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公司治理机制主要由外部治理机制、内部治理机制和社会约束机制三个基本的约束机制构成,在这三个治理机制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中,美国政府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已经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在全流通时代,有效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后股权分置时代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分析美国政府在公司治理变迁中的作用,借鉴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制和信用制度改革,可以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内幕交易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它的出现对证券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经济平衡,影响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声誉.我国目前所采取的措施有交易中采取公平原则,制定相关法律规范证券市场,实行等价交换原则等.但我国仍存在:政府及相关机构的监管不合理,法律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诉讼机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采用了加强监管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加强监控机制,严格自律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改革使得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但大股东使用内幕交易等手段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也会变得更加突出。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仅关注了投资者保护对关联交易等"利益输送"行为的遏制作用,并没有关注投资者保护对内幕交易等"利益输送"行为的治理效应。事实上,加强投资者保护能够改善信息环境,减少内幕交易行为,这将导致股票流动性的上升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下降。这一结论对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证券市场具有尤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素心 《当代经济》2008,(5):122-124
伴随着中国股市新一轮的大牛行情和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深入,内幕交易问题再次受到广泛关注。虽然我国限制内幕交易的立法措施和执法力度得到了不断完善,但是仍旧难以满足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为防止新形式的内幕交易行为扰乱市场秩序并影响市场效率,应借鉴国际经验,从立法、执法以及交易制度等方面入手,杜绝内幕交易孽生的土壤,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内幕交易监管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交易秩序,损害了社会公众投资者权益,从而成为各国证券监管的重点。从内幕交易监管的国际比较看,我国证券监管在内幕交易主体、内幕信息、内幕交易行为的界定以予内幕交易监管规制效能等方面,与西方监管体系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有必要借鉴西方成熟市场国警皂苎交易监管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法律法规体系,防范内幕交易行为,打击内幕操纵,切实保护公众投资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齐晋 《经济师》2009,(12):73-74
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内幕交易自身的隐蔽性、股权的高度集中、执法不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问题的影响,导致证券交易的活动中内幕交易行为时有出现。该行为不仅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正当利益,而且严重违背了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只有通过采取内幕交易主体扩大化、内幕交易信息的量化以及相关法律体系完善,尤其强化民事赔偿制度等综合措施,才能更有效地禁止内幕交易的发生,从而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行为动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全流通下内幕交易可能会比股权分置时更加严重,如何有效防范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利用信息优势、资金优势、控制权优势进行内幕交易,是全流通下内幕交易监管防范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从内幕交易的行为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借鉴Becker(1968)"犯罪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及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选取了相应影响因素的度量指标,架构了内幕交易行为动机模型。然后基于问卷调查的模拟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内幕交易行为动机模型中各个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富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并据此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周勇 《时代经贸》2013,(20):84-85
文章从博弈论角度对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原因如下: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不够大,监管成本过高;内幕人员的社会名誉增加度和损失度不大。据此,文章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加大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加大内幕人员的社会名誉增加度和损失度;提高监管效率,减小监管成本。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博弈论角度对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原因如下: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不够大,监管成本过高;内幕人员的社会名誉增加度和损失度不大。据此,文章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加大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加大内幕人员的社会名誉增加度和损失度;提高监管效率,减小监管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的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实践,系统地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制度缺陷和制度变迁需求进行了揭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制度变迁方式、制度环境变迁和制度安排变迁在内的较为系统的制度变迁方案。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在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应积极推进以建立做空机制、大宗交易制度和混合驱动交易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安排变迁。  相似文献   

11.
岑维  童娜琼  岳琳川 《金融评论》2015,(2):28-42,124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本文对我国市场内部人交易获取超额收益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监管政策下,信息优势导致内部人买入本公司股票可以获取显著为正的异常收益;而披露研发费用的企业,由于更严重的内部人信息优势,导致内部人交易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但投资者关注可以有效降低内部人信息优势,减少内部人交易的异常收益水平。并且,投资者关注可以减弱内部人由于研发行为的信息优势带来的内部人交易超额收益。本文的发现,对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加强内幕信息管理,建立防控打击内部交易综合体系,完善公司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及其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股权分置和公司治理制度的缺陷,导致了上市公司大股东侵蚀上市公司利益,损害其他股东权益;而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以及政府在证券市场中的过度政府行为,又加大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风险,引起市场低迷.控制市场"圈钱"行为,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上市公司资源配置,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培育和监管,确保上市公司规范运做是防范我国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个有效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可以充分协调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但要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必须依赖于一个完善、高效的证券市场。而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股权分置长期得不到解决,市场投机气氛浓厚;证券市场在反映企业的信息方面严重不足;众多上市公司缺乏诚信,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信心等方面。为了有效提高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首先应当规范市场运作,强化市场的有效性,主要途径包括:规范上市公司的运作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监管,保证证券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完善信息制度;完善证券市场的竞争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敬景程 《生产力研究》2005,(6):74-76,106
股权分置即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分离,是目前制约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本文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说明股权分置直接导致了中国证券市场的高费用与低效率,指出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过程中,应坚持交易费用最低化原则,实现由股权分置向股权同一的制度变迁,进而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证券内幕交易极大损害了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损害了投资公众的平等知情权和利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良性发展.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行为人的职业道德低下、隐蔽性强等诸多因素,内幕交易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有必要从客观和主观上分析内幕交易的成因,并寻求防治措施,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与内幕交易监管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幕交易通常被各国证券监管部门认定为一种非法的证券交易行为,许多证券市场都引入了内幕交易监管法律制度。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公司治理角度来分析哪些因素影响着国内内幕交易监管效率,分析国内监管能否有效遏制内幕交易行为,并从公司价值角度探讨了特定公司治理背景下内幕交易行为能否受到市场自然的惩戒。由此,本文提出了改善监管效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内幕交易通常被各国证券监管部门认定为一种非法的证券交易行为,许多证券市场都引入了内幕交易监管法律制度。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公司治理角度来分析哪些因素影响着国内内幕交易监管效率,分析国内监管能否有效遏制内幕交易行为,并从公司价值角度探讨了特定公司治理背景下内幕交易行为能否受到市场自然的惩戒。由此,本文提出了改善监管效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5月15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就股权分置改革问题谈到,股权分置改革就是建立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市场化协商机制;而按照“分散决策”的思路,每家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从酝酿到出台的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容易引起内幕交易和跟风炒作,必须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来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尚主席表示监管部门要以规则的公平来保障流通股股东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显现其不成熟性的一面,在加强和完善对证券市场监管的同时,应当增加监管机构的执法手段和权限,完善公开原则,建立其系统的配套制度,建立对内幕交易防范制度和机制,加强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坚持依法治市,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与防范市场风险的关系,加强证劵市场基础建设,完善上市公司的监管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确保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分置问题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股权分置即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分离,是目前制约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根据制度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股权分置会导致交易费用和社会成本的增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股权分置形成的原因是制度设计过程中的有限理性所致;股权分置的根治之道是通过制度创新,在证券市场的发展中渐进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