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增长,对交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卫星定位、数据通讯、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公安交通管理领域。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建立的车辆监控系统可以动态地获得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准确位置;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可完成对车辆的监控与调度。江苏省公安厅交巡警总队依托社会技术平台研制了江苏省高速公路交巡警GPS指挥调度系统,2003年1月在沪宁、京沪、锡澄、广靖等4条高速公路上进行定位、追踪等基本功能的试验;同年年5月整体试运行;8月在沪宁、京沪、锡澄、广靖、宁连、宁通、机场和苏嘉杭等8条主要高速公路的21个大队共200辆交警巡逻车上安装GPS定位机,全面投入应用。该系统针对交巡警勤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利用GPS、GSM/GPRS、GIS、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对全省路面交巡警勤务的实时指挥调度、管理,高速公路恶劣天气(路况)的分级处置,建立起巡逻民警和指挥中心的信息交互通道,使总队能够及时掌握全省各项实时信息,从而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和协调,全省交巡警指挥调度、勤务管理现代化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安全、畅通是对春运工作的基本要求。为了加强安全管理,厦门市运管处要求企业在超长线路客运、高速客运、旅游客运车辆上安装GPS车辆监控系统,车载终端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连续传送车辆的行驶状态和位置等信息,实现运管机构对动态车辆的信息实时监控,从而消除隐患,确保运输安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出租车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软件和硬件的质量不断提高,设备和网络成本不断降低,可靠性不断增强,已逐步应用于出租车管理。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出现了以GPS、GIS、GSM为基础的集调度和管理为一体的出租车管理系统。北京出租汽车调度中心新建立的GPS系统的定位误差小于8米,  相似文献   

4.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能够提供全球覆盖、全天候、免费的标准授时/导航定位服务,通过车载GPS接收机可以实时地获得车辆的位置和速度等关键信息,并能实现对单台特种车辆燃油量的实时监控。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和运行状态是实现对车辆实时监控和科学管理的关键数据,因此,GPS系统在油田企业特种车辆的管理中可以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按照有关精神和要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早在2008年就开始制定营运车辆安装使用GPS实施方案,在全市长途客运车辆、旅游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以及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安装使用GPS车辆信息监控系统。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其建立了GPS车辆信息监控总平台1个,分平台72个;安装GPS终端设备车辆4759辆,其中客运车辆1067辆、旅游车辆644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486辆、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基于单片机、GSM技术、ArcGIS(Maplnfo或Google Map)的车辆监控系统功能单一、通信费用高、可移植性差、定位精度不高等缺点,提出一种新的车辆监控系统解决方案:以ARM9 S3C2410控制GPRS模块接入Internet,实现车载端和监控中心的无线数据传输,同时在监控中心引入51ditu、Web Service和数据库,完成车辆定位和用户接入访问,可广泛应用在国内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旅游车、危险品运输和物流等车辆管理方面.  相似文献   

7.
福建龙岩市营运车辆GPS有效性判定考核系统,主要用于判定考核当前GPS运营商及运输企业对GPS在线有效性的适时监控和异常情况处置的行为规范,从源头落实监管责任。该系统可以有效判定营运车辆和运输企业、GPS运营商各自的监管职责是否到位,为运管机构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进而落实运输企业GPS应用及运营商24小时监管制度,确保营运车辆终端的有效在线率,为该市营运车GPS的有效使用和监管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交通企业管理》2005,(7):38-38
日前,宁波港集团公司GPS监控系统通过验收并正式启用,这标志着宁波港“数字港口”建设迈出重要一步。该系统同现有的调度管理系统、AIS系统进行有效连接,可靠地进行数据的同步更新和交换。由于宁波港GPS项目利用移动公司语音、短信和GPRS网络,使宁波港集团的调度中心能够监测到引航员、拖轮和到港船舶的准确位置并掌握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9.
武汉北编组站作业人员GPS系统应用前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组站作业人员GPS系统集GPS卫星接收机等技术于一身,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等先进技术对编组站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监控管理.结合GPS系统在武昌南编组站的使用情况,探讨GPS系统在武汉北编组站的应用前景,并对完善作业人员GPS系统功能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苏州市在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中,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现代通信、信息、电子、控制、计算机、网络、GPS及GIS等高新科技集成应用于公共交通系统,并通过建立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系统、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公交电子收费系统等,实现公共交通调度、运营和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和智能化,为城乡出行者提供更加安全、舒  相似文献   

11.
企业     
《中国道路运输》2011,(10):94-95
东海598辆客车均安装GPS系统 江苏东海县客运车辆共598辆,目前均已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长途客运车辆还安装了视频装置和行车记录仪,可以如实记录车辆行驶的公里数、车速以及开车关门的次数,全方位监控车辆,从而实现“双保险”,  相似文献   

12.
营运车辆身份认证和维检考核系统是将RFID(无线射频)技术应用于车辆维护和检测的考核工作,并利用互联网技术、GSM/GPRS技术和防伪技术实现车辆身份识别、技术档案远程即时查询,从而建立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和检狈4的分级管理系统。该系统的运用能有效解决目前营运汽车二级维护、检测市场监管手段落后的难题,且该系统应用经费投入低,自动化程度高,数据准,效率高,值得业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移动卫星通讯平台的铁路调度监控系统是采用移动卫星通讯技术将列车运行时刻信息直接传输到调度所(或其他地面机构),从而实现对机车的监控。系统可实现电子地图和运行图的自动绘制,调度所(或其他地面机构)对运行列车的实时自动跟踪﹑定位跟踪和双向通讯,以及对历史调度数据的回放,为行车指挥人员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愈娜 《中国储运》2024,(3):133-134
<正>在食品冷藏及物流运输领域,食品的品质一直是食品生产及物流运输企业持续关注的问题。为提高食品在冷藏运输过程中保鲜的稳定性,确保不会因为偶发因素对食品的新鲜产生影响,本文采用物联网技术、环境监控系统、GPS技术、4G网络技术构建一个闭环的食品监控系统,确保食品从出厂到消费者中的各个环节环境闭环监控。系统具备食品环境异常预警,  相似文献   

15.
从2002年以来,行业管理部门每年都依照有关法规,在超长线路客运、高速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和危险化学品货物运输车辆上强制安装使用GPS监控设备。由于采取了不安装GPS就不予报班运行、不予年审等强制措施,至2004年底,凡是文件规定要求安装GPS的营运车辆,都相继安装了车载终端设备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运输车辆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驾驶员随意更换等违法、违规行为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道路交通安全动态监管的盲点和难点,GPS动态监控技术的运用,为道路运输企业对运输车辆实施动态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对移动物体的定位、报警、跟踪、监控,方便车主和货主对货物位置、周边环境等相关信息的查询,同时也为管理者对移动车辆的跟踪导航起到一定的辅助决策的作用.在GPS GPRS GIS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移动导航跟踪系统,以及实现系统的最佳路径算法,要素加权评分算法和智能广播算法.  相似文献   

18.
自京珠高速河南信阳“7·22”特别重大卧铺客车燃烧事故后,GPS和车载录像监控系统在客运企业得到了广泛运用。如果使用和管理到位,便能通过对客运车辆行驶情况的实时监控来规范驾驶行为,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反之亦然。人们在为生命瞬间消逝感到悲痛和惋惜的同时,也开始关注频频发生的惨剧背后折射出的安全管理漏洞。  相似文献   

19.
自客运企业在车辆上安装GPS监控系统后,对客运车辆的超速违法行为起到了很好的遏制作用,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超速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然而,交管部门深入客运企业督查GPS监控系统对客运车辆的管理工作,对正在运行的客运车辆进行实况监控时却发现,在同一时间,有不少客运车辆在运输旅客的途中超速行驶,而且有的行驶速度竟然高达每小时140多公里。一些客运驾驶人明知车上装有GPS卫星监控设备,明知车辆所属的客运企业安排安全工作人员对所属客运车辆的运行实行24小时的全天候监控,为什么置之不理,超速行驶呢?难道GPS监控系统只是一个装饰品吗?  相似文献   

20.
自道路运输市场全面放开以来,车辆技术状况监管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如何构建经营性车辆技术管理体系,增强监控手段,也一直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监管工作的难点。在深人分析经营车辆技术状况需求的前提下,吉林省运管系统确定了以道路运输车辆二级维护管理为切人点,运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车辆相关信息的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