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报》5月22日报道,国家土地管理局最近警告:要实现今后5至15年中国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目标,必须确保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关键在于控制城市和村镇建设占用耕地。对此若不实行更严格的控制措施,中国人口发展到13亿、14亿及16亿高峰时,人均耕地(按最新统计)将逐次降为1.49亩、1.33亩、1.07亩;目前中国耕地质量整体水平低,退化严重,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74%,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0.8亩人均耕地警戒线的县(区),全国有666个,其中463个已低于0.5亩。据调查分析,中国耕地减少主要有两类:①农业结构调整占用…  相似文献   

2.
叶依广  曹乾 《农业经济》1999,(10):26-27
一、我国耕地的现状和危机1、人均耕地少。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约144亿亩,现有耕地约20亿亩,而人均耕地只有1.66亩,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17亩),更低于加拿大(26亩)、美国(11.43亩),甚至低于印度(2.97亩),而且,我国已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其中有463个县低于0.5亩,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7%。更为严重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不断下降。据统计1986—1995年全国耕地净减少2899万亩,年均减少耕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地锐减是从1957年开始的,在1957—1977年的20年里,全国耕地减少31.8亿亩,相当于减少了20个福建省的耕地面积:1978年以后,耕地以年平均480.5万亩的速度消失;1994年达到最高峰,净减少耕地596.9万亩,一年时间就失去了一个青海省。 据专家们测算,中国土地资源仅能养活14亿人,人均耕地不能低于1亩。而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对我国农用耕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的人均耕地并不多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如此 ,我国耕地损失惊人 ,据资料显示 ,1 95 8年到 1 985年全国累计减少耕地 6 1 1亿亩 ,进入 90年代以后 ,耕地面积减少的幅度不但没有降低 ,而且还在更快的增长 ,耕地年流失率达 1 %以上 ,每年减少耕地 60万公顷以上 ,人均耕地降到 1— 1 2亩左右 (国际人均耕地警戒线 0 795亩 )。中国加入WTO后 ,面临国外农产品市场的巨大挑战 ,国内农业支持、保护力度的减弱及农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贡献比重日趋下降 ,我国的农用耕地会不会面临进一步萎缩的危险呢 ?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 )中国加入…  相似文献   

5.
(一) 沈阳市的农业发展,在全省、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一九八二年为例,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4.2%,居全省第一位。耕地面积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11.1%,居全省第四位。人均耕地1.19亩,低于全省人均耕地1.54亩的22.7%,低于全国人均耕地1.47亩的19.1%。而粮  相似文献   

6.
一、土地资源特点、现状和问题(一) 我省土地资源的特点是资源的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据1994年的统计资料,山西目前人均占有土地面积7.78亩,低于全国人均12.15亩的水平,人均林业用地面积和草地面积分别为1.83亩和1.7亩,也都低于全国人均林业用地3.33亩和草地面积5.06亩的水平。人均耕地面积1.8亩,虽略高于全国人均耕地1.2亩的水平,但由于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山地丘陵居多,平地水地居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7.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对策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主要生产要素,我国是拥有12亿人口的泱泱农业大国,人均占有耕地只有1.19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加之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土地资源屡遭破坏,土壤流失惊人,人均占有耕地越来越少,以至发展到今天,全国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有436个县甚至人均耕地不足半亩,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切实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是我们挡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制度创新与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莲琳  董昕 《农业经济》2006,(10):41-43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0.777公顷,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面积1.41亩,不足世界人均数的40%,是世界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有6个省(自治区)人均耕地远低于联合国组织确定的0.86亩的警界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土地资源却在不断地减少。  相似文献   

9.
沉重的"0.01"     
“0.01”,似甚平常。但若加上“亩”字,就有了沉甸甸的份量。如2005年中国人均耕地从上年1.41亩减至1.40亩,看起来仅少了0.01亩,可按全国人口计算,一年间在国家大力保护耕地的情况下,我国仍然减少耕地1300万亩,相当于砸掉1000多万国人的饭碗,你能不为这“0.01”感到沉痛吗?据资料记载,前汉末元始2年(公元2年),全国人均耕地13.88亩,到后汉延光4年(公元125年)降为13.70亩,123年间人均减少耕地0.18亩,年均减少0.00146亩。到宋天禧5年(公元1021年),人均耕地6.13亩,896年间减少7.57亩,近900年里减少了一半多,但年均减少也只有0.00469亩。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怀化市地处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接连中心地区,是大西南的交通枢纽。怀化还是一个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多民族地区和移民库区,人口508万,耕地399万亩,人均耕地0.79亩,低于世界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11.
灌云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全县土地总面积17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万亩,辖7个镇、12个乡、5个县属场圃和3 个省属农、盐场,全县人口103万,人均占有耕地1.36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项非农业建设对土地的需求逐年增多.加之人口的不断增长,灌云县人均耕地占有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贵州耕地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问题更为重要。 贵州省的耕地状况十分严峻,人均仅有0.8亩,低于全国人均1.5亩的水平,更低于世界人均4.7亩的水平。从耕地质量上来看更是让人担忧。根据贵州师大地理研究所近年来承担完成的全省地表自然形态面积量测分析研究资料显示:全省平均海拔1100米,800米以下的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的24%;全省山地丘陵面积占92.5%,山间平坝面积仅占7.5%,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全省喀斯特出露面  相似文献   

13.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我国国内粮食问题 ,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把实现粮食安全放在稳定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点上。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选择。保护和稳定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加强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现有人均土地 0. 78公倾 (11. 6亩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数的 1/ 3,人均耕地 0. 1公顷 (1. 59亩 ),只及世界人均占有耕地的近 1/2,全国有 666个县 (区 )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 0. 053公顷 (0. 8亩 )的警戒线。由于补充耕地能力有限 ,耕地以每年几十万公顷的速度递减 ,而人口又以 1200…  相似文献   

14.
贵州是全国最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山区,山多坡陡、耕地量少、破碎、坡状、贫瘠,不少坡耕地在15°以上,人均耕地不足0.80亩,低于全国人均1.5亩的水平。耕地资源稀缺,人口过快增长,生态环境恶化,三者交互作用,导致粮食生产水平低而不  相似文献   

15.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7月2日在上海说,中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003年为1.43亩,2005年已经下降到1.4亩。他预言,即使采取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至2007年末,人均占有耕地1.4亩的界线将失守。中国农业发展的最大挑战来自于土地及水资源的短缺。联合国粮农组织设定,人  相似文献   

16.
1牢固树立土地的国情观念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地矛盾将日益尖锐。根据全国土地详查汇总,1990年底,我国耕地为ZO16亿亩,人均只有1.66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4%。据有关人士对县级单位分析,全国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O.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7%,其中有些县(区)人均耕地只有O.2~03亩。1991年~1995年,我国人口增加近6800万,总人口达12.1亿,粮食年需求为5200亿公斤,而近年来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4500亿公斤左右,与需求相差70O亿公斤。展望ZOIO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与精久农业的构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点 搞农业现代化,必须根据我们的国情来确定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我国的基本国情可概括为。第一、人多地少,人增地减,人均资源短缺。这是中国农业最基本的出发点。1989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9%,人均耕地1.3亩,比1952年人均2.8亩减少一半多,人均能源、水资源缺短,人均农产品占有水平将长期处于中低水平。第二、规模小收入低。全国户均耕地8亩9  相似文献   

18.
建立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法规相应的经济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教授谢经荣在过去10年中由于非农业建设而占用耕地的速度是惊人的,约有7500万亩良田被转为非农业建设用地(统计数据为2960万亩)。结果全国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  相似文献   

19.
一、辽宁省农业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下降 全省的耕地由于种种原因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而人口则在增加,人口与耕地矛盾日益突出,人均耕地已由 1949年的 3.88亩,减少到了 1996年的 1.54亩,平均每年递减 1.27%。已有部分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国际规定的耕地危险临界值 0.8亩 /人。如果这种情况仍得不到缓解,其后果堪忧。 全省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只重眼前利益,片面强调高产,只重用地,不重养地,绿肥及豆科作物等培肥地力的作物种植越来越少;在施肥方面,只重化肥,不重有机肥,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耕地资源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 1949年我国耕地为14.68亿亩,人均2.7亩。1957年耕地面积为16.77亿亩,人均2.59亩。以后,由于经济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加之人口猛增,到1989年耕地面积已减少到14.35亿亩,人均仅有1.3亩。40年中人均耕地减少了一半,我国已有1/3的省人均耕地不足1亩(主要是在气候、水资源优越,劳力资源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南方)。自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来,耕土面积急剧减少的势头得到控制,全国耕地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