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2006年山西省西北四县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民生计的可持续性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农民面临生计问题的严峻性和严重性。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自然条件导致粗放的谋生方式,农村人口增长和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农村土地和生态退化。“环境资产的产权赋予农民”、“确定政府与农民的交易量”和“政府给予农民的补偿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的三大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农民农地产权优化的理论探索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的市场化要求政府将更多的农地产权让渡给农民,农民能否对农地产权加以优化成了农地产权制度效率能否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农民地权的"拟现状"表明,农民地权优化的内涵是农民利用地权可分与可让渡的特性,经由市场的价格机制交易农地产权来吸收政府让渡过来的利益并进一步提高农地产权价值的动态过程;优化的基本路径是政府垄断农民地权-信息不对称的竞争性农民地权-信息对称的竞争性农民地权-农民垄断的农民地权;并给出了农民地权优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提倡向农民学习——基于农民经济理性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民也是经济人 ,他们的选择充满着经济理性。全社会必须建立一个信念 :学习农民、尊重农民。我们要学习农民的勤劳、忠厚、老实、精明和自律 ;我们要尊重农民的经济理性 ,认识农民所处的环境 ,理解农民的选择意愿 ;我们要以农民乐意接受的方式来诱导农民的行为 ,并由此提高农民的预期收益 ,扩大农民的选择空间 ,改善农民的生存质量。这些应该成为各级政府制订各项农村政策的基本思路与规范政府行为的基本指南。  相似文献   

4.
信息不对称与储户的“囚徒困境”金融领域中的信息不对称是指金融交易的不同当事人不能拥有一致对等的信息,其中的某一方对另一方并非充分了解。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金融领域中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陷阶。逆向选择发生在交易之前,它是指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的交易对象,往往寻求交易最积极并最有可能被选中。道德风险则是一种事后行为、当交易达成后,其中的一方(通常是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倾16)于从事交易对方并不希望看到的高风险活动,从而使该项交易的风险——收益机制发生不对称扭曲。对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担心通常使交…  相似文献   

5.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地方政府意志主要表现为以最低成本实现政绩最大化,农民意愿则表现为以最低成本改善居住生活条件,两者存在一定博弈关系。两者之间博弈状况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发展理念、地方政府的违规挂钩行为造成农民的损失、农民的抵制成本、地方政府违规挂钩行为的收益与成本等因素。地方政府发展理念不科学、地方政府违规挂钩行为造成农民的损失较大、地方政府违规挂钩行为的收益大于成本是目前地方政府意志与农民意愿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因此,应促使地方政府树立协调的发展理念;重构增减挂钩机制,细化增减挂钩步骤;完善增减挂钩中监督机制与责任追究机制;推进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6.
品种权保护制度下育种企业与农民短期合约收益均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设计了一个二阶段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用于探讨与农民侵权问题(如留种行为)存在冲突的育种企业与农民之间实现均衡的条件。该理论模型在不确定和不对称信息的前提下分析了在短期合约条件下育种企业对农民留种行为的控制导致对育种企业与农民收益影响。  相似文献   

7.
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征地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参与者在博弈过程中运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发生委托代理问题——地方政府利用政权优势和信息优势对农民的权利实行侵害。制度不健全,难以对地方政府行为提供有效约束,要减少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滥用职权,就需要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一、农民经济合作的本质特征农民经济合作的本质是农民之间的“集体互助协作”。对于“合作”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共同工作,这是一种互助行为的体现。二是为了共同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这是利用集体力量进行自助。在自然界中,合群互助是生物的一种本能。在人类社会中,群体性的互助协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合作行为就会存在。农民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许多个人想办,但依靠个人力量难以办到或办不好的事情,需要通过集体力量加以解决。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农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要面对来自自然和市场的…  相似文献   

9.
农民增收进程中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热点和深化改革的难点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负担过重,收入过低。减负是增收的基本保障。从表面来看,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是乡镇政府乱收费侵犯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实际上却是政府实行城市偏向或歧视农业和农民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结果。所谓农民负担过重,其一重在农民负担不合理,农民承受着与其享受的公共产品不对等的沉重负担;其二重在城乡居民之间负担的不公平,在农民收入普遍低于城市居民的条件下,农民反而承受着比城市居民更重的税费负担;其三重在乡镇政府的乱收费上,而乡镇政府的乱收费是由于其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任务,而又财力紧张,只好把开支转嫁到农民身上造成的,也就是说,农民减负增收与政府行为的相关性非常大,解决农民减负增收的关键是优化政府行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想致富,要修路。二十年前这句话里的“路”指的是公路。二十年后的今天。在好政策的带领下,农民朋友们的致富之路可就多了,但是要比一比哪条路最先进最火热,当然首推“信息路”。  相似文献   

11.
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农民的“盼”,盼的内容很多,盼信息流通,盼科技入户,盼产销对接,盼市场看好,盼资金支持……今年亦不例外。农民的“盼”,确实是他们有困难,这些困难,很难用一己之力化解;媒体如实呼吁,出于一种社会责任,希望搭建一个平台,把农民的愿望,和政府行为形成对接。所以,这种“盼”,被摆到公众眼前的目的,就是提醒政府部门对号入座,能够就这些问题给出破解之道。但实事求是来说,归总这些年农民种种的“盼”,很多问题没有得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政府与农民的行为决策是制度发展完善的关键因素。本文依据博弈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政府与农民在参保中的行为选择机理,导出双方行为选择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点。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双方参保成本、提高参保收益、合理分摊参保收益和损失,会促使政府和农民向合作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3.
一、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推动了农村经济蓬勃发展。从山西农村来看,随着分工分业趋势的加强,广大农民的商品意识与日俱增,迫切要求进入市场平等竞争。然而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民,由于生产单元的分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势单力薄,处于不利地位。农民的呼声是地难种,产品难销,钱难赚。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但是处于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过程中,宏观调控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听到行政信息多,市场信息少。有的干部急于“推”农民进市场,想一推了之;有的事业部门有偿服务,部门利益为先,同农民利益两张皮;特别是中央明确指出的工农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农民”这个头衔在不少落网的贪官眼里成了香饽饽、“护身符”,他们一旦落马,立即与农民拉关系、套近乎,争着抢着做农民的儿子。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青伏法前痛哭流涕地说:“我出身于穷山沟。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原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昭耀假惺惺地忏悔:“我家祖祖辈辈是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还有许多贪官也都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这些贪官在权高位重时,从不提与农民有什么关系,一旦劣迹败露,就把农民拉来做“垫背”的。很显然,此举无疑想证实自己出身清白,换得别人同情,争取宽大处理。  相似文献   

15.
笔者近日在乡镇调查时,听许多农民朋友反映,他们很想与懂法律的专业人士交朋友,特别盼望城里的律师能下乡来给他们做帮手。现在农村经济发展非常迅速,许多农民在致富过程中,更注重掌握和运用国家的法律法规。尽管普法教育提高了农民的法制观念,可他们掌握的法律知识相对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来说仍显贫乏,加之新形势下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农民掌握起来仍有困难,正如他们所说:“这个法,那个法,可遇到事情,就是干着急没办法。”  相似文献   

16.
近来笔者参加乡、村社教工作,带着李瑞环同志关于"要了解人民群众在想些什么"的指示精神在农村进行调查中发现,当前广大农民最关心的事情、希望、要求是:农村最需要人才、资金和信息;农民们最欢迎察民情、知民心、办实事、帮民富的领导;最盼政策兑现、科技下乡、资源开发、重视教育;最怕政策变、领导说了又不算;最愁致富无路、办事无人、创业无钱;最烦乱摊乱派、要吃要拿;最忌假大空、花架子、瞎指挥;最讲究礼貌待人、文明办事、实际效益、尽快富裕、普遍富裕.同时广大农民还普遍要求建立健全科技推广网络,加快农村科技普及和推广工作;要求有更多的科技人员下乡传授技术;要求各类传播媒介多介绍农村实用技术;科技报刊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17.
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并有效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这是贯彻实施《民法典》精神的应有之义,其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可以实现统合农地资源利用以及农民收益增长的双重价值目标。然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并非易事,从理论层面审视,由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客体维度的二元划分与整体性规范意涵的模糊,导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被束之高阁且流于表面;从实践层面观察,由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成本高昂,造成农民权益保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公共利益理论的适用,需要对地方政府逆向选择的行为与政府的职权性定位予以分析阐释。为此,一方面,以明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私权属性为规则入口,逐渐提升政府作为"守夜人"的主导功效,推进现有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实体性与程序性规范有效落地;另一方面,借助内生型与外生型中介服务机构的资源聚合作用,依托农民权益救济的"避风港"规则,形塑《民法典》实施下协调、周严的农民权益保障规范体系,从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8.
农民市场信息获取与发布的不对称性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全国15个省份41个村庄的1144户农民面对面问卷调查,从农民的视角出发分析农民市场信息获取与发布的不对称性.发展信息结点、实现农民市场信息获取和发布的对接、建立"自下而上"的双向传播模式是有效化解农民市场信息不对称劣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金融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组织化和市场建设。农村金融的发展不应该也不能按照城市金融模式,而主要靠整合政府、市场、农民、金融各方力量,通过"社会共建"模式,挖掘植根于中国土壤的各种社会资源,形成系统合力,引导市场建设,建设机制运行、农民受益的良好金融生态,缓解金融机构人手不足、业务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的现行保险条款作为假定条件,采用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对农民与保险公司的行为做出模拟,得出了"保费将越来越高、投保农民越来越少"的结论.为防止这种局面的出现,政府可考虑出台<农业保险法>对大宗农产品实行强制性保险并制订与之相配套的小额信贷、病虫害防治、灾害救济政策;加大科研投入,绘制各县域的风险损失图和频率图;同时为下一步乡镇、村一级的费率分区做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