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孙红 《新财富》2007,(5):172-173
股改使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们的财富呈现了裂变式的增长。我们从他们中选取了前100名最大的受益者,成为今年的“股改创富榜”。这100位富人股改后的财富总额达到1471.39亿元,人均财富为14.71亿元,相当于股改前的4.18倍;股改为这些富人人均创富11.19亿元,创富倍数达到了3.18。 中小企业板自2006年5月重启后,造富速度也开始加快。今年的“500富人榜”中,有16位来自中小板上市企业,其财富总额达到323.79亿元,为去年中小板企业上市富人财富总额的3.6倍。登上“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50富人榜”的富人拥有财富474.15亿元,人均9.48亿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新财富》2009,(5):52-57
2009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榜富人的财富总额为16285.6亿元,较2008年下降37.4%,他们的人均财富由去年的52-1亿元下跌到32.6亿元,今年的上榜门槛也由去年的13.5亿元略微下降至今年的13.4亿元。超级富人的数量今年同样大大削减,去年身家达到或超过百亿元为53位,今年仅为17位。这是“新财富500富人榜”推出7年来各项财富指标首次出现下降,这些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国富人经历了一场空前的财富蒸发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财富》2013,(5):48-58
今年“新财富500位富人榜”的出人意料之处,不仅在于富人的财富总额、人均财富继续上升,分别达到35786.6亿元、71.6亿元,而且,房地产富人实现逆袭,无论上榜人数还是财富总额均大幅增长。这足以颠覆人们对于经济弱复苏、民企盈利艰难、房地产严厉调控的直观感受。  相似文献   

4.
《新财富》2008,(5):42-52
从新一届“500富人榜”榜单中,我们可以发现过去一年所有经济风潮的印记,其中最醒目的,莫过于财富的大幅上涨。2007年,中国楼市、股市演绎了过山车式的飙升,资产市场的泡沫带来了财富的泡沫。2008年上榜的500名富人的财富总额达到26027亿元,人均财富达到52.1亿元,较2007年500富人财富总额大增103.33%。这意味着,他们过去一年的财富增量超过了以往若干年的积累。泡沫式的财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牛市退潮的2008年3月,排名前20位富人的身家已锐减1871.4亿元,人均缩水93.6亿元,平均缩水率高达29.3%。  相似文献   

5.
《新财富》2007,(5):68-69
今年的“500富人榜”上,有不少地产行业的富人为缓解资金压力而将旌下企业包装上市,又因这些企业上市厉业绩表现良好、股价提升而财富大增,许荣茂即是一个代表。随着世茂房地产2006年7月在香港上市。许荣茂的财富由去年的69.6亿元骤增至今年的304亿元,排名由去年的第8位前进到今年的第2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融入宏观     
祖斌 《新财富》2005,(5):43-44
2005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榜富人506位,年龄从24岁到82岁,财富从3.5亿元到150亿元,人均财富达11.9亿元。这些枯燥乏味的数字背后,展示的将是富人们曲折坚忍的人生历炼和精准果敢的商业智慧。  相似文献   

7.
新财富杂志此前发布的2013年500位富人榜显示,宗庆后凭借700亿元的财富,首度登上"新财富500富人榜"首富宝座。去年的新财富首富王健林今年以540亿的财富排名第二,刘永行以420亿的财富排名第三。榜单显示,在经历了2012年的短暂回调后,今年"新财富500富人榜"的各项财富指标全面回升,财富总额、人均财  相似文献   

8.
《新财富》2008,(5):60-62
2005年,代理游戏的盛大网络在美国上市,让陈天桥登上“新财富500富人榜”最高点的同时。也揭示了一个商业逻辑再简单不过的创富模式。之后不到4年的时间里,中国网络游戏产业迅速膨胀,多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并给企业创始人带来巨额财富。无锡尚德的上市.同样将施正荣推上了2006年“新财富500富人榜”首富宝座,而其带来的财富效应激发了中国太阳能领域波澜壮阔的创富高潮。其后的短短3年时间.超过十家新能源领域的创业企业成功上市,其创始人也登上新财富500富人榜。而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位居榜首的杨惠妍,则是近两年房地产企业在行业热潮下“圈地+资本运作”创富模式的典型代表。2008年,上榜房地产富人总的财富数字达6391.4亿元.占比超过24%,居各行业之亚军。 不论是网络游戏,还是新能源、房地产,都是在一轮强劲的行业增长过程中催生了首富.而首富的财富效应又对行业企业起到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并引领后来者跟随和复制其模式。走上同样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刘猛  盛敏 《新财富》2006,(5):182-183
股权分置改革令上市公司的自然人大股东财富显著增加。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的股东中,张近东是最大的受益者。以2006年3月31日的股票收市价计算,他持股市值高达48.6亿元,是持股市值最高的自然人股东,而在股改前,他的财富以公司的每股;争资产计算,只有5.02亿元。股改全部完成后,郭广昌有望超过张近东,成为持股市值最高的自然人股东,目前他的持股市值为49.4亿元。 不过,由于国内股票定价相对偏低,股改后的IPO仍难产生施正荣那样的百亿富人。以目前股改后控股自然人所持股份的平均水平计算,如果要在IPO时持股市值达到100亿元,需要股价达到177元,而要产生超过160亿元身家的“500富人榜”首富,需要股价达到284元——这在目前的国内股市仍是难以企及的高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融入宏观     
《品牌》2005,(6):6-6
2005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榜富人506位,年龄从24岁到82岁,财富从3.5亿元到150亿元,人均财富达11.9亿元。这些枯燥乏味的数字背后,展示的将是富人们曲折坚忍的人生历炼和精准果敢的商业智慧。  相似文献   

11.
《华商》2012,(5):18-19
《新财富》杂志于5月8日发布新一届“新财富500富人榜”,万达集团的王健林以460亿元的财富成为今年首富,梁稳根、李彦宏二人紧随其后。  相似文献   

12.
《新财富》2010,(5):56-60
作为房地产一业独大现象的呼应,今年的“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榜者中,有88位来自地产业,占17.6%;其财富总额达6490.8亿元,人均财富达73.8亿元,较上年几近翻番。  相似文献   

13.
薛长青 《新财富》2007,(5):14-14
“《新财富》500富人榜”又刷新了。在中国股市历史性崛起的背景下,这份富人名单更值得期待,因为财富的答案都在里面。  相似文献   

14.
《销售与管理》2009,(6):17-17
今年已是第七度推出的“新财富500富人榜”,经历了“中国经济最困难”的2008年,各项财富指标首次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新财富》2009,(5):69-71,74,75,78,80,89
沈文荣 金属与冶炼行业排名1 在资本泡沫破裂之后,持有沙钢集团29.8%股权的沈文荣,以200亿元的财富规模成为今年富人榜的新科状元,这也是7年来传统制造业富人首次问鼎中国首富宝座。  相似文献   

16.
炒家刘益谦     
《新财富》2009,(5):194-196
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财富盛宴,使得一批旗下公司在国内上市的富人如张近东、卢志强、梁稳根等排名迅速上升,打破了以往巨富主要通过海外上市产生的惯例。而通过投资上市公司法人股,新理益掌门刘益谦也充分享受到了股改的益处,以30亿元的身家登上今年的“500富人榜”。  相似文献   

17.
《新财富》2008,(5):98-99
经济强劲增长和股市繁荣是2007年500富人财富迅速增长与集聚的基础。2007年国内的通货膨胀虽然比较高,但GDP增长高达11.9%,为过去13年最高,消费、投资和出口均保持快速增长,需求相当旺盛,这使包括日用及耐用消费品、商业服务和生物医药在内的广义消费领域产生的富人多达121位。2008年,促成中国经济增长的机会在于内需,特别是消费领域,因此,2009年的新一届富人榜将向以内需为导向的行业集中,消费品、医药、商业服务、农业及食品行业的富人人数及财富比重将会提高。  相似文献   

18.
张祖珍 《新财富》2006,(8):104-106
位列“2006《新财富》500富人榜”第145位的段永平,因为花62.01万美元与巴菲特共进午餐而备受瞩目。这位曾经一手打造了“小霸王”、“步步高”两个知名品牌的企业家,因为在0.8美元左右大量吸纳网易股票净赚1亿美元。他自称90%以上的个人财富来自美国股票投资,其投资心法很简单:照巴菲特说的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市场周刊》2009,(6):6-6
刘忠田 中国忠旺8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董事长刘忠田身家达233亿元人民币,较“2009新财富500富人榜”榜首江苏富豪沈文荣的200亿元人民币为多,“晋升”为内地首富。据消息透露:中国忠旺此次募股14亿股,共融资98亿港元,成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IPO。  相似文献   

20.
孙红 《新财富》2007,(5):108-108
通过将地产业务整体打包借壳上市的安排,黄伟不仅缓解了旗下房地产开发业务资金紧缺的压力,而且以较低的价格增持了中宝股份的股权。由于中宝股份2006年全年股价复权涨幅达到336%,黄伟也以85亿元的财富总额成为一匹黑马,晋身今年富人榜的第20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