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四川省建设厅、监察厅日前向各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察局发出通知,将联手组织开展建设工程建筑节能执法监督检查。通知中要求,各地要及时发现建筑节能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各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组织本地区自查自纠,8月底将情况上报省建设厅、省监察厅。省建设厅、监察厅将适时组织对各地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察,对各地自查白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通知中强调,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察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工作,并将这项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2.
冯娟 《魅力中国》2014,(5):85-85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工作的体现,也是群众文化生活在历史长河中的沉淀和传承。  相似文献   

3.
省纪委监察厅机关以理论学习为突破口,着眼于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完善学习制度、搭建学习平台,在“五个三”上下功夫,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试论群众文化的性质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巧慧 《理论观察》2009,(3):147-148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为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目的进行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综合性、普及性、传承性的各类文化活动。为有效地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必须掌握其性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王红霞 《魅力中国》2012,(29):192-192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社区作为城市市民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使得群众文化权利的实现更多地依靠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的管理和服务。满足群众文化需要成为基层单位义不容辞的一项职责。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6.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提高基层群众文化水平,丰富基层群众精神生活,促进国民综合素质进步的基础性工作,对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逐步提高了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本文从分析基层群众文化重要性入手,对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和对策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7.
《老区建设》2008,(23):F0003-F0003
改革开放30年来,景德镇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整合各项资金,狠抓基础没施建没,切实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改善人居环境,使重点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的精神状态有着明显的改观。通过三十年扶贫开发,尤其是重点村村级规划的实施,景德镇市扶贫开发重点村及部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劳动者的素质得到逐步增强,贫困状况明显缓解,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近日,河南省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正式进入重点检查阶段,为了保证重点检查的质量,该省财政厅、监察厅、审计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政府采购重点检查和督导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确定34个省级行政事业单位为重点检查对象。  相似文献   

9.
杨春丽 《魅力中国》2014,(19):58-58
一、结合群众实际生活,开展相关文化活动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搞好群众文化工作也要因地制宜。我国地大物博,属于世界第三大的陆地国家,地域分布明显,由于地垮热带,亚热带,温带,我国的气候各地不同,我国的地形也各种各样,有平原,山地,高原,盆地等地形,造成我国群众生活多种多样,要开展群众生化工作,也要按不同的方法去做。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这不仅是他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还是我们丰富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耍保留。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招标》2008,(20):27
5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监察厅、审计厅在首府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区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郇岩 《魅力中国》2009,(20):163-163
发展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撑,是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必要条件,我们就是要通过文化生活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但是如何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发展群众文化工作,这是我们当前应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表明了国家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视与关注,更加坚定了老区群众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兴国县是国定贫困县,几年来,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全县上下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但也应看到,社会生活的显著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也导致了人民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各种心理障碍和工种疾病也随之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注重人文关怀,培育职工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但也应看到,社会生活的显著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导致了人民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也随之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注重人文关怀,培育职工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王璐 《魅力中国》2014,(16):365-365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6.
张媛 《魅力中国》2014,(25):20-2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多元化,群众文化工作在其中承担了重要角色。群众文化工作根在百姓,旨在服务,重在建设,生命力在创新。新时期有必要对群众文化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在分析群众文化工作的作用和目标的基础上,介绍了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经验,并作了深入探索,仅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童娟 《魅力中国》2014,(26):24-24
文化馆既是群众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龙头。社区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为主体,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一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社区文化活动的兴起,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涵,扩大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外延,无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表现出与以往文化娱乐活动完全不同的时代特征。人民群众是社区的主体,面向大众,为人民服务,是文化馆的职责。那么,担负着群众文化工作任务的文化馆在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中,怎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8.
齐冠军 《魅力中国》2013,(26):48-48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也逐步由日常的物质保障需求渐扩延伸至深层的精神文化需求。由此而衍生的文化生活形态、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等一系列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也就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群众文化”。它是一种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按照美的规律,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繁荣群众文化,则成为广大群文工作者们责无旁贷的重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9.
吴丽莎 《魅力中国》2010,(22):159-159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新农村,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生产,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需要。但这一切需要一支高效的群众文化服务团队,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就如何构建高效的群众文化服务团队,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唐山经济》2005,(11):36-38
近年来,古冶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针对长期以来社隋复杂、群众民主法制意识差、法治环境差,对全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影响严重的特殊区情,以建设公平、公正的法治社会,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为目标,以实施“四五”普法规划为主线,不断完善普法工作运行机制,探索普法工作的有效实现形式,展开强大的普法宣传教育攻势,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维护了社会稳定。随着普法的深入,全区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违法犯罪、违法信访问题明显减少。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今年以来,全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案同比分别下降7%和10%。民间矛盾纠纷明显减少,逐年下降10%以上。群众依法维权的自觉性显著增强,全区信访秩序明显好转。2004年信访总量比上年下降3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