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对策。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道德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把利益兼顾和诚实守信渗透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市场经济活动中,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区别对待道德传统中的错误思潮,从实际出发,大力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  相似文献   

2.
江总书记“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一、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3.
魏小英 《魅力中国》2014,(12):376-376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并以此作为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市民道德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又体现和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贯彻到市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去,并成功地引领市民道德水平建设。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加大宣传落实“三个代表“,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纲要》,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在新世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制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宣传媒介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5.
江景 《江苏改革》2002,(12):36-3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道德基础的支撑。市场化的冲击极大地动摇了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传统道德模式的瓦解、经济发动期的利益驱动、制度建构的相对滞后、市场经济的道德阙如等诸多原因共同造成了转轨时期的道德不适与道德冲突。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应着力做好以下各项工作: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加强伦理制度建设,为公民道德建设寻求法律、政策和制度保障;建设道德教育网络,实现社会、单位、学校和家庭道雾教育纵横立体化;大力培养和造就“社会人”,朝着培养“四有”社会主义公民目标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伊始,江泽民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以德治国的新形势下尤其如此。市场经济的发展给社会主义道德道德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显得尤为重要。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十分及时、自然。这是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以德治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马丹 《黑河学刊》2002,(2):67-68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眼点。”又指出:“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早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就指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加强为人民服务道德观建设在建立…  相似文献   

8.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眼点。”又指出:“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早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就指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加强为人民服务道德观建设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更有其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推进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在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提出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传统道德危机,本质上是市场经济道德缺位和公共道德与市场经济道德错位。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实施道德重建,即重建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重建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计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12.
灌输与内化是道德建设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对辩证范畴,是推动道德进步的两股重要力量。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道德建设中灌输与内化的二重性对于我们搞好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从哲学的角度,从辩证法的角度,还是从道德进步向在规律的角度,从道德发展的历史角度,都说明道德灌输向道德内化的转化更为重要,这是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键。实现道德灌输向道德内化转化,道德灌输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制定相应的道德内化评价机制,严惩道德的非内化行为;必须正确对待物质利益,加强自身的道德内化,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将个人的道德内化纳入社会之网中。  相似文献   

13.
谈文通过论述了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及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来解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胡锦涛继承了前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勇于进行文化创新,围绕着建设创新型国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建设创新文化、和谐文化、道德文化以及廉政文化,深化了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而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首次用法律形式确立了政治文明的重要地位。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离不开道德建设,后者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而政治文明建设则是道德建设的根本保障。只有抓好这两方面的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健康、稳定、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道德回报作了伦理分析,论述了道德回报的实质:义与利的一致,提出道德回报的机制建设建议:营造良好的道德回报氛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精神,使各种“道德回报”活动进一步发展;道德和法律相结合;培养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7.
江总书记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国”的“德”,医务人员主要应为职业道德(以下简称“医德”)。医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以德治国中具有特殊作用。本文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医德建设试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李万里 《魅力中国》2010,(34):338-339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道德规范。让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下高效、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林巧保 《魅力中国》2014,(4):363-363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以来,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为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支持,更离不开道德体系的构建。目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首先对社会道德体系进行了简要概述,继而分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措施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它有什么作用和特征?怎样概括和表述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教师道德理论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对于教师道德基本原则问题,主要有两种截然对立的不同理解。第一种是对有没有教师道德基本原则的不同理解。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应从属于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是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不应亥再提一个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这种意见,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三982年3月第一版、1983年7月第二次印刷,由严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