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历史责任的承担者,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校园建设的全过程、贯穿高校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相似文献   

2.
王丽君  张颖 《消费导刊》2009,(5):246-246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加强和谐校园建设至关重要,高等学校的和谐不仅影响社会的和谐,而且对社会和谐起到示范、引领和助推作用。因此,要大力加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核心在于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大力构建和谐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永芝  唐杰 《中国市场》2009,(13):136-137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课题。高校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学生与校园环境和谐相处为理想的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高校应该按照这个要求和目标,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思想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4.
吕春燕 《中国报业》2011,(16):105-106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传媒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创新传媒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转变理念,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主导传媒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构建和谐的传媒院校校园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5.
张丽桃  王子彤 《中国市场》2008,(52):144-145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便很难说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校园。因高校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顶端,建设成和谐的高校校园对中小学和谐校园的构建会起到巨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目前,我国对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高度重视,也已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却普遍存在投入缺失问题,本文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投入缺失问题作了分析,并对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的历史重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大学生培养核心价值观的必备条件。在倡导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高校师生不和谐的现象剖析其原因,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保障教育事业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杨 《北方经贸》2013,(6):109-110
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党中央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高校就是要建设和谐校园。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已经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成为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健康、积极、有活力、先进的高校文化能够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是促进高校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源泉。可以说,高校文化是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建设良好的高校文化与构建和谐校园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加强高校德育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显得尤为必要。高校德育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起着主导的作用,构建和谐校园是德育教育在新形势下形成的德育新途径。高校德育建设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两者具有一致性和共同的目标,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任务.文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主体、思想理论课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寻求途径,以求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方巍巍 《北方经贸》2010,(1):134-1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的历史任务。建设和谐校园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和繁荣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也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因此,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对于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紧密相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对我国走文化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此为视角,首先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在文化强国中的地位,然后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联和融合,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文化强国的战略措施,旨在为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中心工作和关键环节,是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和谐发展条件下大学生和谐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培育高校网络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是新时期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主旋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高校和谐的网络文化作为当前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试图从和谐的理念出发,分析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究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诚信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和原因,并从加强高校诚信教育,建立健全诚信教育的约束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模式三个方面就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中央之所以提出并倡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旨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它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全面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涵义,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因,以及对怎样建构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彭建交 《致富时代》2011,(3):143-143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深层解读和谐校园建设有助于我们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进一步明确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鲍桂楠 《中国市场》2010,(44):158-16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新的历史性课题,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职业教育的理想追求。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使学校成为一个"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生态系统。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治校,体现教育公平,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课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教育要素之间的协调、和谐、有序和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在这一过程中,青年志愿者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动员方式和一种全民参与方式,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手段,对构建和谐的校园思想、文化、环境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洪凤 《中国市场》2015,(7):167-16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是当代中国的主要任务。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构建自然离不开和谐校园的构建。构建和谐校园不仅能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高校工会作为营造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工会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发展。本文从高校工会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出发,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工会的价值与作用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使大学校园具备和谐校园的条件。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就需要高校共青团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导向、教育、组织、指导、维护、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