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明 《老区建设》2010,(11):30-33
三峡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水利工程,其百万移民特别是近20万外迁移民的安置问题一直备受全国关注、世界瞩目。三峡移民的安置是影响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隐患也在移民。根据规划,三峡工程蓄水175米时,最终移民将达120多万。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是中国最具地方特色的地域之一,四面环海,但拥有众多岛外移民.海南岛原住民的地域文化、 移民各自带来的自身地域文化、 岛屿文化、 海洋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等,在这座美丽的小岛上碰撞、 交融,在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和地理位置人文景观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海南文化.作为岛屿文化典范的海南文化既有其保守的一面,更有着内陆地区少见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付丹 《老区建设》2009,(19):23-23
效能是素质的体现,是形象的反射,是迅速达到目的的手段。在战场上,效能就是胜利;在抗震救灾中,效能就是生命就是减灾;在农业生产上,效能就是高产就是丰收;在国家建设中,效能就是国富就是民强。而体现在移民工作上,效能就是公平就是高效。维护和满足水库移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的使命。公平和高效是帮助我们完成使命的法宝。  相似文献   

4.
唐利 《老区建设》2013,(21):32-35
江西省是水库移民大省,先后兴建各类大中型水库289座,有各类水库移民357.3万人,其中,大中型水库搬迁移民171.5万人,淹地不淹房移民83.9万人,应迁未迁移民18.2万人,政策性农转非移民10.7万人,让迁移民21.2万人,小水库移民51.8万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政策实施从2006年开始,至今近8年,移民扶持按照制定的目标,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移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稳定提高,移民已基本从解决温饱过度到巩固温饱成果,建设优美生态乡村,不断增加收入上来.  相似文献   

5.
云阳之变     
云阳是三峡库区第一移民大县,也是库区最早设立的移民新城。没有移民,就没有今天的新云阳。那么,身处云阳新城的移民们,是否也像这座城市的外观一样,过着欣欣向荣的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移民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难题。落实移民政策直接关系到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库区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库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坝上库首秭归县动态移民达10万人,动迁人口占全库区的10%,占湖北省库区的70%,涉及移民众多,情况复杂。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秭归县在正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重庆市移民局对外宣布.三峡重庆库区移民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共搬迁安置移民102.4万人。作为世界水库移民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迁徙.三峡移民为三峡工程的兴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惊天义举.将在共和国建设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在重庆直辖10周年来临之际,本刊“百年西部人物”栏目打破常规.第一次将选择目标投向了一个群体——三峡百万移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陈洁琼 《黑河学刊》2013,(8):49-50,58
分析《左传》、《史记》中有关秦移民的记载,发现商鞅变法后,秦国移民在种类、数量、规模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为传统移民方式战争性移民的发展,以及新式移民种类政策性移民出现并日益成为主流;商鞅变法规定"令民为什伍,相牧司连坐",表达了对移民控制的要求,同时移民已经被用作排除变法阻力的一种政治手段。关于商鞅变法中招徕三晋之民的争议,笔者认为是存在的。商鞅变法与秦移民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历史上,唐代是移民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民族最杂的一个社会,虽然这不是完全遵循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但移民的冲撞、融合给当时社会带来了经济开发、民族交流、南北混合等一系列新的变迁特征。唐代人口迁入的特点是周边各族与各国内向内地大量迁移,而迁出的特点则是狭乡人口向宽乡迁移,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迁移,以及时多时少的逃户和动乱时期的南迁。此外,还有募民戊边屯垦、配流滴边、灾荒移民就食等官安置形式,而士族官僚的迁移则有中央新贵迁徒京畿、旧士族移贯和士大夫的“宿住”、“讲学习业”等自发迁移。这种迁移不管是自发性的还是强制性的,它都影响了人口分布的格局,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开发,促进了神经活动与新因素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周勇 《今日重庆》2006,(6):102-105
“湖广填四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经济性移民,它始于府强制移民到支持鼓励性政策移民的转变,由被动的政治性移史上的一次大开放和四川社会的大重塑,是中华民族文化交流政府主导、政策推动,完成于人民群众自愿迁移,实现了由政民向自发性经济移民的转变。同时,“湖广填四川”也是四川历融合的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11.
“我是5号”,“我是9号”——镇岗乡镇下坝集中安置点的移民拿到自家的新门牌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为了便于移民工作的公开公示、便于移民的通信投递、便于移民的后续帮扶,近日,安远县对全县各类移民搬迁安置的移民进行了统一编号、挂牌,这标志着该县的移民扶贫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到目前,全县已有228户移民领到了新门牌,钉在自家的大门上。  相似文献   

12.
数据     
《新财经》2013,(1):11-11
近日,《中国国际移民报告》正式发布,据中国国际移民蓝皮书对我国国际移民的移出数据分析:2010年,我国海外华人华侨数量超过4500万,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2011年,中国对世界几个主要的移民国家永久性移民数量超过15万人,其中在美国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达87017人,在中国国际移民总数中排名第;足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相似文献   

13.
泰山乡间行,处处美景秀。 从泰山集镇出发,沿泰山河行进,一幢幢整齐划一的楼房,掩映在蓝天白云、青山葱绿之间,显得格外美丽。在沿江和滨江等移民集中安置区,住着206户820名移民户,这些从崇山峻岭中走出来的深山移民不仅住上楼房,实现了“盖房子”的安身第一步,也朝着“抓票子”过好日子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被邓小平誉为“好口子”的江西省鹰潭市,其扶贫与移民工作在一个点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一、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重庆的劳动力转移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三峡移民”。具有强制性、整体性和地域性。转移方式分为就地后靠和外迁移民两种.移民类型分为城镇移民和乡村移民,规模较大,有“百万移民”之称。2000年底三峡库区移民总数为207793人.主要以乡村移民为主.其中又以县内安置为主:2003年底总移民人数达到691034人.以城镇移民为主,县内与县外安置并重;  相似文献   

16.
“三西”移民是在政府的社会政策引导下所产生的贫困农户的自愿行为,是西北贫困农户走出贫困的第三条路。本文以类型比较为原则,以实证资料为基础,选择了移民的迁移原因、迁移决策、预期希望及目的实现度等主观指标进行分析性描述,以期在微观层次上“趋近性”地宏观反映三西移民整体正向迁移的直接动因及目前预期希望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7.
移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移民生活是一个颇具时间性的变量。本文基于作者提出的“理想的连续性”假设,选取处于移民基地建设初期的一个村庄的移民生活在微观层次上进行分析性描述,以期在“初期”这一端点上“趋近性”地宏观反映移民社区建设初期移民的生活与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重建家园,不忘维护生态环境;安排生计不忘移民发家致富●面对水情水害,汉寿人以特色产业、避洪农业、效益农业调整农业结构  相似文献   

19.
工程移民作为一个社会过程,一方面它表现为政府与移民的互动过程,另一方面它又内在地包含着两个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社会过程;旧的社会解组和新的社会整合的过程。而且这两个方面是有机地耦合在一起的。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工程移民问题的研究并指导工程移民工作的实践,对于实现变移民为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促进社会学学科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占端萍 《老区建设》2009,(21):38-38
在新阶段,如何适应移民工作形势任务的变化,乐平市移民办立足库区发展和移民致富,通过调整和完善新阶段移民工作规划,帮助移民瞄准脱贫致富的目标,谋划好一条实现增收致富的产业化扶贫发展路子,并在资金项目的安排上集中力量给予扶持,帮助大中型水库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