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8):241-244
创新创业是我国当前的国策,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使国策良好的贯彻下去,系统工程良好的运转,必须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中,高职院校占据大半壁江山,并且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践机会较多,动手能力强,创新创业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因此,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探讨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侧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期望抛砖引玉,引导创业者掌握必要的创业团队建设、财务管理、企业法律保护、宏微观经济学及创新创业应用能力培育等,促进创新创业者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6,(29):240-241
我国现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没有融合到整体的教学体系中,致使创新创业教育脱离了学科专业。本文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及社会背景出发,建议通过将创新创业课程融于教学环节,鼓励计算机学生依托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以"互联网+"思维洞悉传统行业转型突破点;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走进一线,熟悉本专业产业化流程,储备创业资质,温故知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培养团队合作、资源整合能力。三者有机结合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创新创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有阐述.我国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教师也要转变以往的"注入式"教学手段,注重提高学生的探索应用能力[1].本文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为例,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以及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20,(4):254-256
高职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更有一定优势。高职院校建立成果孵化体系,科技创新是主要的创新创业方向,有助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孵化的现状,指出存在项目成果的转化率低,缺少一批高质量的创业导师,创新创业团队需要克服盲目乐观,孵化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将区校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基地打造成"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并进行了具有服务性和开放性的运行体系设计;归纳了通过"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创新训练、技能大赛、技术研发",拓宽创新创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双创”背景下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适应高职院校发展实际,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本文总结了目前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其有效融合模式,为更好地将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未来职业的发展规划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就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协同运作,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读书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打造一支专业化、现代化的教学团队是当前高职教育振兴与发展的关键,本文从高职教育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工作和实际操作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典型性问题,论述了在当前就业与竞争形势下高职院校进行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提供了以工学结合为途径的高职院校展开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和方法,希望为高职院校进一步做好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工作,加快教学团队建设,实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创新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实践探索。而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则是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扮演着组织者、实施者和研究者角色的人民教师。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关于师资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我国各行业都需要创新型人才,由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开展上要将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许多高职院校在办校多年的经验上,认为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下,同时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协同式发展,不能偏向于弄一方面的单一发展,高职院校应该讲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从而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对该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5,(23):239-241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还不够理想。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制约因素,提出建立弹性学制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制度;对接社会需求,将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设高素质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创造宽松便利的创业环境和条件;推进创业教育实践环节;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创业教育等推动高职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就业指导全过程,以体验式教学为主体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业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大创业”就业理念。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7,(4):186-189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和引导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大学生的需求,针对当前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中,重新建构汽车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开展创业教育,鼓励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实施合作学习型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牢固树立创业理念,明确创业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创业教育中教师教材建设,以及校企合作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等措施,为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素质教育和创业能力训练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5,(32):193-194
顶岗实习教育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近年来学生普遍反映实习企业交通不便,技术性招聘岗位少等问题。创客团队极具发展潜力,但在创业初,面临招聘难、房租贵等问题。高职院校将优质创客团队引入校园,设立创客模式的特色实习基地,将能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同时具备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6,(34):252-253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如何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实践探索,提出了"课程主导、丰富载体、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已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这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更为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抓手。通过对现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情况的研究,根据机电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特点,提出了将人工智能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时代教育实践体系,通过理论基础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实训教学、创新创业实践等一系列的培养计划达到培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校、学生与社会沟通的一座桥梁。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努力为培养创业型人才营造环境。通过对高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其发展中的特点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目标与模式,提出了高职院校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改革步伐从未止步,探索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创新能增强学生的财务决策能力。随着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创业教育,学生的创业计划也备受学生和企业的关注,但学生撰写创业计划中的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时遇瓶颈。那如何进行真正的高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创新实践?将大学生创业计划引入并运用到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就是该文值得探讨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响应政策,将创新创业逐渐融入《药物分离纯化与制药工艺》的教学当中,制定了相关措施来提升我国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上课当中;与医药类企业公司进行合作,给学校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开阔学生的视野;还有增强师资建设,加强教学实践硬件建设,举办药物分离纯化与制药工艺的实践比赛等措施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起到了一定帮助。本文对基于创新创业模式下的药物分离纯化与制药工艺教学改革与实践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为积极应对高校严峻的就业压力,拓展大学生就业途径,从国家到各高校都高度重视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素质培养。随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不断改革,高职大学生创业的意识、创业心理素质、创业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实践环境等因素制约,目前的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教育需要改善。要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工作,具体措施包括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创业课程体系、打造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强化学生创业实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