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构造企业产权制度景志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微观基础和重要前提;而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点,在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构造新的企业产权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真正走向市场,成为市场的主体。一、构造企业产...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主体。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正> 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综合治理。但治本之策在于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彻底转换,构造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此,应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实现以下十个转换:1、转换政策导向,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政策导向。但目前企  相似文献   

4.
企业活力不强,经济效益偏低,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过十四年的不断探索,总结,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正向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主旋律的轨道迈进。财政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一种主要手段,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优劣,又直接影响到财政状况的好坏。因此,财政部门理应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问题作为我们的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胡耀坤 《企业经济》1992,(12):13-14
<正>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在于实现国家与企业责、权、利的制衡企业经营机制指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造就企业内在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 当前工业企业改革重点是转换经营机制,目标是真正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但由于新旧体制的胶着和摩擦,使得这一目标难以顺利实现。本文在剖析传统企业的经营机制的基础上,指出转换经营机制必须克服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正> 企业经营机制,指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各个方面的有机制约关系,而不是指企业某个方面的经营活动。要把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从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面向市场的  相似文献   

8.
张文达 《企业活力》1992,(11):15-17
<正> 转换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这是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转换经营机制工作会议的主题,也是我们大中型企业正积极探索,并为之奋斗的目标。转换机制,走向市场,要做的工作很多。对于企业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把企业改革的重点放在转换经营机制上。转换经营机制的目的是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单位。  相似文献   

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推动企业进入市场,发展股份制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有效措施,发展股份制是多数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股份试点,加快改造步伐 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必须从我们陕西省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形式,逐步推进。 理顺产权关系的基本思路,是实行国家终极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激流勇进姜丽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业改革,而企业改革的关键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条件。对外部...  相似文献   

11.
对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李惠华,李惠霞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企业改革的重点是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是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  相似文献   

1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经营体系改革构想四川省嘉美纺织企业总公司刘汉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强调政企分开。而政企又难以分开,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也不易,其主要症结就在于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在国家与企业之间没有完全理顺,政府既行使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又行使国...  相似文献   

13.
企业发展与内部审计彭平生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将出现以经营者为核心的经营权同公有制占主体的所有权分离的新格局。为了使企业适应于市场的要求成为自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  相似文献   

14.
<正>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意味着我国经济运行要以市场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国有企业,为了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使其成为适应市场要求的,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和全体职工,必须转变价值观念,而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也必须重塑。  相似文献   

1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最高阶段,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界定政府和企业的职责,明确企业的法律地位,赋予企业独立的财产权利和财产责任,就能够从根本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从而搞好国有企业才有可靠的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逐渐确立,要求作为市场经济体制微观基础的国有企业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以与其发展相适应.在当前,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要完善,又要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一、要在明晰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必须解决出资者越位和缺位的问题.现在许多政府主管部门及其领导仍习惯于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来控制国有企业,尤其对那些盈利性企业的经营权、人事权和分配权死死地抓住不放,法人财产权难落实,明晰产权关系和转换经营机制仍是一句空话.因此,政府必须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报告,拓宽了我们改堇企业财务制度的思路。在今后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杜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按照党的十四大所确立的建立杜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改进和加强企业宏观财务管理,促连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为市场经济服务。怎样才能使企业财务管理适应当前财政职能的转变呢,本文就此略谈一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会计人员应做好哪些工作孙百谦当前,我国在进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完善和发展市场经济,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要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从去年起实施...  相似文献   

18.
浅谈物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张学玉,葛树春,段洪春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着力转换物资企业经营机制,这已经成为深化物资企业改革的重点。只有抓住这个中心环节,才能把其他方面的改革带动起来。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1979年开始到1993年,先后进行了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两权分离为主要措施的改革,在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下,由于政企不分,产权不明,市场机制不完善,竞争不平等等先天弊端的存在,企业经营机制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从1993年开始,国家进行并扩大了以明晰产权,实行法人治理结构为主要内容的股份制试点。试点证明,实行股份制的企业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落实企业自主权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1993-1995年)ETO(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在股份制试点企业中,78%的企业认为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和很大变化。14项企业自主权落实得比较好的占80.2%,比一般企业高出一倍。这足以证明,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产权问题,使企业成为真正的独立法实体,企业经营机制就不可能发生根本性转变。因此,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1994年进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全面展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肯定股份制作用。并确定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千方百计地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逐步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为增强企业活力采取的重要手段。在此新形势下,财政部门应抓住时机,大胆探索,围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研究有关财政,财务问题,进行配套改革,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积极为企业走向市场,增强活力,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