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之后,处在最基层的一些县、乡也相继建立与“分税制”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为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财政保障作用。但随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农业乡镇财政逐步减收的新形势,山区农业县的“分税制”便暴露出许多体制缺陷,制约着其应有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周安 《南方金融》2004,(4):49-51,54
本文以广东省雷州市为例,通过该市农村税费改革情况的调查个案,探讨、研究农村税费改革对基层金融运行的影响以及基层金融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县乡财政体制是整个国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税制改革以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县乡财政的收支规模不断扩大。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县乡财政的困难与日俱增。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中央对基层的各类转移支付趋于增加,但县乡财政困难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因此,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并已成为农村税费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进行,它直接影响到基层政府的财政问题,也直接地引发了农村人-事-财之间的相关矛盾,可见要真正地落实税费改革,农村在基层政府、民主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必须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以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在进行暑假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实地调查和走访,收集到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力图从乡镇政府改革与农村税费改革的关系出发,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革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税费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从改革的试点来看,这一目标已基本达到。但随着改革的推进,更深层次的问题逐渐凸现并日益激化。这集中体现在农村税费改革为农民减负与由此所造成的基层政府财政困窘、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矛盾之中。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在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最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何敏 《武汉金融》2003,(4):48-49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共同取向.农村税费改革以规范为手段,侧重于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为农村经济建设畅通发展通道;农村金融以支持为手段,侧重于加大资金投入和开展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前者改革成果的巩固,有待于后者加快发展予以保障,加以验证.因此,务必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步伐,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7.
走进军寨     
今年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第二年。农村税费改革是国家针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不断规范农村税费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行的改革。税费改革之后,农民直接负担的农业税、农林特产税有了明显减轻。按照税费改革规定,农民在缴纳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时再各缴一个20%和10%的附加,征收的附加收入属集体性资金,实行镇管村用、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同时停止征收村提留和乡镇统筹。  相似文献   

8.
农村税费改革是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的少数县市曾进行过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效果并不理想。20世纪90年代前期,整个经济的大好局面掩盖了农民负担问题。90年代后半期,  相似文献   

9.
杜顺虎同志一直在安义县万埠镇财政所工作。2001年他出任财政所所长后,带领全所同志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在农村税费改革、加强财政监管、积极发挥财政的主观能动作用等多方面,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万埠财政所先后获得了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省农村税费改革先进集体"、"市级青年文明  相似文献   

10.
《广东财政》2003,(12):35-35
财政改革取得了新突破。积极推行综合财政预算改革,规范了预算外收支行为,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三年来共节约资金4409万元,节约率为20.86%,取得了较为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筹措粮食风险基金,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市农民减负率达85%。  相似文献   

11.
《金融纵横》2007,(17):29-30
为促进“三农”发展,国家自2001年起对农村税费进行了重大改革,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民减负增收。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形势变化,农村经济在稳定发展进程中又面临一些新的情况。本文围绕句容市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对财税、金融等相关领域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如何促进“三农”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秦超 《理财》2003,(7):22-22
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关全局,可以这样说,农村安,社会稳,农民富裕,社会繁荣。和农村、农民打交道最多的是基层乡镇,因此,搞好乡镇审计工作,规范乡镇经济秩序,确保乡村干部廉洁从政,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乡镇可用财力减少,要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就必须加强乡镇审计工作。笔者认为,搞好乡镇审计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理财》2003,(4):55-56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精神,保证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的,特制定本办法。一、转移支付的必要性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是规范农村税费制度,遏制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一项重大措施,既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又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推进农村基层政府转变职能,精简机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农民负担将明显减轻,地方政府收入也将相应减少。对此,农村基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精简机构,裁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能够促进农村发展,我国政府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农村税费改革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但是同时也加重了乡镇财政的负担,不仅使乡镇财政收入来源减少,而且还还间接地增加了乡镇财政的压力,对此乡镇政府应当积极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所存在的困难。本文就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税收进行了深入探讨,不仅阐述了当前农改后乡镇财政所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来一些改革对策以促进乡镇财政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孟德才 《金融与经济》2012,(8):50-52,44
以我国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引入DID模型分析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较显著的作用,但从政策实施的时期效应来看,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对农民人均收入提高的长期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2000—2003年三年多来,江苏省的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仍需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为了继续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外贸进出口,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发展经济、社会保障、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中国在税收政策和税收管理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村级组织承担着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管理协调农村公共事务和发展农村经济三大主要职能,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着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是政策执行的基础和前提。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三提五统”和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村级组织收入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地区出现了村级组织运转困难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9.
一、实施“三个倾斜”。增加基层财力 一是转移支付向乡村倾斜。近年来,五莲县财政将上级拨付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农业税下凋补助转移支付全部分配到乡村。其中乡镇3421万元,平均每乡镇285万元,村级1012.5万元,平均每村1.6万元,分别相当于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财力减少额的100%和73.6%。同时,对上级增资和困难性转移支付,也全部分配落实到乡镇。二是财政体制向基层倾斜。农村税费改革后,五莲县及时调整了县乡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20.
乡镇财政作为我国五级财政管理体制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在保证农村基层政权正常运转,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税的取消,乡镇财政的职能随之而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财政机构建设和职能定位,对加强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