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物     
《商界》2010,(8):18-18
在监狱度过1035天后,中航油集团原总经理陈久霖,以曲线方式重新进入国资委企业的“队伍”。从陈久霖更名到陈九霖,原晓由大王将担任葛洲坝国际副总,公众更关心其中的程序合法性。  相似文献   

2.
林玲 《商业文化》2005,(6):36-37
陈久霖被新加坡警方正式逮捕,受到当地司法机关的正式指控。陈久霖个人面临总共15项罪状,根据新加坡有关法律,如果针对他的上指控全部成立.他将面临最高长达70年的监禁。  相似文献   

3.
悲情陈久霖     
陆新之 《商界》2010,(8):68-71
中国商业史上向来不乏“老将出山”,但没有一次老将出山会惊起这般波澜。 6月12日,陈久霖应邀在北京大学为100多名总裁进行了一场《上市与并购实战回顾》的演讲。在记者问及他的工作时,他做了低调的回应;6月14日,葛洲坝公司网站上贴出了陈久霖的照片:原来陈已出任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不过,公司网站在介绍陈的时候,将他的名字换成了陈九霖……  相似文献   

4.
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一个远去的记忆,一个偶尔悲情偶尔激昂的中年落魄男人,这就是陈久霖试图让我们相信的全部。  相似文献   

5.
龚健 《致富时代》2015,(1):23-24
2004年11月29日,由于石油期权投机交易亏损5.5亿美元,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中国航空油料(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CAO)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这一事件令世界震惊。得益于其母公司在中国航油市场的垄断地位,从1997年开始,CAO在总经理陈久霖的领导下迅速占领了中国航油市场。为了扩大生存空间,CAO自2001年上市之后还大力发展了石油实业投资和国际石油贸易两项业务。虽然在随后几年里良好的业绩为CAO和陈久霖个人赢得了荣誉,然而,危险的种子——石油衍生工具投机早在上市之初就已经埋下。最终,2004年的石油大牛市成了"埋葬"CAO和陈久霖个人职业生涯的坟墓。本文就中航油事件进行回顾,发掘其中原因,给出相应总结。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关》2005,(3):20-20
2004年12月的北京早已是天寒地冻.但位于赤道附近的美丽岛国新加坡却依然是炎炎盛夏。北国和南国气温的差别一如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原总裁陈久霖前后的两重心境:一种是明星企业家呼风唤雨的春风得意.一种是赌徒输光后“撕心裂肺般的疼痛”。仿佛就在一夜间.陈久霖和他的中航油就从天堂跌到地狱。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航油(新加坡)前总裁陈久霖的薪酬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国有企业的经理人激励如何兼顾企业的长期利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物     
《中国对外贸易》2005,(7):20-20
曾荫权:当选香港特区新的行政长官人选;格林伯格:保险“教皇”挥别保险帝国;陈久霖:将面临最高70年监禁。  相似文献   

9.
陈久霖闯荡海外市场7年整,冰火两重天。一个因成功进行海外收购曾被神话般称为“买来个石油帝国”的石油大亨,却因从事投机行为造成5.54亿美元巨额亏损而轰然倒塌;一个引领亚洲经济潮流,年薪490万新元的“打工皇帝”,因在期货市场的违规操作行将站到新加坡的法庭上接受审判,谱写了人生的悲歌。  相似文献   

10.
陈久霖揭密     
历史往往会出奇的巧合。1995年,也是在新加坡,巴林银行驻新加坡交易员尼克·利森(Nick Leeson)在投机性外汇交易中损失12亿美元,导致这家老牌英国银行倒闭。差不多10年后,历史重演。2004年年底,新加坡爆出巨大新闻,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China Aviation Oil)在石油衍生品交易中亏损5.5亿美元,公司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顷刻间灰飞烟灭。中航油(新加坡)的掌门人陈久霖也成为了新加坡金融市场上的“第二个利森”。《商务周刊》记者通过多方采访,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陈久霖。作为事件的“导演”,他的生活经历、成功道路,个性以及他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了他的思维和决策,并最终滑向“深渊”。值得指出的是,中航油的代价无疑是巨大的,但不应该仅仅归结为陈久霖的个人悲剧,它留下的一个更大的现实意义是:中国的境外资产在国际酱市场上搏击风浪的使命,不仅仅是个人的使命,而应该是一个融合企业家精神、公司完善治理结构、有效的外部监管的系统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陈久霖案件给我们的重大启示是,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国家必须担负起保护起点公平和竞争过程公平的责任,必须对涉及到公共秩序,特别是信息披露、规模交易等事项,采取严格的监管责任。  相似文献   

12.
《商》2012,(8):24-26
城乡致富从中国航油(新加坡)公司任上风光无限,到被指控隐瞒石油期权交易的巨额亏损等罪名而判刑入狱1035天,在转战互联网等传闻后,低调出山任职葛洲坝集团的陈久霖(现名陈九霖)突然又被推到了媒体的风口浪尖上,媒体对其重新任职央企高管进行了种种评议。  相似文献   

13.
徐瑞芳 《商业文化》2007,(12):60-60
2005年,有关中国企业家的悲剧纷纷上演,唐万新的全面溃败,黄宏生的身陷囹圄,陈久霖惊人的亏损,倪润峰莫名其妙的被骗,以及顾雏军的正式批捕等等。有意思的是,很少有人总结这些企业家败走麦城的深层次原因,大众的怒火被这些悲剧的浅表性要素点燃,他们把愤怒的口水吐在这些具体的企业家身上,道德的审判完全掩盖了对体制的思索。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从20万美元起家,历经数载,由小到大山弱到强,发展到事发前的几十亿元资产,这是事实,自古以来,成王败寇“中航油事件”爆发后,陈久霖从“打工皇帝”的颠峰一夜之间液沦为“千古罪人”。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他是要为次豪赌负责,逝者已逝,以昭来者。正如他所言,“纵有知知罪,我心坦然对,竭忠为大众,失误当自悔。”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思考。我们就相关问题,有幸采访了中国管理学院教授。知本经营管理专家艾强博上。  相似文献   

15.
谢鹏 《商务周刊》2008,(1):60-62
陈久霖和中航油的悲剧让国资委痛定思痛,开始在央企内部力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陈久霖"之鉴2007年12月1日,在北京举办的2007中国风险管理标准化国际论坛上,与会的央企领导们再次提起了3年前的中航油陈久霖事件。"中航油事件对我们提高对风险的认识是一个教训和反思。"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周放生对《商务周刊》说。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从20万美元起家,历经数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到事发前的几十亿元资产,这是事实.自古以来,成王败寇."中航油事件"爆发后,陈久霖从"打工皇帝"的颠峰一夜之间沦为"千古罪人".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他是要为这次豪赌负责.逝者已逝,以昭来者.正如他所言,"纵有千千罪,我心坦然对,竭忠为大众,失误当自悔."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思考.我们就相关问题,有幸采访了中国管理学院教授、知本经营管理专家艾强博士.  相似文献   

17.
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集团内部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是中国航油集团的控股子公司。该公司自1997年以来,凭借对国内进口航油市场的实质性垄断,净资产由16.8万美元增至2003年的1.28亿美元,6年增长762倍,成为股市上的明星,其总裁陈久霖也被评为"亚洲经济新领袖"。然而正是这样一家公司,2004年11月29日突然向新加坡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原因是公司在此前的石油衍生品交易中出现约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事件披露后,新加坡投资者称其为自1995年巴林事件后最大的金融丑闻。  相似文献   

18.
其实何伟是半路出家进入外贸行业的,20世纪70年代初,他进入一家工厂做学徒。不过那段工作经历,在他看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那些朝夕相处的工人身上,他学习到了朴素的品质;基础性的工作练就了他在工作上追求精细和完美的作风。“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克服了许多困难,拓宽了眼界,磨练了意志,学到了方法,形成了习惯,找到了自信。”在挚爱中兼容辛苦,  相似文献   

19.
五月,桃花红了,柳树绿了。市场的想像宅间被点燃了。奥运圣火在世界、在中国手手相传,我们的心为之激荡。就在圣火点燃的那一刻,我们在思考,作为一本财经类杂志,该给读者提供一点什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想到了旅游。届时,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云集中国,共襄盛事,少不了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国家作一番逍遥游。  相似文献   

20.
白友文  陆一帅 《浙商》2010,(15):90-91
一个很Q的亲情版机器人离开了自动充电底座,在屋里昂首挺胸巡逻了一圈。收到一个指令后,它来到小朋友面前,开启了视频。在另外一端的屏幕上,妈妈通过机器人身上的摄像头看到自己的小宝贝在那一刻的惊奇与喜悦。小宝贝很开心呦,对着机器人手舞足蹈,一不小心,他的小手打在了它身上,它做出了伤心的表情。小朋友知道错了,轻轻地抚摸了下它的头,它给小朋友做了个笑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