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海洋会展业作为新的产业形态,是会展与海洋经济高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海洋会展产业对充分发挥海南海洋会展资源优势,推动海南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海南会展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从海南省海洋会展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运用"SWOT"方法对海南海洋会展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快海南海洋会展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京津冀区域和承德的会展业发展现状研究,进行SWOT分析,对承德会展行业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会展行业作为新型服务经济形态方兴未艾.承德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布局中拥有独特的区位、环境、产业优势,应借助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着力发展以会展行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产业,实现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承德市目前正在探索将会展行业的发展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会展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会展业发展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会展业发展的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会展业发展的各影响因素之间高度相关,会展业发展受规模扩张因素驱动,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粗放"特征;会展业发展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为会展收入占GDP比重逐步上升。最后提出促进会展产业链整合与产业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欣 《经济与管理》2010,24(8):84-88
金融危机在给大连市会展业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大连市会展业要进一步完善会展管理体制,创新展会运营模式,合理规划使用展馆,注重对会展人才的培养,以促进其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会展业包括会议业和展览业,会展活动的开展能够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发展,表现出强大的产业关联性.文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重庆市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分析各个产业与会展业的关联度,分析重庆市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重庆会展业的发展是以重庆现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为依托的,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对会展业的需求,而会展业通过为工业产品提供展示平台、促进信息交流等途径促进第二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SWOT分析的义乌会展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展是会议与展览的统称,主要包括展览、会议、节事活动和奖励旅游。由于会展经济的发展是第三产业成熟化和完善化的标志,是现代城市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将会展业列入其“十一五”规划,会展业是与产业聚集和配套设施密切相关的,对于义乌来说,发展会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条件,我们有必要对义乌会展业的竞争力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得出义乌会展业的发展对策,把义乌建成为国际性会展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加,会展行业在中国正朝着一个庞大的产业发展。会展业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规模经济",同时也是一种"品牌经济"。品牌对于会展经济非常重要,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会展业更需要创立自己的知名品牌。会展品牌对内可拉动餐饮、旅游、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外可以扩大经贸、人才、高新技术成果等多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创造更多商机。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的会展业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中国会展业品牌发展战略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成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会展业已逐渐成为成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因此,对成都会展业发展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发挥该行业具备的优势和潜力。会展业集聚对成都会展产业竞争力有重要提升作用,有必要重点分析影响成都会展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提升成都会展业竞争力路径。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虽然大连会展业快速发展,但与广州等会展发达城市相比,仍然存在着展会专业性不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会展场馆设施不完备、会展配套服务能力低下、会展品牌建设滞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因此,"十二五"时期大连应实施专业化战略、市场化战略和现代化战略,从而实现大连会展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会展业集群化演进趋势及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会展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与产业能级提升的内外部要求,源于内在的产业特质与运行规律,其集群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本文针对会展业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会展场馆、会展策划企业和会展服务企业,通过聚类分析,以检验我国会展业的集群化程度,并分析其“链群式结构”的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会展经济发展解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马勇 《经济地理》2002,22(3):295-296
会展业和会展经济在国外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发展非常成熟了,而在中国则是方兴未艾,本文从会展业和会展经济的概念和特性出发,阐述了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对中国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海会展旅游目前还存在诸多制约自身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晰,旅游企业与会展企业的结合度不够,软件提升滞后等方面。德国是世界第一的贸易会展强国,德国会展旅游的发展经验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对上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在分析问题和借鉴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上海会展旅游的发展模式应该具备以下一些特征:政府主导的职能、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组建会展旅游企业集团、开展联合营销等。  相似文献   

13.
创新网络多元嵌入是企业网络能力形成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基于网络双重嵌入和网络耦合视角,选取2009-2020年291家中国平板显示产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企业个体创新网络与股东关系网络双重嵌入及企业个体创新能力对产业升级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企业个体创新网络连通性与网络团体规模、股东关系网络密度及企业创新能力均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并且由于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间的创新决策冲突给产业升级带来负面影响,企业间网络连通性和企业个体研发投入在股东间过于紧密的关系影响下反而不利于产业升级。进一步研究表明,产业升级是综合企业个体创新、企业间创新合作和企业投资者合作等多个层次的多维度动态过程,降低数字创新不确定性和有效利用网络化创新合作机制将是产业数字创新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4—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系统考察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及政府创新偏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均对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有显著积极作用。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通过提升创新能力间接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政府创新偏好在创新资本流动与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以及创新人员流动与制造业高级化之间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对创新人员流动与制造业合理化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两类创新要素流动推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政府创新偏好的调节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结论对引导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低碳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与核心,分析了低碳技术创新与我国酒店业转型升级的辨析关系,阐述了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我国酒店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阶段,并探究了转型升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低端制造转移的“双向挤压”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产业融合度测算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直接驱动作用,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索技术创新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直接驱动作用;产业融合是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中国制造业与信息业融合度低且存在波动下降趋势,制约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既要激励技术创新,又要促进产业融合,更要强化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汽车行业后发企业吉利汽车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演实现能力升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①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同演化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其中,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企业能力升级,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均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效率性导向与技术导向之间的互动会对能力升级产生抑制作用;②能力升级效果也会对二者的导向选择产生反馈影响,促进共演过程向有助于能力升级的方向发展;③对大型制造企业而言,在发展初期,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企业能力积累。在发展后期,随着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增加并与技术导向创新相结合,更能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8.
对汽车行业后发企业吉利汽车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演实现能力升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①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同演化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其中,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企业能力升级,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导向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均对企业能力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效率性导向与技术导向之间的互动会对能力升级产生抑制作用;②能力升级效果也会对二者的导向选择产生反馈影响,促进共演过程向有助于能力升级的方向发展;③对大型制造企业而言,在发展初期,效率性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企业能力积累。在发展后期,随着互补性、锁定性和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增加并与技术导向创新相结合,更能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本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为何如此困难?现有相关研究仅仅从市场、技术或单一制造产业视角展开,陷入市场失灵升级悖论。随着工业设计的快速发展,设计对制造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品牌附加值及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设计驱动创新为视角,提出设计驱动产业创新系统的理论设想,藉由设计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和演化,构筑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分析其内在机理并进行案例研究,以此寻找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模式和新路径,助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