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民营化:公共事业改革的新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詹国彬 《特区经济》2006,210(7):185-186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公共部门民营化异军突起。当前,这股民营化浪潮已波及并影响到我国公共事业的改革,成为推进我国公共事业改革的一条重要路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共事业民营化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指出了民营化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汹涌澎湃的行政改革浪潮,作为旨在改善公共部门绩效,提高公共物品供给质量的民营化运动开始在世界各国崭露头角,并很快成为了公共部门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可以说,民营化已成为一种务实的得到广泛应用的治理方式和公共服务模式。毫无疑问,这股浪潮已波及并影响到了我国公共事业的改革,成为我国公共事业改革的一条重要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共事业改革民营化取向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祥 《北方经济》2009,(12):21-22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民营化改革浪潮,在推动公共事业改革,提高公共产品的质量与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公共事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民营化实践在宏观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理论准备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在辨证的吸收与借鉴西方国家民营化经验的同时,更要认识到我国的公共事业改革具有自己的特色,民营化只是一种可能的选择而不是唯一。  相似文献   

4.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民营化改革浪潮,在推动公共事业改革,提高公共产品的质量与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公共事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民营化实践在宏观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理论准备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在辨证的吸收与借鉴西方国家民营化经验的同时,更要认识到我国的公共事业改革具有自己的特色,民营化只是一种可能的选择而不是唯一.  相似文献   

5.
旨在改善公共部门绩效、提高公共物品供给质量的民营化运动在全球迅速发展戍为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重要取向。在我国,随着政府逐渐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事业领域的门槛,BOT、TOT与PFI等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中。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启了民营化模式运作的又一扇大门。对此,本文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实际运作作为分析对象,力图寻求推进公共事业领域内大型项目民营化运作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6.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民营化改革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浪潮,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积极投身于民营化的实践之中,"可以说,民营化已超越党派偏好或意识形态,成为了一种务实的得到广泛应用的治理方式和公共服务模式",并分别形成了以英、美、奥为首的三种典范,且日益深刻影响到中国公共事业改革。但由于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师从西方的中国民营化改革还没有显著的实践效果,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民营化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我们必须对自身固有的模式进行理性的探讨,辩证地看待民营化之于中国公共事业改革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营化,作为一种新的治理工具,在短短30年内迅速成为公共事业改革的主流思想,并在西方国家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许多民营化的典范,也对我国的公共事业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且日渐成为一种压倒性的力量,“可以说,民营化已超越党派偏好或意识形态,成为了一种务实的得到广泛应用的治理方式和公共服务模式”。但完全仿效西方的拉美民营化实践,  相似文献   

8.
李杨  张万红 《发展》2006,(8):19-20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民主政治的畸形发展,"凯恩斯主义"失灵、福利国际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且在财政危机、信任危机和管理危机等内外因素的推动下先后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来限制全能政府,重新创造市场,实行公共产品民营化.根据国外改革的经验,公共事业民营化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契机;民营化已经成为我国公共事业改革的一个焦点,成为转变我国政府职能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经济改革进行了25年了,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市场化和民营化。公共事业民营化是一个世界潮流。公共事业民营化既是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市场化深入的重要表现。在中国,公共事业民营化虽然有了一些进展,但仅仅是个开端,还存在着诸如公共责任缺失、经济性损失、滋生腐败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何推进公共事业民营化并对其进行管理,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简介本文首先论述了西方国家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概况及其得与失,之后通过民营化几点启示的阐述,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不仅在于产权制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科学管理和市场化机制。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浪潮,其中以法国、英国、德国规模最大。民营化改革是此次改革浪潮的主流。所谓“民营化”,指国家通过一定手段,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将企业股票上市,在国家持有最大股权的情况下,将公司经营权下放,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此次民营化改革几乎波及所有发达国家,之后许…  相似文献   

11.
尹竹  王德英 《亚太经济》2006,(6):50-52,41
在全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化改革浪潮中,日本政府为了减少财政赤字,对基础设施产业进行了以分拆民营化为主要方式的市场化改革,笔者通过对NTT、JR东日本国铁公司的考察发现,虽然民营化没有实现减少财政赤字的初衷,但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与英美等国家的改革经验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民营化正迅速席卷全球,我国公共行政的民营化在体制转轨的征途中艰难行进。在行政法学的视野中,民营化的过程必然是公权力机关对私权利主体的更加重视与尊重。在这一背景之下,类似于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协作等非强制性的行政活动方式将被广泛运用。本文首先比较了行政合同和民事合同,从民营化过程中签订的合同的性质入手分析现今基于此的司法救济制度。并指出应借鉴英关普通法中将政府在公共事业民营化中签订的合同原则上适用于普通契约法的规定。同时加强司法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民营化的逆向发展已成为国外民营化的新取向。西方国家公共服务由公共提供到民营化,再到收回民营化服务的动态发展过程向我们展示了当代西方国家市场化改革的完整图景.深刻反映了当代西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规律性运动。预示了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试验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西方国家市场化改革从民营化到逆民营化的发展深刻表明,盲目推崇和盲目否定民营化都不是对待市场化改革的科学态度。客观把握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规律,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以辩证的态度看待和处理近年来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有效推动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单东 《特区经济》2004,(8):141-142
诸如电力、电信、铁路、航空、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产业和城市公用事业是被公认的自然垄断产业。在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些产业是由国家垄断经营好还是民营化好?为什么要在这些产业中进行民营化改革?如何把握垄断产业民营化的程度?在垄断产业中可以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哪些业务领域?怎样实现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为什么要对垄断产业民营化后实行政府管制政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对自然垄断的国有产业普遍实现民营化?他们的经验教训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等等,这些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迫切需要得到解释。王俊豪、周小梅著《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一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顺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对这些改革理论的前沿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做出了清晰的回答。作为研究我国垄断行业民营化改革的学术专著——《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一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初读本书,笔者认为它具有以下3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董涛 《新疆财经》2003,(6):45-47
我国政府职能改革成果世界瞩目,但其供给公共物品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缺乏服务意识和竞争力。从国外的发展经验看,公共物品供给民营化成为政府职能改革的有效方式。本文将从民营化的角度探讨我国政府公共物品供给的职能改革。  相似文献   

16.
国外自来水业民营化改革打破传统政府垄断经营的局面,通过引入竞争,提高供给效率与质量,取得了很多成效。本文通过英国、法国、美国、菲律宾等国家自来水业民营化的经验总结,为我国自来水民营化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开始,民间资本开始进入由国有经济占主导的基础设施领域,并且呈现出不断发展壮大之势。民间资本数量充裕,投资灵活,风险反应快,在主要发达国家基础设施民营化改革中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文详细分析了美、英、德、日四国基础设施民营化改革的实践、不同之处及主要特征.通过主要发达国家基础设施民营化改革的分析比较,为我国民间资本介入基础设施领域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民营化与政府规制:公用事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志云 《改革与战略》2007,23(12):35-37
公用事业改革的基本问题在于政府是否应该介入其中,政府应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持有所有权以及进行民营化.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与发达国家的民营化有区别.文章在把握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公用事业的性质、政府规制的制度性效益缺失等角度,揭示了良好的政府规制是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成功的关键.因此,要对我国政府规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改革,以更好地完善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体制.  相似文献   

19.
孙爱英 《特区经济》2007,22(5):102-103
转型经济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文章深入分析转型经济背景下我国民营化的发展空间,认为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民营化在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经营领域放开、金融改革中的不良资产处置、公用事业等层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并通过对西方国家民营化实践的研究,积极借鉴国外经验,构建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规范民营化进程,保障民营化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国经济渐进式改革路径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的扩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再到后来的公司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民营化从外围的制度边际调整逐渐发展到纵深的产权制度改革。本文力求说明民营化是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必然选择,以及深化民营化改革所必须进行的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