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如何理顺企业的党组织、行政和工会组织的关系,是目前承包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论述。一、转变思想观念是理顺企业党组织与承包者关系的思想基础改革,首先应当是思想观念上的更新。作为企业党组织来说,要从“党组织领导一切”的“行政事务型”转移到实行“保证监督型”上来。  相似文献   

2.
企业承包后,承包者对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全面负责。其中,抓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其重要工作的内容之一。本文就企业实行承包经营以后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一,企业承包后、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而不能削弱企业承包经营,真正实行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承包者获得了自主安排企业各项活动的权利。与此同时,企业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格局,也由“双轨制”转变为“单轨制”,即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由党组织统一领导,厂长辅助加强为由厂长统一领导,党、政、群分工合作、共同加强。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整个企业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企业的承包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企业厂务公开是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 ,是行政部门加强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管理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职工发挥主人翁作用的有效形式。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更要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力军作用。落实“依靠”方针 ,其基本着眼点是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落实职工当家做主的权利。实行厂务公开 ,让职工知厂情、参厂政、议厂事 ,有效地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从政治上保证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从制度上落实了职工当家做主的权利 ,…  相似文献   

4.
孟凤英 《经济师》2002,(11):44-4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下 ,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南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一是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确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是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推进国有企业文化创新 ;三是始终代表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 ,保障职工的地位和权利。  相似文献   

5.
深化企业改革,就是要进一步调动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于国营企业来说,深化改革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将国家经营企业的积极性转变为企业自己经营的积极性,变政府经营企业的积极性为承包者的经营积极性,为企业创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第二步,是把经营者的积极性传导和扩散给企业全体职工,使蕴藏在职工身上的生产和管理的积极性进发出来。 目前,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已经顺利实现了第一步转变,而如何实现经营者积极性向企业全体职工的传导和扩散,就成为承包后的国营企业需要解决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承包责任制,通过契约的形式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确定下来,赋于企业以更多的自主权,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从承包实践看,企业内部也暴露出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民主意识淡薄,民主管理弱化,忽视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形成了承包者与职工之间的隔阂,有的甚至发展到了怠工、停产、罢工的对立状态,严重影响着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广大职工积极性的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王艳茹 《经济师》2001,(3):168-169
一、股份合作制企业“两个维护”的性质和任务1、从“维权”工作的机制讲 ,“两个维护”绝不是原有企业制度下工会“维权”工作的简单补充 ,而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机制的创新。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后 ,必须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特点和实际重新设计“维权”工作机制。2、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讲 ,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后 ,实现了资本联合和劳动联合 ,职工既是劳动者 ,又是企业股东 ,一方面要按照《劳动法》维护职工享有的一切权利。另一方面要按照国家股份合作法规和企业章程的规定享有股东权利 ,这使得“维权”职能…  相似文献   

8.
<正> 1、失落心态。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以后,绝大多数企业对职工实行聘任制、合同制。对此,有不少企业职工感到有些不理解。特别是一些企业老职工,以及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对自己“十年寒窗苦”换来的“铁饭碗”,眼看竟成了“泥饭碗”,心中难免有一种说不出的惋惜而感到失落。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而“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的经济关系,改革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这就需要对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企业财务体制的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财务体制是国家财政体制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两年多来,国营企业财务体制进行了小、中、大的三步改革。第一步,从1978年开始实行企业基金制度,是谓小改;第二步,到1979年全面试行利润留成制度,是谓中改;第三步,1980年初在全国许多省、市的个别企业和行业试行“以税代利、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财务体制,是谓大改。这些改革和试点,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确认了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者的地位,使企业在经济上的权利、责任、利益和效果四者逐步结合起来,初步贯彻了物质利益原则,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为整个  相似文献   

11.
<正>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形成“农村促城市”的局面,努力加快城市经济改革的步伐,成为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经过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改革的实践,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城市改革的中心课题就是要彻底革除目前普遍存在的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弊端。那么,怎样才能抓好这一中心课题呢?  相似文献   

12.
论当前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著名中青年经济学家樊纲先生新年有新论: 他认为中国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首先不是“经营管理差”“生产效率低”,是由于在分配环节上“工资侵蚀利润”,资本权利被削弱的制度性原因造成,企业亏损的背后,“实质上是一个产权关系问题”。他主张立即着手进行国有资产产权改革,根本目的是界定产权,明确主体,让社会资本“各有其主”,使产权可以在不同主体之间相互自由交易,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他的具体方案是: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中央与地方按“全国人均国有资产份额”标准进行分配;20%产权分配给企业经理和职工。  相似文献   

13.
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刘智生贯彻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思想关键在落实,要从法规、制度、机制上体现、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在每个企业落实职工当家作主的权利,需要我们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充分认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是“双轨运行”的局面,即存在着两套退休养老金制度:一种是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运行的“国拔”退休轨制;另一种是社会企业单位运行的“缴费型”统筹轨制;即在现行制度下,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的职工养老金由国家全额拨款,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是采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由企业、职工共同负担。文章就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建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转机建制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职工下岗和再就业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做好下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了实施再就业的重要内容。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在部分职工中残留着不少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了他们的择业观,主要表现为一“等”即等待安置,不少职工认为自己是国有企业职工,现在企业要我下岗,那么重新上岗就要有国有企业包为下来。二“靠”即靠企业,认为社会主义制度饿不死人,靠在企业的“大锅”上总会有饭吃;三“怕”即怕再就业自己无技术,无专长,加上年纪偏…  相似文献   

16.
困扰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难于从严管理。那么影响国有企业从严管理的因素有哪些?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从外部谈,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强调“主人”参与管理多,被管理少。国有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这个“主人”广义上讲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具有当家做主的权利。狭义上讲,“主人”是指企业内部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对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生活福利、规章制度等的决策和管理具有参与决定的权  相似文献   

17.
<正> 职工是企业主人的说法似乎已成公理。其实这一说法既包含合理的因素,也存在尚需澄清的认识。面对当前企业改革中出现的复杂问题,人们可以赋予“主人”以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并从中引申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结论。所以,“公理”不公,它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1 回顾这些年改革的历史,随着企业扩权和厂长负责制的试行,人们曾把企业主人的问题提出来讨论过。1986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进行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在被调查的上百万职工中,有56%的人认为改革以后工人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省诸城市在市多企业中全面推行以“先出售后改制,内部职工持股”为主要形式的股份制改革,时间不长,成效明显。根据区政府领导同志的意见,最近我们组织区财政局、劳动局、机电局、化建局、纺工局、轻工局、粮食局及两个企业的19名同志,赴诸城市实地进行考察,通过学习了解,大家深深感到,诸城改革名不虚传,他们在实践中找到了公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并认真付诸实施。其做法干脆彻底,值得学习借鉴。 一、特点与效果 诸城市企业改革,较其他地方和以往改革有三个显著特点: ——突破性。主要反映在:一是改制形式比较独特。他们经过反复酝酿、斟酌选择的“先出售后改制,内部职工持股”的企业改制形式,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紧紧抓住了企业产权制度这个“牛鼻子”进行改革,变以前的小改小革为明晰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创新,改得干净、利索。二是改制行动比较早。早在1992年10月份,诸城市就开始了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通过认真探索,反复实践,决定把“先出售后改制,内部职工持股”  相似文献   

19.
为依法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对承包经营中所出现的问题作一认真的分析。 一、一些承包者的主体资格不符合两个“条例”规定的条件。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和“全民所有制小型工业企业租赁经营暂行条例”的规定可知,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发包方是人民政府委托的部门,小型全民企业的出租者为企业所  相似文献   

20.
严闻广 《经济师》1995,(2):23-24
<正> 一 凡人们的合作劳动都可以产生剩余产品,但剩余产品归谁?这就有一个剩余索取权的问题,剩余索取权(RESIDUAL CLAIM RIGHT)这一概念是对企业利润分配的一种收益权,这是产权理论的核心。 今天,我们的公有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也遇到这个绕不开的严肃问题,即剩余索取权如何让企业、让企业职工来分享?如何量化这一权利?这些问题的出现,似乎有国有企业和企业职工同自己的国家政府“争权夺利”之嫌,但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今天,事实就是这样地发生了。的确,国家政府确实是需要向企业和职工还权还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