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宏 《新智慧》2004,(9A):56-56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当企业资产发生价值减损时,应对发生减值(或跌价)的资产计提减值(或跌价)准备;如果资产价值回升,则再按资产价值回升金额转回相应已提取的减值(或跌价)准备。但是,由于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可操作性差,计提减值准备时需要计算的资产可变现净值和可回收金额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导致通过计提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的现象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2.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我国上市公司自2001年起已开始在会计报表中计提各项减值准备。但由于该制度对具体情况界定得不明晰,在具体计提内容上没有明确的计算程序,因此留给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目前,“八项准备”中的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频繁被部分上市公司当作调节企业利润、粉饰会计报表的利器。  相似文献   

3.
对制定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的多个具体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该计提坏账准备等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随意性很大,甚至有些企业利用计提八项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应该及时制定和发布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并对我国制定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操作性、协调性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有用性以及企业入世后的国际竞争力等具有现实意义。当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实践中暴露出主观随意色彩太浓、税法规定的限制以及市场价格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采取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适用范围和等项减值准备计提比例的参考标准、缩小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差异、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龙子午 《新智慧》2004,(3B):34-35
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定期对其全部资产的减值进行测定,当一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对减值损失加以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除保留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项准备  相似文献   

6.
资产减值准备对利润信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八项准备中经常被企业作为调节企业利润工具的主要项目是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这几项,值得研究和防范。我国目前企业会计数据失真问题的日益严重与其法律责任的威慑效果低下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才能真正规范企业会计的行为,打击利用会计手段造假的行为,保证企业正常运作,维护公众利益。  相似文献   

7.
弓秀玲  耿天学 《新智慧》2004,(1B):32-32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没有对资产减值准备作规定,这样做的弊端有:①加大了资产处置的风险。由于资产的减值在平时不予确认,即没有提前预计费用支出,使资产跌价和减值的损失全部集中到处置期,加大了资产变现风险。同时,加大了处置期的费用支出,造成各  相似文献   

8.
杨方文  林志宏 《新智慧》2007,(12):71-72
1.关于资产减值对反映营运能力财务比率计算与分析的影响。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资产减值应包括所有资产的减值。当企业各类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反映营运能力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将会遇到新问题,即计算公式的分母是使用资产的包括减值准备在内的“总额”,还是不包括减值准备在内的“净额”?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西北五省上市公司2008—2010年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政策实施情况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对该地区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应用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发现,当公司计提较大比例的资产减值准备时,企业价值也会随之提升;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倾向于少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报酬率与资产减值的计提比例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公司规模与资产减值的计提比例之间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连宏彬 《新智慧》2004,(8A):22-23
随着2003年度上市公司年报的纷纷出炉,资产减值会计问题再一次引起了广泛关注。业绩飙升的钢铁类上市公司纷纷进行巨额的减值准备计提,以为将来的业绩增长打下“埋伏”;众多面临退市压力的ST公司则在生死攸关问冲回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顺利实现“扭亏为盈”;受南方证券拖累的多家上市公司面对同一事项,却采用了差距甚大的资产减  相似文献   

11.
河南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政策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制度》第51条规定;企业应当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从河南上市公司2000年度报告中所披露的政策执行情况可以看出,资产减值政策对这些上市公司存在着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八项计提”对于减少我国目前企业资产中存在的水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巳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时,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企业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存货期末可以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计价。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模式与计提方法,以及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时的账务处理,并对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编制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4.
资产减值禁止转回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资产减值禁止转回,因为自2000年要求计提八项减值准备以来,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操纵经营业绩的工具。资产减值禁止转回后,将压缩盈余管理空间,抑制资产减值的滥用,但是,也将加剧少计提减值准备的倾向,产生利用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5.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部分。新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迹象的确认条件、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方法、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等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如不能杜绝企业操纵利润、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存在技术难度和资产组确认随意性较强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应从企业内外部两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为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为了使资产能真实地反映企业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资产减值:住备,以便将历史成本调整为公允价值,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几乎涵盖了除货币资金以外的所有资产,本文拟探讨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任存梅 《新智慧》2004,(12B):40-41
对现实的企业而言,资产减值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资产减值是指受社会原因(如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债务人的破产等)和企业内部原因(因使用或操作不当而造成资产的提前报废、因环保问题而造成资产被限期停用、企业的经营业绩已经或将要不及预期)的影响而导致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低于账面价值。资产减值准备则是指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按其估计金额预先确认损失并计提准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以及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会计环境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会计改革赋予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自主权和选择空间不断加大。企业会计制度应对一些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企业在资产减值政策选择上有一定的空间和自主权,而且资产减值政策对企业会计运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市场不断的扩展,导致其内部环境不断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身在其中的企业,其资产随时都可能发生减值。在我国国内就如何准确反映资产减值数额经营是我国经济市场主要关注的重点。应运而生的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还处在发展阶段,他在我国的出现时间不久。面对这一严重问题我国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规定计提八项减值准备,计提这八项减值准备就目前的市场经济状况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他的出台与市场动作法则相符合,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更加透彻的表现企业的资产真实信息。在企业的利润操作中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一直都是其重要运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上市公司四顶准备计提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会计制度要求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应提取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与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对四项准备计提的积极作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加强有关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建设,健全发展信息、价格市场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