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正>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口径,基于银行渠道,跨境资本流动按交易工具可分为信贷、债券、衍生品及其他。其中,跨境信贷是重要的交易工具之一,近年来在规模和结构上呈现新特征。本文按照区域、部门、币种等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全球跨境信贷最新发展趋势,重点探讨其对新兴经济体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07年以来,为低碳经济发展融资而形成的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我国从2016年1月开始发行绿色债券,市场潜力巨大。本文从国际绿色债券市场规模出发,总结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现状,从绿色债券类型和品种,发行人主体和所在行业分布,绿色投资主体,第三方认证和信息披露体系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为此,应当创新绿色债券品种和类型;多层次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发行绿色债券;培育和推广绿色投资理念;加强监管协调,完善我国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机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波兰与法国的主权绿色债券特征的研究,发现发行人均以绿色用途债券的形式,设定略高于普通债券的利率定价发行主权绿色债券,以吸引绿色偏好和低风险投资者的参与;发行人均以国际资本市场协会的绿色债券原则为标准,对募集资金的使用领域、项目评估与遴选、资金管理和信息披露等进行了规范,并采用第二方意见的形式,验证上述规范是否符合绿色债券原则。上述绿色债券的特征,为我国通过主权绿色债券金融工具实现国家环境治理目标、增强绿色债券市场流动性、培育绿色偏好投资者、丰富绿色项目资金来源和提高绿色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艳林 《福建金融》2023,(10):44-50
鉴于历次国际债务危机的教训,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新兴经济体积极发展本币债券市场与发行本币计价国际债券,以降低主权债务货币错配程度,2013年之前国际投资机构持有的新兴经济体本币政府债券占比总体不断上升,但近十年来由于新兴经济体本币汇率波动加剧,这一趋势基本停滞。因此,一方面,与21世纪初相比,大多数新兴经济体的“原罪”约束显著缓解,本国国际债务实际偿还负担变动对汇率波动负面效应的敏感度下降;另一方面,货币错配风险从新兴经济体政府部门转移至国际投资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新兴经济体对全球金融周期波动变得更敏感,新兴经济体外部金融风险模式从“原罪”向“新形态原罪”转变。这给新兴经济体和我国的宏观管理政策带来了启示:一是成熟的国内金融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国内投资者基础,有助于对冲因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对本国货币金融环境的负面冲击;二是适度发展本国汇率衍生品市场并开放国际投资机构参与,有助于稳定从汇率波动到国际资本流动顺周期波动的传导。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全球环境和气候变暖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发展绿色经济越来越成为全球共识。为满足绿色经济大量的融资需求,绿色债券应运而生。近年来,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不遗余力地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呈爆发式增长。从数据来看,自2007年欧洲投资银行(EIB)成功发行第一只绿色债券以来,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先后经历了前期的温和发展阶段及2013年以来  相似文献   

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金融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危机以后全球跨境资本流动的规模、结构、参与主体和行为特征都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呈现出跨境银行信贷流入下降、证券投资流入上升,以及非银行金融部门重要性上升等新特征。新特征的出现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各经济体,尤其是新兴经济体面临债券类证券投资流入占比上升引起的金融不稳定性增加、非银行金融部门重要性增加带来的金融脆弱性上升,以及外币债券规模上升带来的货币错配等风险。跨境资本流动是输入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传导渠道,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厘清跨境资本流动在全球及中国出现的新特征和新风险,对输入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世界银行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只绿色债券.2014年,全球发行的绿色债券已经达400亿美元.目前,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以及一些主权国家,如英国、印度、加拿大、冰岛政府纷纷加入发行绿色债券的行列. 不难发现,在国际市场中,绿色金融债券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绿色金融产品,其融资期限长、融资成本低的特征与绿色金融领域的投资项目相匹配,受到了投资者和项目业主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政府是绿色债券的重要发行人之一,然而我国政府债券基本上长期处于绿色债券的视野之外。本文通过对比参考国际绿色债券识别与分类标准,识别我国绿色地方政府债券实际现存数量及其金融特征并探讨适合我国的绿色标准。结果表明:第一,地方政府债券的多种绿色识别分类标准存在一致性与差异性,债券投资项目存在对应关系;第二,GBP与CBS两种识别分类标准具有完全一致性,为我国绿色地方政府债券标准制定提供可行参考;第三,以现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为标准的识别分类结果与GBP、CBS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城镇基础设施、绿色服务四个投资类别;第四,绿色性质更高的债券发行数量与发行规模均更高,但加权平均利率与加权平均利差保持在基本相同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我国绿色主权债券与绿色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逐渐扩大、信用利差逐年收窄等特点,分析认为实践中仍存在绿色政府债券融资能力有限、投向领域与认购人结构单一、可持续性发展资金有限,以及与国际标准对标有待进一步推进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包括补齐绿色政府债在发行与管理等环节中的短板,提高我国绿色政府债的项目绩效管理能力,实现绿色政府债券国际接轨等。  相似文献   

10.
2021年,处于持续变迁和动荡的国际格局将推升新兴经济体的主权债务风险,并通过多个渠道对我国产生影响。新兴经济体在财政金融领域具有天然的脆弱性,这主要与其政经与社会的发展阶段、财政实力、金融结构、外部融资能力、货币国际地位等方面的缺陷有关。在每次重大的外部冲击或金融危机中,新兴经济体都或多或少会被连累,甚至爆发新的、程度更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度的不断提升,深入把握国际经济运行格局和特征对于维护改革开放进程下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指出,当前发达经济体经济减速常态化,新兴经济体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未来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宏观政策负面溢出效应、传统国际经济秩序束缚等挑战。在此基础上,文章就深化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出中国经济的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是金融支持“双碳”目标实现的双支柱,在当前绿色金融标准趋严的背景下,传统碳密集行业对转型金融存在大量需求,因此,转型金融对支持碳密集行业低碳转型具有重要作用。与绿色金融相比,当前转型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不断创新和探索中。目前,境内外已有的转型金融产品主要为转型类信贷和转型类债券,具体包括可持续发展挂钩信贷、转型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以及可持续发展再挂钩债券,境内外转型金融产品在市场特征和设计特征上存在较大区别。本文对现有转型金融产品的发展历程和市场实践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探讨境内外转型金融产品的特征差异。通过分析境内转型金融产品发展的不足,并借鉴境外转型金融产品的成熟经验,提出推动境内转型金融产品创新和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绿色产业融资的巨大需求、绿色项目产生的环境收益及绿色发展享受的政策红利,绿色债券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绿色债券具有"债券性"和"绿色性"双重特性。较高的信用水平保障了绿色债券的偿还性,市场的高度认可支持了绿色债券的流通性,环境信息的披露提高了绿色债券的安全性,环境收益的持续增强了绿色债券的收益性。绿色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绿色资产创造了可持续的综合效益。通过直接量化、间接比较和定性评价三种环境效益评价模式,可为绿色债券发展趋势的预测和环境效益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绿色主权债券为研究对象,从分析银行间绿色金融创新的"驱动力"因素(即气候变化风险和债务危机)入手,发现绿债创新对于债务治理的新策略:一是在"碳中和"战略驱动下,绿色主权债券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新趋势;二是国际债务治理正处于改革转型中,绿色主权债券互换是发展中国家债务减免和实践"碳中和"战略的创新模式。文章就此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是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压舱石”,也是债券风险防控的“牛鼻子”,探究国有企业债券违约成因及处置有利于我国债券市场健康发展。通过梳理2014年以来国有企业信用类债券违约情况及有关处置方式,分析相关趋势特征及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结合债券违约处置相关政策研究并提出国有企业债券违约风险防范的措施意见,为我国债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际资本无序流动是新兴经济体和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本流入新兴经济体的扩张和收缩周期明显缩短,证券投资资金占比明显提高,对新兴经济体的顺周期性明显增强。本文认为,影响资本流向的因素主要可分为结构性因素、周期性因素和扰动因素。从长期看,结构性因素将导致国际资本持续流入新兴经济体,并且其作用将不断强化;从中期看,周期性因素仍将决定资本流向,但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对资本流动将产生不对称效果;从短期看,扰动因素对资本流向的影响还将存在,但作用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7.
量化宽松对世界新兴经济体影响及中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主要发达国家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措施基础上,通过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得出量化宽松政策将会降低新兴经济体债券收益率、促使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加大新兴经济体流动性过剩压力、加大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等结论,认为这些不利影响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稳定。因此,我国应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应对中国可能面临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持续增加,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伴随新兴经济体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其债务规模也在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债务风险问题日益受到国际关注。特别是2008年以来,希腊等新兴经济体债务危机频频发生,对世界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研究构建新兴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预警系统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阐述债务危机形成机理和影响,梳理债务危机相关理论和文献;讨论债务危机预警手段及相关标准选择,总结归纳多种研究模型和方法的优缺点,并说明本文采用Logit模型研究问题的依据和过程;基于Logit模型,选取拉丁美洲、亚洲、非洲共十个新兴经济体1980-2017年数据进行债务危机预警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ogit方法能够以较高准确率发出预警信号,对新兴经济体债务危机有着良好预警能力;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给出相应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流动性是反映债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银行间绿色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水平较低,“漂绿”风险的降低有助于提升绿色债券流动性。本文根据《共同分类目录》定义深绿债券,使用银行间债券市场2023年2月份的双边报价数据,构建买卖价差指标,对绿色债券和深绿债券的流动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债券类别中,绿色债券、深绿债券的流动性低于利率债劵和信用债券,深绿债券的流动性也明显低于绿色债券;在同一债券类别中,深绿债券的流动性仍低于绿色债券。实证分析发现,绿色债券的流动性主要与其发行规模有关,债券发行规模越大,发债主体融资能力越强,二级市场交易对手方越多,则流动性越好;绿色债券流动性较差,主要是因为绿色债券尤其是深绿债券本身比较少,并缺乏国内责任投资者群体。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从统一国内外绿色债券界定标准、鼓励交易平台和市场成员共同推进绿色债券产品创新、增大绿色债券的国内外推广力度等方面完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积极推进绿色融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快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加大对节能减排降碳项目的支持力度"。2014年国内首次推出的低碳"绿色债券"——"碳收益中期票据"的成功发行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工作正式启航。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载体,"绿色债券"逐步得到认可,一些国家和组织使用"绿色债券"解决低碳项目投融资的实践也较为成功,研究国际"绿色债券"运作机制及成功案例,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债券"发行机制,促进绿色金融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