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陕西富源煤业回采巷道均为半煤岩巷道,顶板以细粒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层状结构及各岩层厚度极不稳定,层间含有0.1~0.2m的泥岩或砂质泥岩。巷道采用锚网索支护,掘进后巷道从中线弯曲下沉,严重时锚索被拉断,与回采工作面相邻的巷道最明显。通过现场调查、数据监测和理论分析,提出锚杆配合钢带使用,重新优化调整了支护参数,现场实施后,顶板基本没有下沉现象,巷道整体没有变形,基本达到支护目的。  相似文献   

2.
巷道顶板周期来压造成上覆岩层产生离层,从而导致顶板下沉,当顶板岩层下沉量达到自身最大扰度时,将会诱发顶板冒落事故,从而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1]。顶板的下沉也会影响到后期工作面的顺利回采,因此监测顶板岩层的离层,预报顶板的下沉和冒落具有显著的意义[2-3]。本文以寸草塔煤矿回采和掘进巷道顶板为研究对象,在各巷道内安装顶板离层仪,实时监测顶板的离层情况,计算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判断巷道顶板的稳定性,为巷道的掘进和后期工作面回采的顺利进行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沿空留巷围岩的变形机理,分析了留巷围岩顶板下沉的力学模型,得出了顶板下沉量的解析解,并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进行了顶板厚度、巷道宽度、支护阻力等影响因素的分析,顶板厚度越大下沉量越小,巷道宽度越大下沉量越大,支护阻力越大下沉量越小,从而为沿空留巷围岩的变形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某煤矿巷道围岩受地应力、岩性等因素影响,其力学性质复杂多变。本文通过采取岩样开展实验室试验的方法,获取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的岩性及相应的物理力学参数。此外,采用钻探仪进行钻孔测试,查明煤层顶板岩层赋存及其层理、裂隙发育情况。通过对工作面围岩地质力学测试,为之后的巷道支护设计获得科学、可靠的设计数据。  相似文献   

5.
煤矿回采巷道矿山压力控制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该项工作和应力分布条件、应力场的应力大小以及岩层运动等都有密切关系。其中,重力应力场主要和岩层运动破坏以及顶板坍塌事故有着密切关联,而岩层运动及破坏是实现应力条件的结果。为了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以及人们的人身安全,提升煤矿开采的经济效益,有必要做好煤矿回采巷道矿山压力控制措施,设计科学、合理的巷道支护策略。  相似文献   

6.
赵家寨煤矿二1煤层与二3煤层平均垂距27m,上下煤层同时开采,为了分析上下两工作面的相互影响,采用顶板动态仪和多点位移计对顶板岩层位移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对两工作面不同水平错距时,顶板岩层位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工作面开采超过下工作面切眼40m距离时,对下工作面巷道的影响显著减弱,下工作面外错巷道比内错巷道受到上工作面开采影响大,为上下两个工作面开采水平错距的设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巷道支护体系中钢带托梁进行了力学特征描述,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显示托梁的主要作用不是承托,而是补强顶板岩层的抗拉力来提高顶板的稳定性。结合黄陵地区各个矿井顺槽支护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钢带在掘进和回采工程中的变形规律,分析指出:钢带并不是一味的承受着拉力,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由于回采动压很大,巷道顶板向中间挤压,钢带由于失稳变形而向下隆起脱离巷道顶板失去原有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吉林舒兰矿区煤田为新生代第三纪褐煤,煤岩层属松软岩层,即松散、破碎和软弱等岩体。其主要特征表现是强度低、流变性大、稳定性差,并随环境因素变化其工程性质恶化。经过长期的实践,目前矿区已经逐步积累并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可行的松软顶板支护方法与顶板管理方法,基本上解决了这类岩层的顶板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直墙反底拱断面设计做具体解释和分析。为适应深部支护的需要,减轻巷道顶板及两帮的破坏,缓解拉、剪应力的破坏,从巷道断面形状选择优化入手,进行支护技术研究,防止巷道局部应力集中,从而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巷道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0.
采空区下巷道掘进,顶板煤层薄,发生塌冒后,及时打设管缝锚杆作为超前支护,控制顶板塌冒高度,架设支架后,根据顶板压力情况,采用打设溜杆抬棚加固。通过检测,该支护形式有效地解决了塌冒段巷道支护的难题,增强了支护强度,保证巷道的安全顺利掘进。  相似文献   

11.
在煤矿掘进时,顶板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安全和施工作业环境。维持煤矿掘进巷道顶板的安全稳定、及时进行顶板断面优化,对施工具有推动作用。本文从煤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防及断面优化的重要性及原因、煤矿掘进巷道顶板稳定的影响因素、顶板事故预防的重要举措及断面优化措施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长壁刀柱工作面回采时,工作面巷道均沿煤层顶板布置。山西兰花集团莒山煤矿3#煤层老顶为岩性较硬的砂岩。受采空区支撑煤柱的影响,老顶处于两端固定梁支撑状态,其跨度小于老顶的初次垮落步距,所以在刀柱工作面短时间推进过程中,老顶岩层不会发生垮落。  相似文献   

13.
矿井生产或掘进过程中,巷道顶板或顶煤在上覆岩层压力下会经常发生冒顶等事故,若处理不当,将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本文介绍的用充填化学材料进行冒顶区的处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供类似条件的矿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龙口矿业集团海域扩大区开拓工程的不断向纵深发展,所揭露的岩层性质、巷道压力状况与陆地相比均发生了变化,巷道支护  相似文献   

15.
某矿回风巷道在留有2.0m煤顶下经受两相邻工作面重复采动,且该工作面为大采高超长工作面,为维护巷道的稳定与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本文对其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设计了合理的监测方案,从顶底板移近量、顶板离层发育、锚杆承受载荷,围岩收敛率等4个指标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巷道稳定性良好,支护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16.
坚硬顶板的煤层开采.由于顶板岩层强度高、厚度大.采空区易形成大面积悬顶。此类顶板一旦大面积悬顶后自然垮落.重则压坏支架及设备造成事故,轻则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故采取顶板弱化措施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处理坚硬顶板的方法主要有:高压注水压裂与注水软化法、循环式浅孔爆破法、地面深孔爆破法和超前深孔预裂爆破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比较实用的综放工作面开切眼大断面巷道的支护方式,根据潞新煤化二矿某工作面开切眼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采取"高强度锚网索"加强支护技术,提高顶板支护强度,能够有效控制上覆岩层的动压、高应力顶板,为类似地质条件的开切眼支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常村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大,今后,开采重点在21延深风井开拓区,查明该区的地质条件对合理设计至关重要。常村煤矿风井开拓区受F16断层影响,煤岩层产状变化大,岩层倾角6°-85°,局部出现倒转现象,岩层裂隙极其发育。为保证该区开采工程合理设计,急需查明该区的地质条件,即煤层的赋存情况和厚度变化规律,以及地质构造情况等。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清水营煤矿围岩变形问题,提高掘进开采安全性,采用锚网喷支护+注浆加固方法治理。场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认为,在巷道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应采取锚网喷支护+钻孔注浆的方式对巷道顶板岩层实施有效加固。在该工程设计中滞后50m开始注浆,填充裂缝,同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液固比以及注浆速度。经过实际应用,该项工艺技术施工效果良好,能显著提升锚索抗拔力,提高巷道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综采工作面顶板冒落失稳严重制约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面周期来压规律及超前应力分布特征的提前掌握,可以提前对巷道失稳区域进行针对支护,减少事故损失。本文以草塔煤矿22105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科学构建物理模型,对工作面上覆岩层的矿压显现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实验得出顶板岩层在开采过程中"破坏-稳定-再破坏-再稳定"的失稳规律及周期来压规律和超前应力分布特征,为现场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