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松 《商业研究》2011,(4):161-166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和严重不公,也突显出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重构国际货币体系无疑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世界人民尤其是主要发展中大国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和抗争。因此,站在现实和客观的角度,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只能采取迂回的路子,即先通过人民币的国际化再逐步实现美元、人民币和欧元三足鼎立的多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才能实现公正合理的超主权国际货币体系的三步走战略。  相似文献   

2.
石云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6):130-130
当前国际体系具有内生的脆弱性,而由两个或多个储备货币组成的国际货币体系,会比单一货币的储备体系更具不稳定性,超主权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终极目标,但是基于一系列现实原因,超主权货币在近期难以实现,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阐述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并且通过分析货币联盟和建立超主权货币两种主流改革途径得出未来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应为货币联盟,同时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其可能会向超主权货币过渡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美元危机、世界经济失衡以及次贷危机,凸显出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制度性缺陷.基于此,本文梳理归纳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原因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不同方案,结合我国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观点,提出新国际货币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各国经济均受到严重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也暴露出来.因此,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进而从根本上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入手,通过剖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从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两个角度,提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连平 《上海商业》2020,(1):34-35
在金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时代,黄金曾经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和基础。迄今为止,国际货币体系变化依然对黄金具有重要影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黄金的货币职能以及未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历史上黄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担当过本位货币。  相似文献   

7.
汤芳桦 《商》2015,(2):193
由于东南亚金融的危机,美元经济危机以及次贷危机等金融危机的频繁出现,国际货币体系所存在的问题被充分的显现出来,因此,国际货币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通过指出国际货币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一些改革方案,进而引出货币联盟和超主权货币这两种主流的国际货币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聂庆平 《中国市场》2010,(11):43-49
在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开始崛起,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越来越多地被邀请到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中来。如何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既是影响国际金融体系格局改变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经济崛起的重要金融战略。本文试图从中国的视角探讨重组国际货币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如何创建国际货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涛 《商业研究》2001,(2):104-105
金融是经济的基石。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如何创建国际货币新体系是各国面临的新课题。纵观国  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过程,如今创建国际货币新体系实际上面临着三种选择方案,即建立国际性的央行,  发行国际统一货币,通过消灭国别性货币建立国际货币新秩序;在完善国际货币基金功能的前提下,让  较多的国别性货币承担工具货币职能;在保持各国国别货币的前提下,建立国际货币协调与管理组织。  民族和国家利益是国际货币体系建立方案选择的前提,是建立国际货币新体系的最根本方面。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1.
郭晓庆 《商场现代化》2013,(15):191-19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矛盾突显,2009年G20峰会前夕,周小川行长提出建立超主权货币的建议,以打破美元霸权。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理论的研究,根据现实条件,认为应该采取区域-全局化渐进模式,首先成立区域超主权货币。并以亚洲为例,引入OCA指数,分析亚洲区域内国家经济一体化程度,并运用GG-LL模型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认为若干相关程度高的国家可率先成立最优货币区,然后向全球演化。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国别货币与国际货币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彩虹 《财贸经济》1998,(10):20-25
一、国别性货币发行的价值基础现在流通于世的货币,大多是由各国发行的纸币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银行制度性支付手段(如支票、汇票、期票等等)。在银行制度开始进入社会生活时,由银行发出的各种银行凭证流通于社会,是足额地有着商品性货币(黄金货币)价值支持的,流通...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货币体系功能的缺失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维持国际间货币流动稳定,保持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等功能。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其不稳定的汇率制度难以维持国际货币市场的稳定,以美元为中心的支付与结算方式难以适应世界生产与贸易格局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功能缺失。中国应抓住机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完善与重构。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一场次贷危机席卷整个美国,并在2008年9月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经济领域普遍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是导致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因此,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成为必然.本文将提出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未来演化路径的构想,并分析该演进路径形成的机理和原因-短期内,美元单-货币霸权仍将一定程度的延续;中期内,国际货币体系将走向多元化;而在长期,超主权国家货币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方向.最后,据此提出我国的应对建议,即通过对外寻求亚洲货币合作、实质性参与中国东盟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建设,对内发展国内经济,降低对外依存度,满足成为国际货币的两大条件,从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国际清偿力的提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合理调整和国际经济主体对世界储备货币的信心三大问题.至今为止,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历经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三大阶段.体系的演进可从四大动因中得到相当程度的解释,分别是实力、信心、流动性和不对称性.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动态化制度,其演进变迁展现出人们的无奈和智慧.  相似文献   

16.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成为美国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关注点。在当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改革可以从限制美元权力和强化美元责任两个方面入手。从限制美元权力方面看,目前并不存在改变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现实基础,超主权货币作为美元的良好替代也不具备现实的推进条件,因此中短期改革的方向只能是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修补,而不是根本性变革。在强化美元的责任承担方面,可以采用直接约束和间接约束两种手段。由于涉及到美国的经济主权,直接约束的大部分内容不具可操作性,但是可以从稳定美元汇率等方面加强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现有体系不再进一步恶化,为后续改革赢得时间。对美元的间接约束可以通过货币多元化来实现,然而无论是通过区域货币合作还是通过主权货币直接的国际化,这中间都存在变数与风险。因此,中短期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只能缓慢、渐进地推进。  相似文献   

17.
货币权力和国际货币体系的美元霸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权力指各国在货币事务上独立决策并对其他国家实施影响的能力,包括自治力和影响力两个部分。由于中心国家的货币权力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中越来越大,致使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日益显著。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中拥有空前的货币权力,这常被称为"美元霸权",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海啸没有改变美元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国际清偿力的提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合理调整和国际经济主体对世界储备货币的信心三大问题。至今为止,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历经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三大阶段。体系的演进可从四大动因中得到相当程度的解释,分别是实力、信心、流动性和不对称性。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动态化制度,其演进变迁展现出人们的无奈和智慧。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还是布雷顿森林会议所遗留的产物,如今已不再适合目前的形势。虚拟经济的快速增长、新兴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以及还有国际投机者的到处炒作,使得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越来越明显,而其改革则是一个漫长又艰难的过程,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逐步地暴露出了现如今国际货币体系的种种弊端,鉴于此,伦敦G20峰会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发表了《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提出了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旨在创造性的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这个建议在国内外引起了强大的反响,这个建议对于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必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提供了方向,但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实施也存在很多阻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