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文化特色: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根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标志,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能否成为诗意的生活环境,文化成为主要因素。文化是每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沉淀、累积下来的精神财富,文化因为世界的丰富多彩而多元化、而民族化、而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2.
正"从前,城市是整个世界的一个象征;今天,世界自身正在变成一个城市",在人类世界不断向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关注城市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一、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象征和记号,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  相似文献   

3.
市委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公民道德水准高、社会文明风尚好、城市生活品质优、地域文化特色明、文化综合实力强的文化强市。把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作为我市文化强市建设总体目标中的重要内涵,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既是对历史上已经形成的深厚地域文化的自觉传承,  相似文献   

4.
杨忠历 《中国西部》2012,(19):64-69
城市是有生命的,纵横的交通便是城市的动脉,而文化则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规划建设,到历史文化、语言语系、饮食风俗,都是识别一个城市独特之处的方面。2011年,《川南经济区文化交流与合作自贡宣言》签署。“自贡宣言”,正是川南经济体文化发展抱团组合的宣言书。从此,川南各市形成一个共同的文化归属,在将文化产业化发展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向全国各地输出独特川南地域文化,川南经济体也随之走向全国。  相似文献   

5.
民主不是个坏东西,因为“它本身就是人类的基本价值”或者说是普世价值。也就是说,民主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不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所独有;或者说,它是人类基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并不会因为其他对自己构成竞争影响甚至不与自  相似文献   

6.
一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人们首先注意的是对方的外貌举止。一个衣著整洁、举止优雅的人,往往能够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因为人的外表反映人的内在气质,文化涵养。衣着、谈吐、举止等是思想的物化,是精神世界的外延。一个有良好文化素养、举止高雅的人,当然人见人爱;反之,如果没有鲜明的个性,没有丰富的思想,那么就只能是“缺乏思维”的“机器人”。一个城市也是这样,城市的形象至关重要。城市是各种形态的物质与人  相似文献   

7.
五大道位于原先的英租界内,它最吸引人的是那些风格各异的欧陆风情小洋楼,这里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这里所体现的地域文化是天津这个城市特有的气息。而这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天津城市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它在天津城市的发展过程以及文化形成过程中又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体制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在描述它的时候我宁肯使用“流变”一词而不愿使用“改革”等一类词,主要是由我所处的环境所决定,因为我在乡镇工作,被很多诉求与各种博奕甚至是许多矛盾所包围,借用美国学者杜赞奇的学术概念来表述,就是深切地感受到权力的文化网络在塑造周围一切。当然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决定性的,但来自下层和其它利益集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而“流变”一词可能适合反映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9.
王裕昌 《发展》2010,(5):68-70
博物馆事业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城市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认为,博物馆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是典藏人类文明的殿堂,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中心,是爱国主义和市情教育的基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晶钰  盛筠  王新 《中国经贸》2011,(10):105-106
城市“生态文化”是协调解决人与自然问题而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城市文化生态发展包括与时代发展相对应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态建设。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是科技生产力的发达,其生态建设、历史文化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以杭州西湖的生态文化发展为例,具体阐述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宁波活力不仅是一种现象,而且自身富有特色,具有深层的内在动因。其主要表现为较强的城市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特色体现在“跟进”型低成本发展之路、混合经济发展模式、工业经济主导战略和适度“无为”政府体制几方面,而抢抓机遇意识、激活体制机制、发挥创业能力和释放文化力量则是宁波活力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2.
潘春林 《魅力中国》2014,(1):177-177
在古代就有中国的长安、洛阳、成都、南京、北京等举世闻名的大城市。也有像世界上的开罗、伊斯坦布尔等城市,像现在的国际大都市有东京、首尔、纽约、香港等等。城市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城市是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发展的集中体现。城市不仅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城市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道路。城市是人类智慧与美的结晶。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中的区域是一个依托所在区域中心城市经济的集聚与扩散而形成和发展的。一般来说,“经济区”有明显的界线范围,而“经济圈”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理概念,它实际上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虚拟”的范畴,是由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所决定的经济发展协作区。冠以“泛”字,就是把区域界线模糊化、虚拟化。  相似文献   

14.
王书龙 《辽宁经济》2001,(10):14-14
明确城市意识与城市化的关系,努力提高城市意识,从而加速城市化进程,这是目前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一、城市的存在与发展决定城市意识的产生与提高 城市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人、财、物流等生产力要素相对集中的地域范围,城市意识是一个相对的抽象概念,其内容丰富而广泛。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加快城镇和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提出了城市化将是“十五”时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铁岭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依据客观…  相似文献   

15.
王培华 《理论观察》2010,(3):134-135
城市文明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性状态,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综合反映,城市文明的实质与核心是城市文化,它是反映城市“较实力”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是城市文化的名片,在推动城市文化发展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提出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加入 WTO 后,竞争主要在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实现太原率先发展,当好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太原能否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好,不断创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创新工作思路:叫响一个“城”,建成四个“城”  相似文献   

17.
刘斌 《改革与开放》2003,(12):26-27
<正>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和标志,由于生产力、自然地理条件、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的差别,人类创造了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城市建筑,使世界各地的城市呈现出千姿百态、各具风采的个性特征。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有机体,同时也是一个特定的文化实体。城市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其外在表现形式被称之为城市特色。城市特色是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18.
柴清玉 《科学决策》2006,(12):15-16
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它的内涵个性的外化,是它的精神气质的表现,是一个地域共性的审美,不是单纯的景观,而是一种文化。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因地理和民族而生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悠远流长,因此,每一个城市都应当有自己鲜明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令人遗憾的是,我国虽然有660多个大小城市,但有着鲜明特色和个性的少之又少。有些即使有一点特色,也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形象。建设富有鲜明个性的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亟待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姜莉敏 《魅力中国》2012,(32):49-49
城市街道是城市的框架,是联系城市各个功能区的纽带。如果一个城市的特征可以用一些符号来代替的话,那么,我想这些符号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实体符号和虚体符号。实体符号主要包括建筑和园林景观两种,虚体符号则主要包括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的色彩。如果我们要创造一个有特性城市的话,我们就应该去创造一些属于地域的实体符号和虚体符号,而和谐的“宜居园林城市”则永远是人们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刘文俭 《走向世界》2011,(35):30-30
城市文化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价值观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中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方面的因素,即使有些以物质财富的状态存在,但它也主要是指物化中的精神,而不是指物质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