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弃耕地生态重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弃耕地生态重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弃耕地生态重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和评价目标,并根据这些原则和目标设置了弃耕地生态重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城市化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需要转用一定数量的耕地用作建设用地,但从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更少的具体国情出发,必须实行从严的耕地转用制度,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以南京市为例,通过分析南京市的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2021年岁末,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以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下发《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了耕地用途管制及其具体管控措施和要求。这是继1998年全面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以来,对该制度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也是对近年来一些地方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名混淆农地耕地概念、擅自改变耕地用途甚至破坏耕地现状和性状行为的一个有力的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4.
耕地保护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尤为重要。为此,在分析耕地现状、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从制度上严加耕地的保护、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保护耕地的企业与个人、从措施上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 的实现与耕地保护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萌 《农业经济问题》2004,24(6):43-44,51
工业化、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占用一部分耕地,但如何防止盲目滥占耕地,防止侵占农民利益,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面对巨大的超额利润,管住“圈地”治本的措施要靠机制和制度,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具体化、规范化。文章从建立企业占地规模与行业特点挂钩的制度、用地听证制度、“农转非”土地表土的再利用制度和形成有利于保护农民权益的土地增值分配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粮食生产最基本物质条件的耕地,通过其功能的发挥源源不断为我们提供粮食作物,因此,保护耕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逻辑起点。但当前以《土地管理法》为中心架构的耕地保护制度中,仍有诸多束缚粮食安全实现的困境,诸如对耕地保护目标存在认知和导向的不足,耕地保护主体缺位,耕地保护模式相对单一。针对既有耕地保护制度面临的三重困境,亟待推动耕地“三位一体”的全要素均衡实现,推进政府、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协同参与,实现管控性、建设性以及激励性保护方式的耦合,从而构建起耕地保护制度的三维进路。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4号文件)出台,标志着我国耕地保护工作进入一个制度改革与管理完善的新时期。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有了进一步的细化措施。其中,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格建设占用耕地、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和监管考核等方面的一系列新举措随之出台,既结合了我国耕  相似文献   

8.
中国耕地资源流失的深层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且农业人口占70%的国家,保护和利用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替代的耕地资源意义十分重大。该文分析了我国耕地资源流失的基本状况,分别从农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管理体制、农村土地市场等方面揭示了耕地大量流失的深层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耕地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龙江省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耕地利用状况和社会经济因素,总结了全省耕地质量的特点,优势,劣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善耕地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肯定了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中,耕地占补平制度重要意义,提出了在耕地占补平衡实施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在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过程中,应结合各自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技术规范、规程,建立补充耕地工程质量指标体系;并提出土地开发整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耕地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黑龙江省阿城市为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有:加强领导,落实制度,启动示范区,科学规划,严格把关,开源节流齐抓。  相似文献   

12.
实现我国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世纪之交的土地管理奋斗目标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使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本文通过对十年来耕地资源两头分析,剖析了地减少深层次的原因,提出 实现上述 重要措施及保护制度同时了有关地保护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耕地保护制度执行力现状及其提升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耕地保护制度执行力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为耕地保护制度落地提供积极参考。研究方法:系统推论。研究结果:基于耕地保护制度是一项关乎整个国计民生的战略全局性公共制度,以及耕地具有位置固定、可永续利用、资源稀缺的明显特征,其制度执行力有独特的形成机理,目前无论是制度的明晰力、制度的知行力,还是制度的行动力、制度的督导力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研究结论:要提升中国耕地保护制度执行力,应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内容体系,提高制度质量;提高耕地保护制度的社会认同度,营造执行氛围;健全耕地保护制度执行保障机制,激发执行动力;运用耕地保护现代科技手段,监督制度运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梳理了广东省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难题,总结了广东省耕地保护管理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提高耕地保护智能化监测监管水平、开展耕地系统保护治理与碎片化整治、完善耕地保护激励补偿机制、探索建立耕地储备区与异地有偿代保制度等政策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地承包的稳定性和土地抛荒的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我国30年较长期稳定不变的土地制度安排在农业产业化不发达的传统农业地区,出现了制度性缺陷,导致了大量的土地弃荒现象,本文对此进行个案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土地抛荒现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求与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用途管制相适应的耕地权利人市场化补偿机制,为耕地保护法建立公平、长效耕地补偿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与耕地保护责任承担出现了错位,并且随着耕地用途管制的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财政补偿明显不足。立法上应当建立以耕地发展权为基础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耕地发展权是耕地非农建设和非粮种植的权利,属新型用益物权,由耕地所有权人和用益物权人享有。应建立耕地发展权银行,推动耕地发展权转移,发展权受让人不仅要支付新增指标(限额)交易的费用,还应支付以所在地区指标(限额)交易价格为标准的费用,用以补偿既有耕地权利人。研究结论:耕地的非农化、非粮化严格用途管制,是对耕地权利人耕地发展权的限制,应以耕地发展权转移建立与耕地用途严格管制相适应的耕地补偿制度,以保障地区公平发展,提高耕地保护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耕地休耕是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视域,提出耕地休耕应重点优化休耕区域布局、完善休耕补偿体系、强化休耕地利用及管理,并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耕地治理、耕地用途管制制度等相结合,全面健全耕地休耕制度等思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江西省的耕地保护情况,分析了其存在的新老问题,并提出深化耕地用途管制制度、建立耕地“非粮化”复垦保证金、建立农业结构调整备案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耕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发展的载体,耕地质量的优劣关系到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作出了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耕地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等一系列决策部署。江苏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更加重要和紧迫。近  相似文献   

20.
浅议耕地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内部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已形成一套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政策运行效果与目标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的"内部性".文章将地方政府的耕地保护行为作为切入点,从公共政策决策、执行等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内部性"如何导致其耕地保护行为的失败.并分析了产生地方政府"内部性"的制度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保证耕地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必须采取一定的经济措施、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