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正> 《中国地产体制改革研究》一书,是青年学者贾忠文的新著,已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地产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认真的剖析。作者向人们介绍了这样的事实,即地产乃是当房屋与土地紧密结合,并从第一、第二产业中分离出来,进入商品流通市场,其特定经济形态得到确立  相似文献   

2.
1992年7月,我去泰山脚下 参加了一个作品讨论会。会 议云集了不少著名的评论家、作家和学者,还有泰安市的领导同志出席,可见这部被讨论的作品是不太一般的。 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37万字之巨,名字叫作《路》。它的作者是山东省的青年作家宗良煜和谭践,作品的主人公则是泰安市乡镇企业局局长孙继业同志。  相似文献   

3.
农民写专著     
农民写专著永强,天林,松榛说起著书立说,那可是教授、学者的专利。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新华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我国第一本研究文房四宝的专著─—《中国毛笔》,作者却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就是山东省莱州市苗家镇后李村的李兆志。1961年,李兆志初中毕业时,因...  相似文献   

4.
粽叶飘香,清风送爽。2009年5月30日,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财经类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相聚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共同探讨财经类学术期刊的特色与评价、创新与发展。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副会长、《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主编姚申介绍了中国出版改革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圣经》是世界上发行最多的印刷品。如果你认为《圣经》只是一部宗教大书就错了,其实,《圣经》充满了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要素,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圣经》中的理财故事俯拾皆是。不信,你看——  相似文献   

6.
我爱《中国乡镇企业会计》,因为她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对《中国乡镇企业会计》的爱,归纳为三句话。第一句话是爱“读”。读《中国乡镇企业会计》其乐无穷,是一种精神享受。尽管她是一份专业性较强的刊物,但她很有特色,通过《中国乡镇企业会计》这个窗口,我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业务水平,透过这方小天地,我看到财会人物的风采,看到了编者、作者、读者融洽一体的感人场面。这份刊物还让我结识了各地的朋友,因而我百读不厌,常读常新,常读不倦。第二句话是爱“评”。《中国乡镇企业会计》是一位挚友和良师。她方向正、目标明、内容实、…  相似文献   

7.
作者写的《差距》一书出版后,有不少人指责作者在“唱衰”中国企业。真是这样吗?如果真正懂得了我们的差距,是源于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差距,自然就可以分辨我在“唱衰”什么。所以,沿着《差距》这一思路,我在《榜样》中,旗帜鲜明地对中国优秀企业提出:经营企业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一点——不死才是硬道理!与《差距》只着重于问题不同,《榜样》的重点是为中国企业提出解决方案——比如我花了两章,近三万字的篇幅研究了IBM九十年成长真相,从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伟大的公司是如何成长的。自始自终,我一直都在一个基本使命下…  相似文献   

8.
在缤纷灿烂、令人眼花缭乱的杂志海洋里,我独钟情于《中国审计》。  相似文献   

9.
广州增城永和开发区新元路李朝明:我是一名参加工作3年的年轻人,有幸读到《创业者·财富版》第9期,我比较喜欢《心有多大,世界有多大》,此文印证了思想决定命运这一真理;《网络打工者,电脑犯罪毁前程》给我心灵不小的震动,一位原本前途光明灿烂的才子,就这样被金钱所毁,令人痛心。我比较偏爱《红尘》、《点石成金》和《理财》等栏目。在此,我真诚祝愿贵刊越办越好,助我们更多的打工者早日踏上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
建军80周年前夕,读到青年军旅作家廖根固的长篇报告文学新著《怀念英雄》(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令人震撼,令人感慨,令人动容。  相似文献   

11.
“金华杯”青年城市科学论文竞赛述评以“21世纪的中国城市”为主题,由中国城科会《城市发展研究》编辑部和金华市名城创建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金华杯”青年城市科学征文活动圆满结束了。这次征文得到了全国广大青年的大力支持和踊跃参加。论文作者有大学生、硕士生...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2月16—18日,由《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主办、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和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中国会计评论》的20余位编委、理事以及来自120所高校和媒体单位的近4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16日下午举办了博士与青年学者论坛,香港中文大学顾朝阳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靳庆鲁教授分别作  相似文献   

13.
书讯     
张涛 《中国企业家》2003,(7):151-151
彼得斯的这本《迫求卓越的激情》甫一出版,便引来争议声一片,《中国企业家》杂志亦在2003年第6期杂志中刊出书评《岂可再乎?》,认为作者脱离了他写作上一本书《追求卓越》时的踏实研究态度。作者的研究态度是否踏实,我们仅从字面上是很难断定的,但我认为,作者不断在文中体现的对上一部作品《追求卓越》中的种种观点抑或坚持、抑或反思倒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伴随着《追求卓越》的成功,作者抛却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刘易斯·芒福德博士的巨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及前景》,现已由倪文彦、宋俊岭译完,12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芒福德博士是西方城市科学界一位久负盛誉的学者。他的《城市发展史》这部宏篇巨著,是作者数十年潜心研究与反思的成果。该书的创作动机是,为了使人们在当今世界危机  相似文献   

15.
书讯     
[人文]《袁氏当国》 唐德刚是一位颇有影响的海外学者,他的著作《胡适杂忆》、《晚清七十年》等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本书是其最新力作,主要描述"上自国父孙中山缔造共和肇始,下逮蔡锷护国运动兴起,袁世凯当国逆历史潮流而动终告覆灭的寥寥数年景象"。文风犀利,论从史出,引发我们对民族生存境遇的深度思考。作者:唐德刚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 定价:17.00元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我国著名品牌战略专家翁向东的新著《本土品牌战略》里,作者一方面以学者的严谨构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翁氏品牌理论体系,一方面将这个高度抽象的理论体系具体化,完完全全地站在中国企业、民族品牌的角度生动地论述了它的应用。低成本营销与创建强势大品牌第一,低成本意味着小规模的资本  相似文献   

17.
在读《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之前,对于费孝通先生,我多少了解了一些片断,依稀记得《小城镇,大问题》,也敬佩人文泰斗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情怀,甚至我还买了《乡土中国》以备读,但对于费老的印象,总体上则是不明觉厉的感觉。《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映入眼帘的时候,"中国人的自觉"率先触动了我,这一立题很贴当下中国的脉搏,而"中国文化的自觉"的倡  相似文献   

18.
风尔 《企业文化》2004,(12):86-87
大约十年前,萨缪尔森第一版《经济 学》中文版在中国刚问世时,曾刮起一股 旋风,青年学生差不多人手一册大红色 封面的两卷本《经济学》,我也抢购了一 套,至今仍是书架上的压轴之作。曾硬着 头皮看过一阵子,但最后还是放下了,从 此没有再翻过。刚刚拿到手上萨缪尔森 最新出版的《经济学》,让我颇感吃惊的  相似文献   

19.
导师马云     
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7,(22):38-39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年导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热,导师是张海迪;九十年代出国热,导师是俞敏洪;21世纪前十年创业热,导师是马云——你单看《赢在中国》就知道了。"教英语的有几个能把公司弄到海外去上市的?现在就两个,一个我,一个马云。"俞老师说,"只不过我是我这块里边(教育)  相似文献   

20.
悠悠岁月,绵绵情缘。伴随着《中国乡镇企业》杂志的诞生与成长,我成了贵刊的老读者、作者。我在全国一级的期刊发表处女作,就是《中国乡镇企业》杂志了。记得那是1991年,我在同仁的指导下,几经推敲,写了一篇调查报告。当时,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稿的,结果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