格平稳,交易平淡”的基本特点不会发生根本的转变。但宏观环境会有所好转,市场需求的增长将会比上半年略快一些,价格总水平还会出现小幅回升的趋势,全年生产资料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的格局。 对一些主要物资供需走势的初步预测如下: 煤炭;二季度以来。国内煤炭供需由紧转松,价格涨幅逐渐回落,库存明显上升。由于天气转热,火电用煤明显减少,加上国营大中型企业  相似文献   

15.
政策解读     
2007年中国经济“高、热、难”;“好”字优先 货币政策从紧;五年步调向紧 稳中求变求进;经适房将“夹心层”纳入保障体系;抑价是2008年调控重头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企业的资金也并不紧,在物价上涨时期,尤其社会上已形成通胀预期情况下,这些将构成未来物价上涨的压力和条件。在货币政策仍有空间的情况下,应坚持从紧政策。但应对当前的通胀压力,需要多项政策共同配合,不能过多依赖于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7.
鲍盛刚 《中国经贸》2010,(23):36-37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全球化自被提出以来到目前,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美国和西文国家为首的政治全球化,其主要目的是将其民主的概念推广至全球;第二个阶段是全球化发生第一次逆转,由原来的政治全球化进而转变成经济的全球化,即”市场全球化”:全球化的第三个阶段是“后全球化阶段”,是对全球化概念的再次逆转,其目的是企图把市场向国家逻辑回归,平衡全球经济格局的不平衡,扭转经济中心从西方向东方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1996年我国化肥市场总体格局将呈上升趋势,化肥供给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但增幅将有所回答,农业生产对化肥的需求仍将有所增加,但增幅较小。1996年全年化肥供求总量大体平衡,品  相似文献   

19.
高星华 《黑河学刊》2010,(10):38-38
全球的金融危机是由于全球市场的不平衡和市场规则的"劣币效应"引起的。目前的全球经济格局既是市场博弈的平衡也是利益攸关的经济结构共生。如果将全球经济环境视为一个生态圈的话,毫无疑问,任何一链的缺失,都会对整个生态平衡造成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首都经济》2011,(2):20-20
《纲要》提出北京要构筑战略新高地,并提出构筑“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产业布局。这一格局的打造有利于北京北部和南部发展更均衡,更协调,更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