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针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对自创商誉不予以确认的问题,通过对自创商誉本质的剖析,阐述应当确认自创商誉的理由。认为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一样都能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收益,符合资产确认的条件,因此应对其加以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2.
究竟是否应该确认自创商誉,这主要取决于是否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本文认为商誉(无论是自创还是外购)都是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一种无形资源,且基本符合确认的条件,因此主张应对自创商誉也加以确认和计量,但考虑到自创商誉的特殊性,可将自创商誉作为永久性资产(不摊销)进行披露,但需要进行减值评估。  相似文献   

3.
企业自创商誉确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会计角度,确认自创商誉符合会计目标、会计原则的要求;从财务管理角度,自创商誉是企业内部的一项重要经济资源.在资本运营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企业战略制定和政府宏观调控角度,确认自创商誉是企业内部进行经营管理的要求,也是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因此,自创商誉的确认具有必要性.同时,自创商誉满足资产的定义.满足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它的确认又具有可行性.在已经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自创商誉应该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4.
胡楠 《中国电子商务》2014,(19):198-198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自创商誉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然而有关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等问题却一直处在争论中.本文通过对几种反对自创商誉确认的观点进行反驳进而阐述自创商誉确认的必要性,并对现今企业自创商誉计量的方法与其适用范围做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5.
黄维干 《商场现代化》2007,(27):360-361
<正>一、商誉的初始确认与计量商誉从来源看,可分为合并商誉(或称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由于自创商誉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难以可靠地确定其价值,故而在传统上,仅对合并商誉计量入账,对自创商誉则不予确认。  相似文献   

6.
赵丹 《中国电子商务》2013,(20):165-165
自创商誉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多个方面积累的卓越的管理人才、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制度、良好的社会关系、优良的企业品牌、优越的地理位置等无形资源,给企业带来超出同行业平均获利水平的超额利润。自创商誉不能离开企业单独存在,其所带来的超额利润能够予以计量,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因此自创商誉应该确认为企业的资产。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自创商誉研究的发展,概念及其构成,得出自创商誉应当予以确认的结论,然后就如何进行商誉的表内确认和表外披露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自创商誉是衡量企业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如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创商誉的并未列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也没有比较统一的意见去计量。然而无可非议的是自创商誉的重要性。若自创商誉能够准确计量和确认,不论是对于企业自身还是整个经济市场的意义都是非同小可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自创商誉无论从经济意义上还是从会计理论上都应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8.
目前商誉按来源分为外购和自创,并只确认和计量外购商誉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这严重违背了商誉本质的内在一致性,致使学术界长久以来争论不休。本文通过对企业并购过程中商誉价值的形成过程研究后认为外购商誉的实质就是自创商誉,外购商誉只是自创商誉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过程,并得出商誉只有一种即自创商誉的结论,清除了商誉长期的名称混乱。  相似文献   

9.
目前理论界对自创商誉计量没有统一的认识,实务界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处理方法,因此,自创商誉计量问题成为商誉会计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及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实物期权理论,对自创商誉的计量进行了一种完善、创新根据自创商誉的本质范围和特征,对其进行期权识别,作为其计量的起点:同时结合会计确认、计量的要求,构建基于期权理论的自创商誉计量模型,并以实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0.
获取超额收益能力的大小是商誉的计量标准,商誉的确认实际上是有赖于计量的。只有通过计量,确认才有实际意义。由于自创商誉形成的复杂性,使会计的计量复杂化了,按照传统的商誉会计理论很难对自创商誉进行可靠的计量,其可靠性是相对的,有些情况下,估计成本和价值不失为资产计量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获取超额收益能力的大小是商誉的计量标准,商誉的确认实际上是有赖于计量的,只有通过计量,确认才有实际意义。由于自创商誉形成的复杂性,使会计的计量复杂化了,按照传统的商誉会计理论很难对自创商誉进行可靠的计量,其可靠性是相对的,有些情况下,估计成本和价值不失为资产计量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商誉问题一直是会计领域的课题,近年来随着企业并购浪潮的高涨,自创商誉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认为自创商誉应被视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加以确认,同时提出了有关自创商誉确认和计量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3.
潘思羽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6):128-12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产权交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会计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和争议也越来越纷繁复杂,自创商誉的确认就是其中之一,经过若干年的研究与探索,国际和国内会计界对外购商誉作为资产确认已基本达成共识,但自创商誉的确认在会计实物中至今未被认可,这个问题也一直是会计界争论的焦点。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商誉特别是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确认与计量自创商誉无论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是提高会计实务水平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从外购商誉与自创商誉的关系、会计要素确认的原则以及自创商誉确认的必要性和现实性等方面谈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敏 《商业会计》2008,(7):13-14
由于自创商誉为企业带来的未来超额利润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价值难以计量,对其确认一直都会计界争议的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会计环境的变化,对自创商誉问题的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从自创商誉确认、计量、会计处理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由于自创商誉为企业带来的未来超额利润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价值难以计量,对其确认一直都是会计界争议的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会计环境的变化,对自创商誉问题的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从自创商誉确认、计量、会计处理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商誉的定义出发,全面对比了国际会计准则对商誉定义的确认。对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进行了区分,重点对自创商誉、外购商誉和负商誉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对新准则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李忠霞  韩梅 《中国市场》2008,(18):48-49
目前,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和计价问题已日益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自创商誉是否予以确认成为争论的焦点。长期以来,传统会计对于企业外购商誉进行了确认,而对自创商誉却不进行确认,这种做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我认为应该对自创这一真正意义上的商誉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和摊销。在此,就自创商誉问题提出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浅议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商誉的定义和本质角度剖析了自创商誉应加以确认,只有对自创商誉进行合理的确认,才能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同时避免企业在产权交易中因不合理的评估价值而使企业蒙受损失。而商誉确认的难点在于计量。计量商誉应同时运用超额收益法和割差法,以超额收益法为主,割差法为辅,以割差法估算的结果去调整与验证超额收益法的结果,这样商誉计量的结果可以做到相对准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于自创商誉是否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商誉符合资产要素定义,具有较强相关性,尽管其难以计量以及可靠性较差,但并不足以妨碍其作为一项资产在会计报告中列示.  相似文献   

20.
浅谈商誉会计的确认和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时代使得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管是自创商誉还是外购商誉都应该加以确认,并且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商誉确认和计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